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分过后,宁州的风终于褪去了冬日的凉意,带着草木的清香,轻轻拂过老城区的小巷。苏晚抱着刚打印好的散文集初稿,站在老房子的院门前,指尖抚过斑驳的木门 —— 门上还留着去年冬天她和林亦舟一起贴的春联痕迹,红色的纸屑嵌在木纹里,像没褪尽的年味。去年冬天,林亦舟踩着梯子贴春联,她在下面扶着梯子,怕他摔着,他却笑着说 “晚晚放心,我可是建筑设计师,平衡感最好”,还故意把 “福” 字贴倒,说 “福倒了,就是福到了,我们的福气会一首来”。门楣上的风铃还在,只是贝壳的颜色被春风吹得更浅,却依旧能发出 “叮铃” 的脆响,像林亦舟留在时光里的回应。
推开院门的瞬间,一抹新绿撞进眼底 —— 庭院中央的桂花树上,去年被雪压过的枝桠间,冒出了点点嫩黄的芽尖,像撒在墨绿画布上的碎金。苏晚快步走过去,指尖轻轻碰了碰新芽,柔软的触感让她想起林亦舟在第三封信里写的:“春天的桂花芽,是冬天藏在枝头的希望,等它绽放时,就会把整个院子都染成甜香。” 她蹲下身,看着树下去年埋许愿瓶的地方,泥土己经变得松软,隐约能看到她当时做的标记 —— 一块小小的鹅卵石,上面还留着她画的鲸鱼图案。去年春天,林亦舟曾和她一起给桂花树施肥,他戴着园艺手套,小心翼翼地把肥料撒在树根周围,还教她分辨花芽和叶芽:“晚晚你看,这个圆滚滚的是花芽,等秋天就会开出甜甜的桂花;这个细细的是叶芽,春天会先长出新叶。” 当时她还闹了笑话,把叶芽当成花芽,林亦舟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:“没关系,等秋天开花了,我们一起摘桂花,做桂花糕。”
“亦舟,春天到了,桂花发芽了。” 苏晚对着树枝轻声说,把散文集初稿放在旁边的藤椅上。初稿的封面是她特意设计的,浅棕色的封面上印着老房子的庭院,角落里画着一株小小的桂花树,还有一行小字:“致林亦舟 —— 我们的故事,未完待续。” 这是她用了三个月时间完成的作品,里面收录了从老房子的 “时光宝盒” 到跨年烟花的所有回忆,每一个字都裹着她对林亦舟的思念。藤椅的扶手上,还留着林亦舟去年夏天刻的小小的 “舟” 字,是他怕别人占了他们的 “专属座位”,特意做的标记。
她走到阁楼门口,推开门时,阳光透过玻璃花房的屋顶,在地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,和去年春天她在阁楼看书时的光景一模一样。阳光花房里的绣球花,己经长出了新的枝叶,是林亦舟去年秋天特意修剪过的,他说 “冬天要把枯枝剪掉,春天才能长出新叶,开出更美的花”。时光墙上的照片被春风吹得微微晃动,最上面贴着的,是他们第一次在潮汐图书馆的合影,照片里的林亦舟穿着白色 T 恤,笑得格外灿烂;最下面贴着的,是她跨年时写的新年愿望,旁边还留着一块空白 —— 林亦舟曾说,要把每个季节的回忆都贴满这里,现在,她要为春天补上属于他们的故事。阁楼的小沙发上,还放着她去年冬天织的浅灰色围巾,是她上次来的时候落下的,围巾上还留着淡淡的雪松味,像林亦舟的味道。
苏晚把散文集初稿放在时光墙旁的木桌上,指尖划过书页上 “第一章:老房子里的时光宝盒” 的标题,突然发现桌角放着一个小小的木盒,是她从未见过的样式 —— 盒身刻着桂花枝桠的图案,边缘缠着浅灰色的毛线,是她织围巾剩下的料子。她心里一暖,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,里面放着一张折叠的便签,还有一枚银色的书签,书签上刻着一朵小小的桂花,下面印着 “舟晚” 二字。
便签上的字迹熟悉又温柔,是林亦舟的:“晚晚,当你看到这张便签时,应该是春天了吧?桂花应该己经发芽了,我猜你会带着我们的故事回来,所以提前把这个木盒藏在这里。这枚书签是我托银匠做的,桂花的图案是按我们第一次看的桂花标本刻的,希望它能陪着你,把我们的故事继续写下去。”
