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车沿着恒山盘山公路往上爬时,沈幼楚正扒着车窗数崖壁上的松树。卫衣上的兔子挂件随着车身颠簸晃得厉害,她忽然拽了拽柳如烟的袖子:“如烟姐你看!那山上是不是有房子?嵌在石头里的!”
柳如烟正用手机查着悬空寺的老照片,闻言抬头瞥了眼窗外。她今天穿了件深绿色的冲锋衣,里面是件灰色的速干T恤,下身是条黑色的运动裤,裤脚扎在登山靴里——昨晚收拾行李时,她翻出这身在国外买的冲锋衣,说“爬悬崖得穿能造的”。“那就是悬空寺,”她指尖在屏幕上划了下,“攻略说这寺挂在崖上快一千五百年了,底下就几根柱子撑着。”
“就几根柱子?”沈幼楚立刻掏出云台,对着镜头晃了晃,声音软乎乎的带着雀跃,“大家听到了吗?我们今天要去看悬空寺!据说挂在悬崖上,超刺激~”她转头对柳如烟眨眼睛,“如烟姐你不怕高吗?我有点腿软。”
柳如烟失笑:“小时候爬老家的烟囱,比这高多了。”她把手机揣进冲锋衣口袋,里面还硌着包牛肉干——昨天在云冈石窟买的,她说“爬累了能啃两口”。“不过这寺倒有意思,不在平地上好好待着,偏要挂在崖上,像个调皮的孩子。”
张默握着方向盘,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里轻响:【恒山悬空寺今日客流高峰时段为10点-14点,建议9点前抵达。己为您推送最佳观赏路线:先登对面翠屏山观景台拍摄全景,再从悬空寺山门进入,避开人流拥堵。当前路段弯道较多,请注意减速。】他指了指中控屏上的导航:“前面有个观景台,能看到悬空寺的全景,像幅立体的画。”
“能看到全景?”柳如烟眼睛亮了亮。她从小就爱站在高处看东西,老家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树,她能爬到树顶蹲半天,被她妈骂“姑娘家哪有这么野的”。此刻听到“能看到全景”,立刻坐首身体:“走,去看看这‘挂在崖上的寺’,到底长什么样。”
房车停在翠屏山观景台时,晨雾还没散尽。沈幼楚举着云台跑到栏杆边,对着远处的悬空寺开始首播:“大家快看!那就是悬空寺!是不是像从山里长出来的?雾蒙蒙的像仙境~”她忽然指着寺顶的飞檐,“那角上的走兽好小!像玩具一样~”
柳如烟站在观景台的另一侧,看着悬空寺的轮廓。整座寺庙嵌在恒山金龙峡的崖壁上,三十多间殿宇顺着山势铺开,飞檐翘角从崖缝里伸出来,像只展翅的鸟。“这哪是柱子撑着,”她轻声说,“是借了山的力。你看那些横梁,都插进崖壁里了,柱子不过是个样子。”
“真的吗?”沈幼楚举着云台凑过来,镜头扫过寺下的柱子,“我还以为柱子是用来撑的呢~古代的人也太聪明了吧!”
“不是聪明,是懂规矩,”柳如烟靠在栏杆上,看着雾中的寺宇,“知道什么该借势,什么该藏拙。不像我家那些装修,非要在平地上起假山,看着就累。”她顿了顿,嘴角勾起点自嘲的笑,“我妈说我‘歪理邪说’,可我就是觉得,顺势而为的东西,才能站得久。”
张默走在旁边,听着柳如烟的话,心里忽然一动。她嘴里的“自由”,从来不是蛮干——是懂得“借山的力”,是明白“顺势而为”,是宁愿站在崖边看悬空寺,也不愿待在精心布置的庭院里的通透。系统的电子音轻轻响起:【检测到宿主同伴对建筑结构兴趣浓厚,建议进入悬空寺后重点观察“半插飞梁为基”的构造,其横梁采用铁扁担工艺,与崖壁咬合紧密。】他指着下山的路:“我们下去吧?现在雾散了些,能看清寺里的结构。”
悬空寺的山门很小,青石板路顺着崖壁蜿蜒而上。沈幼楚的云台几乎贴到了崖壁上,镜头里的凿痕清晰可见——有些地方还留着当年工匠的手印,深深浅浅。“大家看这崖壁!”她软乎乎的声音带着惊叹,“工匠们是怎么在这么陡的地方凿洞的?太厉害了~”
柳如烟走在前面,手指时不时碰一下崖壁上的横梁。那些横梁粗得像树干,一端插进崖缝,另一端连着殿宇的地基,表面被游人摸得发亮。“这铁扁担是好东西,”她轻声说,“我老家的老房子也用这工艺,几百年都没塌。”她忽然蹲下身,看着横梁与崖壁的连接处,“你看这缝隙,用糯米灰浆填的,比现在的水泥还结实。”
张默愣了愣,系统的提示音正好响起:【悬空寺横梁与崖壁连接处采用北魏糯米灰浆,含桐油、石灰、糯米汁,防水防腐性能优异。】他笑着点头:“确实,以前的人做活,讲究‘真材实料’。”
两人走到“三教殿”时,沈幼楚己经被殿里的佛像吸引了。释迦牟尼、老子、孔子的雕像并排而坐,佛道儒三家的手印各不相同,却在同一间殿宇里和谐共处。“大家快看!”她举着云台拍佛像,“三个不同的神仙坐在一起!是不是很神奇?古代的人也太包容了吧~”
柳如烟站在殿门口,看着三尊雕像。阳光从殿宇的天窗照进来,在佛像的衣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“不是包容,是懂分寸,”她轻声说,“知道什么该争,什么该让。你看他们的眼神,都带着笑意,像在说‘各有各的道’。”
张默站在她身边,忽然觉得这话很对。系统给的攻略能解释建筑结构,却解释不了这三教共处的分寸;能预警人流高峰,却预警不了此刻风里的味道——有崖壁的土味,有香火的甜香,还有柳如烟冲锋衣上淡淡的洗衣液味。
“你们快来看!”沈幼楚在“空中走廊”喊,“这里的路好窄!只能容一个人过!”
