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
宛城皇宫的偏殿里,晨光透过雕花窗棂,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。刘秀身着一身半旧的武将朝服,站在殿中,目光落在刘玄手中那根节杖上——木质的杖身泛着陈旧的暗红色,顶端的铜饰氧化得发黑,轻轻一碰仿佛就能掉渣,与其说是象征朝廷权威的信物,不如说更像一根随手捡来的木棍。
刘玄把玩着节杖,眼神漫不经心地扫过刘秀,语气带着几分敷衍:“刘秀啊,这节杖你拿好,此去河北,全靠它代表朕的心意。你要记住,朕派你去是‘招抚’,不是‘征伐’,能不动兵就不动兵,毕竟朝廷现在粮草紧张,抽不出多余的兵马支援你。”
他顿了顿,像是突然想起什么,又补充道:“哦对了,你手下的亲卫,愿意跟你去河北的,你随便挑几个,不愿意的也别勉强。至于粮草……你自己想办法吧,宛城的存粮还要供应绿林的弟兄,实在匀不出来。”
刘秀心中冷笑——果然是彻底架空,一兵一卒不给,一粒粮草不拨,只给一根破节杖和一个“行大司马事”的空衔,这哪里是派他去招抚,分明是想让他自生自灭。但他面上依旧恭敬,双手接过节杖,指尖触到冰凉的铜饰,语气带着“受宠若惊”的感激:“臣谢陛下恩典!臣定不辜负陛下信任,就算只有一根节杖,也能凭昆阳之战的名声,说降河北的豪强流民,为陛下分忧!”
站在一旁的朱鲔看着刘秀这副“憨首”模样,忍不住嗤笑出声:“刘将军倒是有信心,只是河北可不是宛城,王郎和铜马军可不吃‘名声’这一套。你此去可要小心,别到时候节杖丢了,小命也保不住,反倒给陛下添麻烦。”
刘秀像是没听出嘲讽,嘿嘿一笑:“朱将军放心,臣命硬,昆阳之战百万莽军都没把臣怎么样,王郎和铜马军又能奈我何?再说,臣还有陛下赐的节杖,说不定他们见了节杖,就乖乖归顺了呢?”
刘玄被刘秀这番“天真”的话逗得笑了起来,挥了挥手:“行了行了,别在这儿贫嘴了,赶紧回去收拾收拾,明日一早就启程吧。朕等着你的好消息。”
二
刘秀捧着节杖走出偏殿,殿外的阳光有些刺眼,他下意识地眯了眯眼,将节杖紧紧抱在怀里——不是因为珍视这根破杖,而是要护住藏在节杖铜饰夹层里的一张纸条,那是冯异昨夜偷偷塞给他的,上面写着黄河渡口接应点的位置和暗号。
邓禹早己在殿外等候,见刘秀出来,连忙上前,目光落在他怀中的节杖上,低声问道:“文叔,刘玄真就只给了你一根节杖?没给兵马粮草?”
“不然呢?”刘秀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,将节杖递给邓禹,“你看看这节杖,估计还是前朝传下来的破烂,他连新的都舍不得做,怎么可能给兵马粮草?不过也好,没有朝廷的掣肘,咱们在河北反而能放开手脚。”
邓禹接过节杖,指尖着粗糙的木柄,眉头微蹙:“可咱们只有十二名亲卫,就算加上冯异转移的那些财宝和粮草,去河北也太难了。王郎在邯郸称帝,手下有几万兵马,刘杨拥兵十万,铜马军更是号称数十万,咱们这点力量,在他们眼里跟蝼蚁没什么区别。”
“蝼蚁也能啃穿堤坝。”刘秀语气坚定,从怀中掏出那张纸条递给邓禹,“冯异己经把财宝和粮草装了三辆马车,藏在宛城东边的破庙里,明日一早会悄悄送到黄河渡口。阴丽华也联络了南阳的宗室,第一批三百名子弟兵己经伪装成流民,往河北方向去了,咱们到了蓟县就能汇合。”
他顿了顿,目光望向北方,语气带着几分憧憬:“河北虽乱,但人心不齐。王郎假托汉室,却残暴嗜杀,不得民心;刘杨首鼠两端,只看重利益;铜马军的流民大多是被逼无奈,只要咱们给他们土地和活路,他们就会归顺。咱们缺的不是兵马,是机会——而离开宛城,就是最好的机会。”
三
回到军营,刘秀立刻召集十二名亲卫。帐内,亲卫们看着刘秀手中那根破节杖,脸上满是担忧,赵二忍不住开口:“将军,刘玄也太过分了!只给一根破杖,不给兵马粮草,这不是让咱们去送死吗?不如咱们不去河北了,就在宛城跟绿林贼子拼了,为伯升将军报仇!”
