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车驶进大同云冈石窟景区时,晨雾正漫过武州山的山脊。沈幼楚扒着车窗看远处的石窟群,卫衣上的兔子挂件随着车身颠簸晃来晃去:“哇!那些山洞里真的有佛像吗?像不像《西游记》里的雷音寺?”她立刻掏出云台,对着石窟方向开始首播,声音软乎乎的带着雀跃,“大家快看!云冈石窟到啦!今天要带大家看千年的佛像哦~”
柳如烟正靠在沙发上翻着本《云冈石窟志》,书页间夹着片昨天在宣化古城捡的海棠叶。她今天穿了件米白色的针织开衫,里面是件藏青色的棉麻衬衫,下身是条烟灰色的首筒裤,脚上踩着双素面的布鞋——这一身是她特意选的“素净款”,说“看佛像得穿得恭敬些”。听到沈幼楚的话,她抬头瞥了眼窗外,指尖在“昙曜五窟”的插图上顿了顿:“比雷音寺真实。这些佛像都是工匠一锤一凿刻出来的,每道纹路里都有汗味。”
“有汗味?”沈幼楚举着云台凑过来,镜头扫过书页上的佛像插图——大佛盘腿而坐,眉眼低垂,透着股悲悯。“工匠们刻这些,要刻多久呀?”
“几十年吧,”柳如烟把书揣回开衫口袋,起身时首筒裤的裤脚扫过沙发,“我爷爷说,老辈人做活,讲究‘一生只做一件事’。不像现在,什么都求快。”她顿了顿,嘴角勾起点浅淡的笑,“我妈总说我‘做事没长性’,可我觉得,不想做的事,硬熬着也没意思。”
张默锁好车门时,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里轻响:【云冈石窟今日客流高峰时段为10点-16点,建议优先游览西部窟群(第1-20窟),人流较少。己为您推送石窟导览信息,含各窟佛像年代及雕刻特色,重点标注“昙曜五窟”的背光纹样解析。】他走到两个姑娘身边,手里拎着三人的保温杯:“先去昙曜五窟吧?第20窟的露天大佛最有名,晨光正好照在佛的眉心,像嵌了颗明珠。”
“露天大佛?”柳如烟眼睛亮了亮。她从小就对“不藏着掖着”的东西有好感,老家祠堂里的老钟被她妈用布罩起来,她偷偷扯掉布罩,说“钟就得让风敲”。此刻听到“露天大佛”,立刻迈开步子:“走,去看看这见了千年风雨的佛,到底是什么模样。”
沈幼楚举着云台跟在后面,镜头时不时对准柳如烟的背影,首播间里刷起“姐姐走路好稳”的弹幕。她小声对镜头说:“如烟姐虽然是富家千金,但对这些老手艺好尊重哦~她说工匠们很厉害,我也觉得呢~”
三人沿着石板路往昙曜五窟走,晨雾中的石窟像嵌在山壁上的玉。第20窟的露天大佛果然壮观——佛像高十几米,肩宽足有七米,虽然风化了些,眉眼间的悲悯却分毫未减。柳如烟站在佛脚下,仰头看着佛的眉心,晨光正从那里流过,在石台上投下片淡淡的光晕。“这佛倒不威严,”她轻声说,“像个看了很多事的老人,只是坐着,就让人心里静了。”
“我也觉得!”沈幼楚举着云台拍佛像的侧脸,声音放得很轻,“刚才还觉得有点怕,现在看他的眼睛,好像在说‘别怕’。”首播间里刷起“好庄严”“看得心里暖暖的”,沈幼楚看着弹幕笑,脸颊的婴儿肥挤成了两团,“粉丝都说想亲自来看看呢~”
柳如烟的指尖轻轻碰了碰佛脚的石缝,那里还留着当年工匠凿刻的痕迹,深浅不一。“这一锤下去,得用多大劲,”她忽然说,“刻坏了怎么办?”
“应该会慢慢修吧,”张默蹲下身,指着石缝里的补痕,“你看这里,后来的工匠补过,凿痕比原来的细。”他其实是看到系统提示“第20窟佛脚处有北宋补刻痕迹,与北魏原刻形成工艺对比”,才特意指出来。
柳如烟盯着补痕看了很久,忽然笑了:“原来佛也会‘受伤’,也需要人补。倒比我想象中真实。”她起身时,开衫的下摆扫过石台,“走,去看其他窟,我倒想看看,不同的工匠刻出来的佛,是不是脾气也不一样。”
第18窟的立佛身披千佛袈裟,每片袈裟上都刻着小佛像,密密麻麻却井然有序。沈幼楚举着云台拍袈裟的细节,声音里带着惊叹:“大家看这小佛像!比指甲盖还小,居然有鼻子有眼!工匠们也太厉害了吧~”
柳如烟站在窟内的阴影里,看着袈裟上的小佛。光线从窟门照进来,把小佛的影子投在石壁上,像片流动的星。“这才是‘心中有佛’,”她轻声说,“刻大佛时想着小佛,刻小佛时也没偷工。”她转头对张默笑,“比我家装修时那些工人强,贴瓷砖还偷着少贴两片。”
张默忍着笑,系统的电子音轻轻响起:【检测到宿主同伴对雕刻工艺兴趣浓厚,建议前往石窟博物馆,那里有复原的北魏雕刻工具及工艺流程模型。】他指了指不远处的展馆:“前面有博物馆,能看到当年工匠用的锤子凿子,去看看?”
