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十七章旧书页

小说: 关于邱莹莹的一切   作者:邱莹莹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关于邱莹莹的一切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1Y7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关于邱莹莹的一切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

第十七章 旧书页里的星轨

深秋的阳光裹着桂花香钻进新华书店的玻璃橱窗时,邱莹莹正踮脚够第三排书架顶层的《飞鸟集》。木质书架发出细碎的吱呀声,她伸手时,袖口蹭到一本旧书的封皮——是本泛着茶渍的《小王子》,书脊上还贴着张褪色的便签:“给小邱,愿你永远看得见星星。”

“找什么呢?”

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邱莹莹回头,看见付建坤抱着一摞旧书,眼镜片上蒙着层薄灰——他刚从仓库整理完星轨的旧档案,衬衫第二颗纽扣还歪着,像颗没系紧的星星。

“《飞鸟集》。”邱莹莹指着顶层,“刘婆婆说老周当年总读这本,我想找来看看。”

付建坤把书摞在柜台,踮脚替她把《飞鸟集》抽下来。他的手指掠过书脊时,停在一处磨损的痕迹上:“这道折痕……是老周的。”他翻开扉页,里面夹着张泛黄的信纸,字迹歪歪扭扭:“清如,这本书送你。你说星星像眼睛,我觉得,你的眼睛比星星还亮。”

邱莹莹的手指轻轻抚过信纸。这是老周写给陈清如的——二十年前,他们在旧书店相遇,老周总说陈清如是“会写星星的诗人”。后来陈清如病逝,老周把这本书留在了星轨,说“让星星的故事继续”。

“你看这里。”付建坤指着书里夹的干枫叶,“这是去年秋天,朵朵来整理旧书时放的。她说,老周讲《小王子》时,窗外的枫叶落进窗户,像星星掉进了书里。”

邱莹莹笑了。她记得那个下午,老周坐在藤椅上,用沙哑的声音念:“如果你爱上了一朵生长在星星上的花,那么夜间仰望星空就会让你感到甜蜜,所有的星星都好像开着花。”朵朵举着画纸坐在他脚边,画里的玫瑰花瓣上落着星星,像撒了把碎金。

------

“要喝桂花茶吗?”

柜台后的老店员王伯端着青瓷杯走过来。他是新华书店的退休员工,和老周是老邻居,总说“星轨的孩子都是书里的星星”。王伯的白发梳得整整齐齐,蓝布衫洗得发白,袖口还沾着点糨糊——他刚帮付建坤粘好了《星轨诗选》的散页。

“王伯,您还记得老周吗?”邱莹莹接过茶杯,桂香混着茶香在鼻尖萦绕。

“怎么会忘?”王伯擦了擦柜台,“那年他刚搬来,背着个破木箱,里面装着星图仪和旧书。我问他卖什么,他说‘卖星星’。后来才知道,他是给孩子们讲星星的故事。”他指了指墙角的老藤椅,“那把椅子还是他当年坐的,椅腿裂了道缝,我用红漆补了——像不像星星的裂痕?”

付建坤凑过去看。老藤椅的椅面磨得发亮,椅腿上果然有道细细的红漆缝,在阳光下泛着暖光。“老周说,裂痕是星星的伤口,可伤口里能长出新的星星。”他轻声说。

邱莹莹忽然想起,老周临终前也是坐在这把藤椅上。那时她刚接手星轨,老周拉着她的手,指了指窗外的紫藤架:“小邱,以后这里要是冷了,就多挂几串星星灯。星星的光,是暖的。”

------

“你们俩发什么呆呢?”

清脆的声音从书架间传来。扎着高马尾的女孩抱着本《宇宙简史》跑过来,是星轨的小志愿者乐乐——她今年刚上初一,总爱跟着付建坤学修望远镜,说“要当星轨的小工程师”。

“乐乐,你怎么来了?”邱莹莹蹲下来,帮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刘海。

“我来找《星星的密码》!”乐乐举着书晃了晃,“付叔叔说这本书里有老周爷爷的笔记,我想看看!”