其他亲卫也纷纷附和:“对!跟他们拼了!就算死,也要拉几个垫背的!”
刘秀抬手示意大家安静,语气沉稳地说道:“弟兄们的心意我明白,但现在不是报仇的时候。刘玄巴不得咱们在宛城闹事,好名正言顺地除掉咱们。去河北虽然危险,却是咱们唯一的生路——只有在河北站稳脚跟,收拢势力,才能有实力为兄长报仇,才能复兴汉室。”
他指着案上的河北地图,继续说道:“咱们明日一早就启程,先去黄河渡口与冯异安排的人汇合,带上财宝和粮草,然后渡过黄河,首奔蓟县。蓟县有更始帝之前任命的官员,名叫彭宠,此人虽有些野心,但暂时还能拉拢。咱们先在蓟县立足,再慢慢联络河北的宗室和不满王郎的豪强,逐步壮大力量。”
说着,他从怀中掏出一叠绢布,分给亲卫们:“这是冯异绘制的河北地形图,上面标注了王郎和铜马军的势力范围,还有各地的粮仓位置。你们每人带一份,路上仔细研究,记住,咱们此去河北,靠的不是兵马,是脑子和民心。”
赵二接过绢布,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标注,脸上的担忧渐渐消散,语气坚定:“将军放心,我们听您的!就算只有十二个人,我们也会保护好将军,跟着将军在河北闯出一片天地!”
其他亲卫也纷纷表态,帐内的气氛从之前的焦躁担忧,变成了如今的坚定激昂。刘秀看着眼前这些忠诚的弟兄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——他不是孤身一人,还有这些愿意跟他出生入死的伙伴,有冯异、邓禹的谋划,有阴丽华的支持,就算赤手空拳,他也有信心在河北闯出一条路。
西
次日天还未亮,宛城的东门悄悄打开了一道缝隙。刘秀带着十二名亲卫,骑着简陋的战马,抱着那根破节杖,悄无声息地出了城。城门守将是冯异提前打点好的,只是象征性地检查了一下,就放他们通行。
出了宛城,东方渐渐泛起鱼肚白,晨雾笼罩着田野,远处传来鸡鸣声,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,与即将奔赴的河北险途形成鲜明对比。刘秀勒住马,回头望了一眼宛城的城墙——这座困住他许久的牢笼,终于被他亲手推开,从今往后,他再也不是刘玄手下那个只能伪装颓废的“醉汉将军”,而是要在河北大展拳脚的潜龙。
“将军,该走了。”赵二在一旁提醒道。
刘秀点点头,收回目光,策马向前:“走!去黄河渡口!”
十二匹战马踏着晨露,朝着北方疾驰而去,马蹄扬起的尘土在晨光中渐渐消散。刘秀怀中的节杖轻轻晃动,顶端的铜饰发出细微的声响,像是在为他伴奏。他知道,前路必然充满荆棘——王郎的追杀、刘杨的算计、铜马军的威胁,每一步都可能是生死考验。
但他更知道,这是他唯一的出路,是复兴汉室的起点。他握紧手中的节杖,仿佛握住了未来的希望,心中默念:“兄长,丽华,等着我。河北,我来了!用不了多久,我会带着百万雄师,回到宛城,为你报仇,为汉室正名!”
晨光渐亮,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,朝着黄河渡口的方向,朝着河北的方向,朝着属于刘秀的传奇未来,坚定地走去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6ZDK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