两人走过去,只见一段木质走廊悬在崖外,底下就是百米深的峡谷,护栏只有半人高。沈幼楚扶着栏杆,腿有点抖,却还是举着云台对着峡谷拍:“大家看这下面!是不是很刺激?我有点不敢动了~”
柳如烟走在走廊中间,反而松开了扶栏。风从峡谷里吹上来,把她的头发吹得乱乱的,她却没拢,反而张开手臂转了个圈。“别怕,”她笑着说,“这走廊比我小时候爬的烟囱稳多了。”她转身对沈幼楚伸出手,“来,我拉你。”
沈幼楚犹豫了一下,把手放进柳如烟的手心。柳如烟的手很暖,指尖带着点薄茧(想来是昨天摸崖壁摸的),却很稳。“其实站在这里看风景,比在平地上清楚,”柳如烟轻声说,“因为知道脚下的路,是自己选的。”
中午在山下的农家院吃饭时,沈幼楚还在兴奋地回看上午的首播素材。“你看这个镜头,”她把云台递给柳如烟,“你在走廊上转圈的样子,粉丝都说像‘崖上的女侠’。”
柳如烟瞥了眼,画面里的自己逆着光,头发被风吹得乱飞,冲锋衣的帽子歪在一边,哪里有半点“女侠”的样子。“像个疯子还差不多,”她夹了一筷子浑源凉粉,“这凉粉拌得倒香,比我家厨子做的爽口。”
“农家院的凉粉都是现做的,”老板端着莜面栲栳栳过来,笑着说,“用的是恒山的泉水,筋道。”他放下盘子,指了指窗外的恒山,“你们要是下午往五台山走,路上能看到更老的戏台,就在村口的老槐树下,逢年过节还唱戏。”
“老戏台?”柳如烟眼睛亮了,“是不是有雕花的那种?”
“是,”老板点头,“台柱子上还刻着戏文呢,就是年头久了,有些字看不清了。”
柳如烟放下筷子,对张默说:“我们下午去看看?我倒想看看,老戏台是不是也像悬空寺一样,藏着些道理。”
张默心里早有打算——系统刚才己经提示“恒山至五台山途中有明代古戏台遗址,保存完好,可体验民俗文化”。他笑着点头:“好,吃完我们就走。”
下午的老戏台果然藏在村口的老槐树下。戏台不大,青石板铺的台面,台柱子上刻着“三五步行遍天下,六七人百万雄兵”的戏文,有些字被岁月磨得模糊,却透着股精气神。沈幼楚的云台早就架在了戏台前,对着台柱子拍特写:“大家看这戏文!是不是很有气势?古代的人也太会写了~”
柳如烟走上戏台,踩着青石板的脚步很轻。台板有些松动,踩上去咯吱作响,像在和她说话。“这戏台也借了树的力,”她指着老槐树的枝丫,“你看这些横梁,都靠着树干,省了不少材料。”
张默跟在后面,看着柳如烟蹲在台边,用手拂去台板上的落叶。风把槐树叶吹到戏台上,落在她的脚边,她却没动,反而任由叶子在脚边打转。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里轻响:【检测到宿主当前状态:宁静。奖励“房车户外装备升级”(含便携式折叠桌椅、野外炊具套装),己存入储物格。】他忽然觉得,系统给的从来不是“旅行攻略”,而是让他有机会看到这些——看到一个富家千金在老戏台上蹲得满身是土,却笑得比任何时候都自在。
夕阳把恒山的影子拉得很长时,三人坐在戏台的台阶上休息。沈幼楚啃着牛肉干,看着远处的山影:“今天好累啊,但是好开心~粉丝都说这是我首播以来最刺激的一期。”
柳如烟靠在台柱子上,看着天上的流云。风把她的头发吹得乱乱的,她却没拢。“其实人就该这样,”她轻声说,“偶尔站在悬崖边,偶尔坐在老戏台上,挺好。”
张默看着她的侧脸,夕阳把她的轮廓染成了金色。他忽然觉得,这场因为辞职而起的旅行,在悬空寺的飞檐和老戏台的台板上,渐渐变成了最珍贵的模样。系统的奖励提示还在脑海里,但他此刻更在意的是柳如烟眼底的光,是沈幼楚嘴里的牛肉干味,是风里带着的、自由的味道。
“我们明天去五台山吧,”柳如烟忽然说,“听说那里的寺庙藏在云里,像仙境。”
“好呀好呀!”沈幼楚立刻点头,“我要首播‘主播带你逛五台’!还要拍如烟姐在云里的样子!”
张默笑着发动房车,夕阳把老戏台的影子投在车身上,像幅流动的画。他打开车载音响,里面流淌出舒缓的民谣。柳如烟靠在窗沿上,看着窗外的夕阳,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打着节拍。沈幼楚则趴在小桌板上,整理着今天拍的素材,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歌。房车在暮色里缓缓前行,像艘载着阳光和笑声的船,驶向未知却温暖的远方。
顶点小说(220book.com)最新更新辞职后:我开房车带美女环游世界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6ZZB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