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23章 首战惊魂,血火蜕变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穿越东汉当皇帝,朕的武力值开挂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6ZDK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穿越东汉当皇帝,朕的武力值开挂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穿越东汉当皇帝,朕的武力值开挂最新章节随便看!

晨光像淬了水的钢刃,劈开新野城外的薄雾。刘秀攥着手中的木矛,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,矛杆上的毛刺扎进掌心,带来一阵尖锐的刺痛。这疼痛让他稍微清醒了些——他不是在图书馆里翻《后汉书》,而是真真切切站在新莽末年的战场上,身后是八千舂陵子弟,面前是紧闭的新野城门,城门楼上,新野尉的旗帜正猎猎作响。

“文叔,发什么愣?”刘縯的声音像块石头砸过来,他胯下的黑马不安地刨着蹄子,铁甲在晨光里闪着冷光,“等会儿冲上去,别给我丢人!”

刘秀勉强笑了笑,喉咙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住。昨夜清点军械时,他还能用现代知识给士兵们讲“重心原理”,教他们把矛尾的配重绑得更稳;可此刻闻到空气中隐约飘来的马粪和汗酸混合的气味,胃里就开始翻江倒海。

邓禹站在他身侧,悄悄递过一块干饼:“垫垫肚子,免得一会儿心慌。”少年谋士的脸色也有些发白,但眼神里却燃着兴奋的光,“这是我们第一仗,赢了,汉军的名声就能在南阳立住脚。”

刘秀接过干饼,却没胃口吃。他知道历史上舂陵军首战确实胜了,但史书上那“大破新野尉”五个字背后,藏着多少断裂的筋骨、喷涌的鲜血?他瞥了眼队列末尾,几个农夫模样的士兵正偷偷画着十字——那是他教给阴家庄园佃户的“祈福符号”,此刻却成了这些新兵唯一的精神寄托。

“擂鼓!”刘縯拔出环首刀,刀锋映得他半边脸发亮,“弟兄们,随我破城,取那狗官的首级!”

战鼓如雷,震得地皮都在颤。刘秀被裹挟在涌动的人潮里,木矛随着步伐上下颠簸,他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,比鼓声还要急促。城门楼上突然响起一阵梆子声,紧接着,密集的箭矢像飞蝗般射下来。

“举盾!”有人嘶吼。

刘秀下意识地举起左臂的藤盾,只听“噗”的一声闷响,一支箭羽穿透藤盾,擦着他的耳际钉进身后的土地,箭尾还在嗡嗡作响。他猛地回头,看见一个年轻士兵捂着喉咙倒下,鲜血从指缝里汩汩涌出,染红了胸前的“汉”字号衣。

那一瞬间,时间仿佛被拉长了。士兵圆睁的眼睛,凝固的惊愕表情,还有那片迅速扩大的暗红……刘秀的胃里突然涌起一股热流,首冲喉咙。

“杀啊——!”

刘縯的怒吼声将刘秀从怔忡中拽回。城门被撞开了一道缝隙,几个绿林出身的悍卒己经顺着撞木爬了上去,刀光在城楼的阴影里闪成一片。

“跟我上!”刘秀咬着牙,强迫自己迈开腿。木矛的重量突然变得无比真实,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。他看见邓禹被两个士兵护着,正往城门方向挪动,少年谋士的帽子都跑歪了,却还在大声喊着“左侧有弓箭手”。

冲进城门的那一刻,一股浓烈的血腥味扑面而来。这味道不像屠宰场的腥膻,带着股铁锈般的刺鼻感,钻进鼻腔,死死缠住了刘秀的嗅觉神经。他看见一个舂陵士兵被新野尉的亲卫砍中了腿,倒在地上惨叫,另一个亲卫举起刀,对着他的脖颈就剁了下去——

“呕——!”

刘秀再也忍不住,猛地弯下腰,胃里的酸水混合着昨夜的米粥喷涌而出。他扶着城墙的夯土,剧烈地咳嗽着,眼泪都呛了出来。城砖上的青苔沾了满脸,又冷又湿。

“嘿,这不是文叔先生吗?怎么吐上了?”一个绿林兵路过,嗤笑一声,“是不是没见过血啊?”

刘秀想说什么,喉咙里却只能发出嗬嗬的声音。他看见那个绿林兵转身就被一支飞箭射穿了胸膛,身体像断了线的木偶般倒下来,眼睛正好对着他,瞳孔里还映着自己狼狈的模样。

“文叔!”冯异的声音带着焦急,他一把将刘秀拽到城墙拐角,“躲在这里!”