苏晚拿起书签,冰凉的金属带着淡淡的光泽,指尖抚过 “舟晚” 二字,突然想起去年秋天,林亦舟陪她在潮汐图书馆选书签的场景 —— 当时她拿着一枚桂花造型的书签犹豫,觉得价格太贵,他却笑着说 “等我给你做一枚独一无二的,上面要刻着我们的名字,比店里的还好看”。后来他真的找了银匠,反复修改设计图,还特意让银匠把桂花的花瓣做得更柔软,说 “这样晚晚拿在手里,才不会硌手”。原来他早就把这个承诺记在了心里,连细节都考虑得如此周全。
便签的背面还写着一行小字:“散文集定稿后,记得去潮汐图书馆的‘老位置’看看,那里有我给你留的‘春日灵感’,能帮你把故事写得更完整。” 苏晚的心跳不由得加快,她想起林亦舟在第六封信里说的 “要陪你完成所有未完成的事”,原来他连她的创作,都提前做好了铺垫。去年夏天,她曾跟林亦舟说想写一本关于他们的故事,他当时还笑着说 “那我就是你的专属素材库,你想知道什么,我都告诉你”,还帮她整理了很多他们的合照和便签,说 “这些都是最好的素材,能让你的故事更动人”。
抱着木盒和散文集初稿,苏晚匆匆离开老房子,往潮汐图书馆走去。春日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,在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,路边的野花己经开了,粉的、紫的,像撒在路边的星星。她走过去年秋天和许曼一起吃海鲜面的小店,老板正站在门口招呼客人,看到她时笑着挥手:“苏小姐,春天来了,要不要来碗海鲜面?亦舟去年还说,等春天要带你来吃呢!他还特意跟我交代,春天的虾最鲜,要给你多放几只。”
“谢谢老板,下次再来。” 苏晚笑着回应,心里却像被温水浸过,暖暖的。她想起去年春天,林亦舟带她来吃海鲜面,老板多放了几只虾,他还笑着说 “老板偏心,只给晚晚多放”,老板却说 “谁让亦舟总跟我夸你,说你是他的宝贝,我当然要多照顾”。她知道,林亦舟的爱,不仅藏在她的回忆里,还藏在这些熟悉的人和事里,像春风一样,温柔地包裹着她。
到达潮汐图书馆时, 顶点小说(220book.com)最新更新致吾妻:六封跨越生死的情书 阳光正好斜斜地照在三楼的 “老位置”—— 靠窗的单人沙发上,放着一本翻开的《建筑史》,正是她当年和林亦舟一起看的那本。沙发旁边的小茶几上,还放着一杯没喝完的龙井,是林亦舟生前最喜欢喝的茶,杯底还留着几片茶叶,像他刚离开不久。苏晚走过去,发现书里夹着一张浅棕色的便签,还有一张老照片。
便签上是林亦舟的字迹:“晚晚,这是我给你的‘春日灵感’—— 照片是我们第一次在图书馆一起看的《建筑史》封面,我特意找出版社复刻的,背面写着我当时没敢告诉你的话。希望你能把它放进散文集里,让我们的故事,像这里的光影一样,永远留在宁州的春天里。”
苏晚拿起照片,背面的字迹带着淡淡的温柔:“2012 年 6 月,第一次在图书馆遇到晚晚,她抱着《建筑史》蹲在书架前,头发垂到脸上,阳光落在她的发顶,像撒了把碎金。那一刻,我就想,要是能陪她一起看完这本书,陪她走过每一个春天,该有多好。” 照片的边缘还粘着一丝浅灰色的毛线,是她当年织围巾时不小心掉的,林亦舟却小心地保存了这么久。她想起第一次在图书馆遇到林亦舟的场景:她蹲在书架前找《建筑史》,不小心把书碰掉,发出 “哗啦” 的声响,她慌得赶紧去捡,却被一只温暖的手先拿到了。抬头一看,是个穿着浅灰色衬衫的男生,笑容温柔,耳朵尖微微发红:“同学,你也喜欢建筑史吗?我可以帮你解析难点,我己经看了好几遍了。” 后来她才知道,林亦舟那天根本不是来图书馆看书的,而是特意打听了她常来的时间,假装偶遇。
这时,手机突然响了,是出版社编辑打来的电话:“苏小姐,散文集初稿我们己经看过了,写得很动人,尤其是关于‘潮汐守护传说’和桂花庭院的部分,特别有温度。我们想在下个月出版,封面就用你设计的那个,你觉得可以吗?”
