半个多月一晃而过,京城的天气也到了初秋。
苏远背着书包走在胡同里,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。
这段时间,他可没闲着。
那些他有意无意间散播出去的只言片语,就像蒲公英的种子,先是在孩子们中间生根发芽,接着便慢慢吹到了大人们的耳朵里。
“听说了吗?那叫君子兰的花,金贵着呢!”
“可不是嘛!听说港岛那边,一盆好品相的,能卖大几百港币!”
“港币算什么?我听说啊,有门路的,都能换美金!”
谣言长了翅膀,飞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。
虽然这年头养君子兰的人家不多,但凡是家里有那么一盆的,此刻都跟看宝贝似的。
前院的阎埠贵就是最典型的例子。
他那盆君子兰,现在己经搬进了屋里,宝贝得不行。
偶尔搬出去晒个太阳,三大妈就得搬个小马扎坐在旁边,跟个门神似的盯着,生怕被人顺手牵羊。
追求财富是人的本能。
当这股风刮得越来越猛,一些胆大包天的人终于按捺不住,偷窃甚至明抢君子兰的事开始时有发生。
这一下,彻底把本就滚烫的谣言推向了沸点。
街道办的反应很快,铁拳立马就挥了出来。
一张盖着红章的告示贴满了各个胡同口,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:
禁止私下倒买倒卖君子兰,一经发现,严惩不贷!同时规定,君子兰的正规交易价格,每盆不得超过两块钱。
可这纸告示,非但没能给狂热的势头降温,反而像是往烧得正旺的柴火上浇了一勺热油。
人们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,这东西要是不值钱,上头犯得着专门出个告示管吗?
这下,暗地里的交易反而更猖獗了。
什么谁家小子送了某干部一盆花,立马就给安排了好工作。
什么一盆品相好的君子兰,换回了一辆的永久牌自行车。
换手表的,换缝纫机的,换真金白银的,各种传闻说得有鼻子有眼,让人不信都难。
苏远知道,火候到了。
是时候,该收网了。
周末,他带着林大丫,一人背着一个篓子,悄悄进了城。
在公园的一个角落,几个精神矍铄的大爷正围坐在一起,唾沫横飞地聊着天,话题中心,正是君子兰。
苏远深吸一口气,装作不经意地凑了过去,压低了声音,带着一丝怯生生的语气开口:“几位大爷,打扰一下。”
几个大爷停下话头,看向这个半大孩子。
“我家里有一盆君子兰,品相特别好,养了好几年了。你们……要不要?”
话音刚落,几个大爷的眼睛瞬间就亮了,互相对视一眼,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异动。
其中一个戴着鸭舌帽的大爷清了清嗓子,审视着苏远:“小朋友,你家里养的?你大人知道吗?这可不是闹着玩的。”
苏远摇了摇头,眼神里透着一股倔强:“是我自己养的,他们不知道。我……我急用钱。”
另一个穿着中山装的大爷来了兴趣,首接问道:“你要卖多少钱?”
苏远故意深吸一口气,像是下了很大决心,伸出五个手指头:“五十块,行吗?”
“五十?你怎么不去抢!”旁边一个大爷当即就撇了撇嘴,一脸不屑。
中山装大爷却没说话,只是盯着苏远,像是在判断他话里的真假。
鸭舌帽大爷沉吟了一下,开口道:“三十块,不能再多了。这年头,谁家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。”
苏远脸上露出挣扎的神色,他咬着嘴唇,眼圈微微泛红:“大爷,再加点吧。三十五,行不行?我奶奶病了,等着钱买药……要不是实在没办法......”
“我也是听说君子兰值钱,这才来卖的。”
他这副模样,配上那真挚又无助的眼神,杀伤力十足。
中山装大爷当机立断,一拍大腿:“行!三十五就三十五!我买了!东西呢?”
“就在附近,我这就去拿!”苏远脸上露出喜色,转身就跑。
不一会儿,他就端着一个破旧的泥瓦盆回来了。
盆子脏兮兮的,上面还糊着干泥,像是刚从哪个犄角旮旯刨出来的。
盆上用一大张旧报纸捂得严严实实。
中山装大爷迫不及待地扯开报纸。
只看了一眼,他的呼吸就猛地一滞,随即飞快地把报纸又盖了回去,动作快得像是在守护什么绝世珍宝。
“跟我走!去我家拿钱!”他一把抓住苏远的胳膊,生怕他跑了似的。
旁边几个大爷都是人精,一看他这反应,哪还不知道这盆品相绝对好。
“哎,小子!”鸭舌帽大爷急了,“你还有没有?我出西十!”
“我出西十五!”另一个大爷也跟着喊。
苏远看着他们,摇了摇头,脸上带着一丝不舍和难过:“我家里还有一盆,可是我还想留着……”
“五十!”鸭舌帽大爷首接把价钱顶了上去,“小子,五十块!够你家看病买药了!”
苏远像是被这个价格砸晕了,他愣了半晌,才用力地点了点头:“行!五十就五十!够了,够买药了。”
鸭舌帽大爷顿时眉开眼笑,得意地瞥了一眼周围的同伴。
而那个最先买下花盆的中山装大爷,更是咧着嘴,笑得合不拢。他
最先出手,这才刚到手,转眼就净赚了十五块,这买卖,值!
两盆花顺利出手,苏远揣着八十五块钱,在胡同口找到了正在焦急等待的林大丫。
“走,我们回去。”他拉着大丫,快步拐进了另一条小巷。
大丫看着他空了的挎包,好奇地问:“卖出去了?”
“嗯。”
“卖了多少钱啊?”大丫的小脸上满是期待。
苏远没好说实话,八十五块钱对大丫的冲击太大了。
他随口说道:“十来块钱吧。”
“十……十来块?”林大丫倒吸一口凉气,眼睛瞪得溜圆。
在她看来,就这么倒腾一下,赚的钱比她砍一个月柴还多!
这草也太值钱了!
她心里顿时升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,不行,回去之后得看得更紧点,千万不能让山里的野兔子给嚯嚯了,更不能让人给偷了!
苏远看出了她神情的变化,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:“大丫姐,别紧张。这东西也就是这一阵子稀罕,卖不了多久的。”
他顿了顿,眼中闪着光:“走,咱们再去挖几盆过来,趁热打铁!”
作者“烤个鸭子”推荐阅读《年代:从京城四合院开始知青下乡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6Z9K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