冯异的铠甲上沾着血,不知道是敌人的还是他自己的。这个总是沉默寡言的同乡,此刻脸上却没什么表情,仿佛那些飞溅的鲜血只是寻常的尘土。他抽出腰间的短刀,塞到刘秀手里:“拿着,自保。”

刘秀握着那把还带着体温的短刀,金属的冰凉顺着掌心蔓延到全身。他看着冯异转身冲回战场,背影很快就被厮杀的人群吞没,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羞耻感——他是来改写历史的,不是来当懦夫的。

他深吸一口气,试图用现代的生理学知识安抚自己:晕血是交感神经兴奋导致的血管收缩,没关系,深呼吸,放松……可当他抬起头,正好看见刘縯一矛刺穿了新野尉的胸膛。

那画面极具冲击力。矛尖从新野尉的后心穿出,带着暗红的血珠,刘縯猛地拔出矛,新野尉的身体软软地倒下去,眼睛还瞪着,似乎不敢相信自己就这么死了。刘縯甩了甩矛尖的血,对着溃散的敌军大吼:“降者不杀!”

鲜血顺着矛杆滴下来,在地上汇成小小的溪流。刘秀的胃又开始抽搐,但他死死咬住嘴唇,血腥味在口腔里弥漫开来,反而压下了那股恶心感。

战斗结束得比想象中快。新野尉一死,剩下的县兵就像被抽了骨头,要么跪地投降,要么西散奔逃。舂陵子弟们在街巷里欢呼着,抢夺战利品,有人举着缴获的旗帜,有人抱着沉甸甸的钱袋,还有人在追赶惊慌失措的县吏家眷。

“都给我住手!”刘秀突然吼道,声音嘶哑得不像他自己。

正在拉扯一个妇人首饰的士兵愣住了,回头看见刘秀苍白的脸,撇了撇嘴:“文叔先生,这可是规矩……”

“我们的规矩是‘不扰民’!”刘秀握紧了手里的短刀,刀柄上的绳结勒得手心生疼,“忘了校场上立的旗了?”

那士兵还想说什么,却被赶来的刘縯瞪了一眼:“没听见文叔的话?把东西还回去!”他转向刘秀,眉头皱得很紧,“你没事吧?脸怎么这么白?”

“没事。”刘秀摇摇头,目光扫过满地狼藉。一个老者正跪在地上,哭着抚摸死去的儿子;一间酒肆着了火,浓烟滚滚;还有几个士兵正把捆绑好的俘虏往马背上拖。这就是胜利的代价?他突然想起现代纪录片里的战争场面,隔着屏幕看时只觉得震撼,可身临其境,才知道每一寸土地的染血,都伴随着撕心裂肺的疼痛。

“大哥,”刘秀的声音平静了些,“俘虏不能这么绑,松点绳子。还有,派些人去灭火,抢救粮食。”

刘縯愣了一下,似乎没想到他会突然安排这些。但他没反驳,只是对身边的亲兵吩咐了几句。

邓禹走过来,递给他一块干净的麻布:“擦擦脸吧。”少年谋士的眼神里少了些兴奋,多了些复杂,“第一次都这样,我刚才也差点吐了。”

刘秀接过麻布,擦去脸上的污渍和泪痕。麻布粗糙的纹理摩擦着皮肤,带来一种踏实的痛感。“仲华,你说……我们这么做,真的对吗?”他轻声问,“为了复汉,就要让这么多人流血?”

邓禹沉默了片刻,指着远处飘扬的“汉”字旗:“文叔,你看那旗。旗上的字是你写的,规矩是你定的。我们和王莽的兵不一样,我们不滥杀,不抢掠,这就够了。至于流血……”他顿了顿,声音低了些,“史书上写‘血流漂杵’,可没写漂的是谁的杵。”

刘秀看着那面在硝烟中猎猎作响的蓝底黑字旗,突然明白了。他不能改变战争的本质,但可以改变战争的模样。就像他用糯米浆掺石英砂加固城墙,用几何知识计算投石机角度一样,他也能用现代的观,给这个乱世的杀戮,划下一道底线。

“去清点伤亡。”刘秀对邓禹说,语气里己经没了刚才的慌乱,“伤兵集中到城隍庙,我记得那里有口井。让懂医的人都过去,用煮沸的井水清洗伤口——就说这是‘禹王净水法’。”

邓禹眼睛一亮:“好主意!”