“可以,谢谢你们。” 苏晚的声音带着激动,她知道,这不仅是她的愿望,也是林亦舟的愿望 —— 他总说,要让更多人知道,他们曾经那么用力地爱过,要让他们的故事,成为别人眼中的温暖。去年冬天,他还跟她开玩笑说 “等你的书出版了,我要去书店买一百本,送给我的朋友,让他们都知道我有个厉害的作家老婆”。
挂了电话,苏晚走到玻璃幕墙前,春日的阳光透过玻璃,在地面上投下流动的光影,像林亦舟说的 “流动的星河”。她想起去年夏天,林亦舟站在这里,指着光影对她说:“晚晚,你看,这些光影会随着季节变化,春天是浅金的,夏天是翠绿的,秋天是橙红的,冬天是雪白的,就像我们的故事,虽然会有冬天的寒冷,却永远会有春天的温暖。等你的书出版了,我们就把这里的光影写进后记里,让读者也能感受到这份美好。”
离开图书馆时,苏晚把照片和便签小心地夹进散文集初稿里,书签则夹在《建筑史》的第 78 页 —— 正是林亦舟当年给她写 “难点解析” 便签的那一页。她站在图书馆门口,看着远处的海面,春风吹起她的头发,带着淡淡的海腥味,像林亦舟在她耳边轻声说 “晚晚,加油,你做到了”。图书馆的管理员张阿姨走出来,递给她一个小小的包裹:“苏小姐,这是亦舟去年春天放在这里的,说等你出书了,就把这个给你。” 苏晚接过包裹,里面是一本崭新的《建筑史》,扉页上写着:“给晚晚的礼物 —— 希望你永远保持对知识的热爱,永远记得我们一起看书的日子。”
回到老房子时,许曼己经在庭院里等她,手里提着一个保温桶:“晚晚,我猜你会来这里,给你带了刚煮的绿豆汤,春天喝这个最解腻。” 她看到苏晚手里的散文集初稿,眼睛一亮,“这就是你写的我们的故事吗?快给我看看!”
两人坐在藤椅上,许曼翻看着初稿,时不时发出感慨:“你看这里,写亦舟学花艺的部分,我还记得当时他手被扎了,还不敢告诉你,偷偷用创可贴包着,结果被我发现了,他还让我别告诉你,怕你担心。” 苏晚笑着点头,指尖抚过桂花枝上的新芽,心里充满了温暖。她想起林亦舟学花艺回来,手背上贴着创可贴,却笑着说 “是不小心被纸划破的,不疼”,她当时还信以为真,后来才从许曼嘴里知道真相,心里又心疼又感动。
夕阳西下时,苏晚把散文集初稿放在桂花树下,旁边放着林亦舟的笔记本和那六封信件。她对着树枝轻声说:“亦舟,散文集下个月就要出版了,我们的故事,会被更多人看到。等桂花绽放时,我会带着书来这里,读给你听,还会做你最爱吃的桂花糕,放在树下,让你也尝尝春天的甜。”
春风吹过,桂花枝轻轻晃动,新芽在夕阳下泛着浅金的光,像林亦舟温柔的回应。苏晚知道,这个春天,不是故事的结束,而是新的开始 —— 她会带着林亦舟的爱,继续书写他们的故事,让每一个季节,都充满属于他们的浪漫,让这份爱,永远留在时光里,永不褪色。
离开老房子时,苏晚把木盒和书签放进包里,回头望了一眼庭院里的桂花树。夕阳的余晖洒在树枝上,把新芽的影子拉得很长,像一条通往未来的路。她知道,这条路或许还有思念的泪水,但更多的,是林亦舟留给她的勇气和温暖,是他们未完待续的故事。
回到家,苏晚坐在书桌前,翻开散文集初稿,在最后一页写下:“后记:致亦舟 —— 春天的桂花芽己经绽放,我们的故事,才刚刚开始。谢谢你把爱藏在每一个季节里,藏在桂花树的新芽里,藏在图书馆的光影里,藏在每一个小小的细节里。让我带着这份爱,继续前行,把未说完的话,未完成的约定,都写进往后的岁月里。愿我们的故事,能像春天的桂花芽一样,给更多人带来希望和温暖。”
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,和窗外的春风声、远处的海浪声交织在一起,像是一首温柔的春日之歌。苏晚知道,第二卷 “春归续忆” 的故事己经开启,而她和林亦舟的爱,会像春天的桂花芽,永远充满希望,永远在时光里绽放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6ZWH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