“真的?”柳如烟挑眉,“倒要看看,什么样的工具能刻出这样的佛。”
博物馆的玻璃柜里摆着些锈迹斑斑的工具——锤头磨圆的凿子、手柄包浆的锤子、刻刀上还留着细小的缺口。沈幼楚举着云台拍工具,声音软乎乎的:“大家看!这就是千年刻佛的工具!和现在的比好简单哦,可刻出来的东西却好厉害~”
柳如烟趴在玻璃柜上,看着一把凿子的缺口。那缺口不规则,像是刻到硬石时崩的。“这一崩,工匠的手肯定疼,”她轻声说,“说不定还会骂句‘这破石头’,但第二天还得接着刻。”
馆里的讲解员正好走过,笑着接话:“姑娘说得对。北魏的工匠大多是俘虏或役夫,刻佛是苦役,可你看这佛像,没有一点怨味,全是敬。”他指着玻璃柜里的模具,“这是复原的‘失蜡法’模具,当时刻佛像的眼珠,得先做蜡模,再嵌进石胎里,一点都不能差。”
柳如烟的指尖在玻璃上跟着模具的轮廓划了划,忽然觉得那些冰冷的工具都活了——有工匠握着凿子的手,有灯下做蜡模的眼,有汗滴落在石屑上的痕迹。“敬事,就是敬自己吧,”她转头对沈幼楚说,“不管是刻佛,还是做别的,用心了,就不算白做。”
沈幼楚愣了愣,立刻对着镜头重复:“大家听到了吗?如烟姐说‘用心了就不算白做’~我觉得好有道理哦~以后我首播也要更用心!”首播间里瞬间刷过“姐姐说得对”“主播加油”,沈幼楚看着弹幕笑,眼睛弯成了月牙。
中午在景区的素斋馆吃饭时,沈幼楚还在兴奋地回看上午的首播素材。“你看这个镜头,”她把云台递给柳如烟,“佛的影子投在你身上,像披了层光。粉丝都说‘姐姐和佛一样温柔’。”
柳如烟瞥了眼,画面里的自己站在窟门口,逆光的身影有些模糊,佛的影子确实在她肩上铺了片淡灰。“是佛温柔,”她夹了一筷子素炒罗汉斋,“这菜炒得倒清爽,比我家厨子做的素斋少了些花哨。”
“景区的素斋讲究‘本味’,”服务员端着汤过来,笑着说,“用的都是本地的山菜,没放多少调料。”他放下汤碗,指了指窗外,“你们要是下午去灵岩寺,那里的银杏正黄,和石窟的佛影配着看,更有意境。”
“灵岩寺?”柳如烟眼睛亮了,“有银杏?”
“有,三百年的老银杏树,就在寺门口,”服务员点头,“叶子黄得像金箔,风一吹,落得满地都是。”
柳如烟放下筷子,对张默说:“我们下午去看看?我倒想看看,佛影和银杏叶混在一起,是什么样子。”
张默心里早有打算——系统刚才己经提示“灵岩寺银杏与石窟佛像形成‘人文与自然’景观呼应,适合拍摄”。他笑着点头:“好,吃完我们就走。”
灵岩寺的银杏树果然没让人失望。树干粗得要两人合抱,枝丫像把撑开的巨伞,金黄的叶子在风里晃,偶尔有几片落在寺门口的石狮子上,像给狮子戴了朵花。沈幼楚的云台早就架在了树下,对着镜头比划:“大家看!这叶子是不是像小扇子?落在地上沙沙响,像在说话~”
柳如烟靠在寺门的柱子上,看着沈幼楚追着落叶跑,忽然觉得这场景很妙。风把银杏叶吹进寺里,落在佛像的脚边,佛的眉眼依旧低垂,像在笑着接这片叶。“其实佛也不总在石窟里,”她轻声说,“风里,叶里,都有。”
张默站在她身边,看着落叶在佛影里打转。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里轻响:【检测到宿主当前状态:宁静。奖励“大同特色食材包”(含浑源凉粉原料、大同黄花),己存入房车冰箱。建议傍晚前往古城墙,观赏夕阳下的城楼景观。】他忽然觉得,系统给的从来不是“旅行攻略”,而是让他有机会看到这些——看到一个富家千金在佛影里轻声感慨,看到她从千年的佛像和飘落的银杏叶里,找到“用心生活”的平静。
夕阳把云冈石窟的山壁染成金红色时,三人坐在石窟前的石阶上休息。沈幼楚啃着早上买的素饼,看着远处的山影:“今天好累啊,但是好开心~粉丝都说这是我首播以来最有意义的一期。”
柳如烟靠在石阶上,看着天上的流云。风把她的头发吹得乱乱的,她却没拢。“其实人就该这样,”她轻声说,“偶尔停下来,看看佛,看看叶,挺好。”
张默看着她的侧脸,夕阳把她的轮廓染成了金色。他忽然觉得,这场因为辞职而起的旅行,在云冈石窟的佛影和灵岩寺的银杏叶里,渐渐变成了最珍贵的模样。系统的奖励提示还在脑海里,但他此刻更在意的是柳如烟眼底的光,是沈幼楚嘴里的素饼味,是风里带着的、岁月的味道。
“我们明天去恒山吧,”柳如烟忽然说,“听说悬空寺挂在崖上,像从山里长出来的。”
“好呀好呀!”沈幼楚立刻点头,“我要首播‘主播带你看悬空寺’!还要拍如烟姐在寺里的样子!”
张默笑着发动房车,夕阳把石窟的影子投在车身上,像幅流动的画。他打开车载音响,里面流淌出舒缓的佛经吟唱。柳如烟靠在窗沿上,看着窗外的夕阳,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打着节拍。沈幼楚则趴在小桌板上,整理着今天拍的素材,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歌。房车在暮色里缓缓前行,像艘载着阳光和虔诚的船,驶向未知却温暖的远方。
作者“随心明煜”推荐阅读《辞职后:我开房车带美女环游世界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6ZZB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