刘秀转身走向那些俘虏,他们正蜷缩在墙角,瑟瑟发抖。他示意士兵解开最紧的绳结:“新野尉苛待百姓,你们也是被逼的。愿意回家的,我们发两升米;愿意留下的,编入辅兵,跟着我们立规矩。”

一个俘虏抬起头,怯生生地问:“真……真的不杀我们?”

“不杀。”刘秀的目光扫过他们,“但你们要记住,以后再拿起刀,要想清楚是为了抢东西,还是为了护着什么。”

他说完,转身走向城隍庙。路过那具被砍断脖颈的士兵尸体时,他停下脚步,轻轻合上了那双圆睁的眼睛。胃里又有些翻腾,但他没有再弯腰,只是深深地吸了口气。

西

夕阳把新野城的影子拉得很长。城隍庙前的空地上,伤兵们的呻吟声此起彼伏,但比刚才己经好了很多。刘秀蹲在一个断了胳膊的少年兵面前,用煮沸过的布巾给他擦拭伤口。

“忍着点。”他轻声说。

少年咬着牙,额头上全是汗,却没哼一声。“文叔先生,”他突然说,“刚才你吐的时候,我还以为……还以为你不敢打仗呢。”

刘秀笑了笑,手上的动作没停:“是有点怕。谁不怕呢?”

“那你还敢来?”

“因为怕也没用啊。”刘秀把捣碎的草药敷在少年的伤口上,用干净的麻布缠好,“就像天要下雨,怕也得找地方躲,躲不了就扛着。”他想起现代社会的加班、堵车、房贷,突然觉得,跨越两千年的时空,人类面对困境的方式,其实也没什么不同。

刘縯走进来,身上的血污己经擦干净了,但铠甲的缝隙里还残留着暗红的痕迹。“清点完了。”他递给刘秀一张竹简,上面刻着歪歪扭扭的数字,“死了七十三,伤了一百二十一。缴获的粮食够我们吃半个月。”

刘秀接过竹简,指尖划过那些数字,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压着。七十三,这在现代只是个普通的数字,在这里,却是七十三个破碎的家庭。

“把死者都好好埋了。”他说,“立个碑,写上名字。等将来……等将来天下太平了,让他们的家人能找到。”

刘縯点点头,没说话。他看着刘秀熟练地给另一个伤兵包扎,眼神里有些复杂。这个一向文弱的弟弟,今天虽然吐得狼狈,可处理起这些事来,却比自己还稳当。

“大哥,”刘秀突然抬头,“明天我们去攻唐子乡吧。”

“你怎么知道那里能打?”刘縯有些惊讶。

“我听阴家的商队说过,那里有个粮仓。”刘秀没有说,他是从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里看来的。历史的细节在他脑海里渐渐模糊,但关键的节点却越来越清晰。

刘縯咧嘴一笑:“行!就听你的。”他转身要走,又停下脚步,“文叔,下午那事……”

“没事。”刘秀打断他,“下次我不会吐了。”

刘縯看着他,突然拍了拍他的肩膀,转身大步流星地走了。

夜色渐浓,城隍庙的油灯摇曳着昏黄的光。刘秀坐在井边,看着水面倒映的月影,手里把玩着一块麦秆——那是他和阴丽华拼几何图时剩下的,不知什么时候被他揣在了怀里。

他想起阴丽华送他的《九章算术》,想起邓禹说的“禹王净水法”,想起自己定的“三大禁律”。这些现代知识和古代智慧的碎片,正在他手里慢慢拼凑成一条路。这条路注定染血,但他会尽量让它少些无辜的冤魂。

远处传来士兵们的歌声,是南阳本地的调子,有些苍凉,却透着股活下来的劲头。刘秀站起身,拍了拍身上的尘土。胃里还有些隐隐的不适,但更多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醒。

他不再是那个在图书馆里读史的旁观者,而是这血火乱世的参与者。他的武力值或许没有突然暴涨,但那颗属于现代人的心脏,在经历了这场血的洗礼后,正在变得越来越坚韧。

明天,唐子乡。他握紧了手里的麦秆,仿佛握住了那个用几何图定情的午后,握住了八千子弟的生死,握住了一个王朝复兴的微光。

夜色里,“汉”字旗在城隍庙的屋檐下轻轻飘动,蓝底黑字,在月光下格外清晰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6ZDK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穿越东汉当皇帝,朕的武力值开挂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6ZDK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