付建坤接过书,翻到某一页。纸页边缘有行铅笔字:“1999年3月15日,清如说‘星星会累’,我送她一台旧收音机,说‘星星不用自己发光,有人愿意听,就是它们的光’。”字迹旁边画着个歪歪扭扭的收音机,天线是用星星贴纸贴的。

“这是老周给李阿姨的收音机!”邱莹莹想起来了。李阿姨是星轨最早的成员之一,总在诗会上读自己写的诗。她去世前,把收音机留给了朵朵,说“让星星的声音继续”。

乐乐凑过来看,眼睛亮得像星子:“付叔叔,老周爷爷的笔记里,有没有写他为什么喜欢星星?”

付建坤摸了摸她的头:“他说,星星是‘不会说话的倾听者’。当年他在工地打工,夜里睡不着,就抬头看星星——它们不问你是谁,不催你睡觉,就这么安静地亮着。”他顿了顿,“后来他遇见清如,遇见我们,才明白,星星的光,其实是人心里的光。”

------

午后的阳光渐渐西斜,在书架上投下斑驳的影。邱莹莹翻到《飞鸟集》的最后一页,那里夹着张老照片:1998年的冬天,老周、陈清如、刘婆婆和李阿姨围坐在旧书店的藤椅上,面前摆着热可可,窗外飘着雪。照片背面写着:“星轨的第一天,星星落进了我们的眼睛。”

“小邱,你看。”付建坤指着照片角落,“这是老周的星图仪,当年就放在这儿。”他伸手摸了摸照片里的木桌,“后来我们把它搬到了星轨的紫藤架下,现在还在那儿。”

邱莹莹想起上周整理星轨档案时,翻到的老周日记。1998年12月28日,他写:“清如说,星轨应该有个‘星星信箱’,让每个人都能把心事写成信,寄给星星。我今天用旧木箱做了个,放在门口——希望第一个寄信的人,是迷路的小孩。”

“王伯,”邱莹莹抬头,“老周的星星信箱还在吗?”

王伯笑了:“在呢!就在门口的老槐树下。上个月还有个外地的小姑娘来寄信,说她在深圳打工,想妈妈了。我把信收在老木箱里,等过年时让她妈妈来取。”

乐乐突然拽了拽邱莹莹的衣角:“小邱阿姨,我能寄信吗?”

“当然能。”邱莹莹蹲下来,“你想写什么?”

乐乐咬着笔杆想了想:“我想写,谢谢老周爷爷,谢谢星轨的叔叔阿姨,谢谢所有愿意当星星的人。我想把我的信寄给……寄给未来的自己。”她的声音轻得像片云,“等我长大了,也要当星轨的志愿者,给更多小朋友讲星星的故事。”

付建坤摸出支钢笔,在信纸上替她写下地址:“未来的乐乐收,星轨星星信箱。”墨迹在纸上晕开,像朵绽放的星星。

------

傍晚六点,夕阳把书店的橱窗染成橘红色。邱莹莹和付建坤坐在老藤椅上,看着乐乐蹦蹦跳跳地跑出去。王伯收拾着柜台,把《飞鸟集》和《小王子》并排放在最显眼的位置,旁边压着张便签:“致所有看星星的人——星星的光,永不熄灭。”

“你说,老周要是看见现在的星轨,会怎么说?”邱莹莹轻声问。

付建坤望着窗外的紫藤架,那里挂着星轨新做的星星灯,暖黄的光透过叶片,在地上投出星座的影子。“他会说,”付建坤笑了,“星星的光,从来不是一个人的。是清如的诗,是刘婆婆的灯笼,是朵朵的画,是乐乐的信,是每一个愿意点亮灯笼的人,共同织就的银河。”

邱莹莹想起下午在旧书店找到的老周日记本,最后一页写着:“星轨不是一个地方,是一群愿意把心掏出来,放进星星里的人。”她摸了摸颈间的齿轮项链——那是老周当年修星图仪时用的零件,现在传给了她。

“付建坤,”她轻声说,“我们明天去紫藤架下,把老周的星图仪擦干净吧?再挂串新的星星灯。”

付建坤点点头:“好。再带上朵朵,她画的星座图,该贴在星图仪旁边了。”

------

深夜十点,新华书店的灯依然亮着。

邱莹莹坐在柜台后,整理今天的借阅记录。借阅本上,乐乐的名字下写着《星星的密码》,备注:“想当星轨的小工程师。”马可的名字下写着《星轨的秋天》,备注:“想把画贴在诗会墙上。”还有个陌生的名字——“林小棠”,借了《夜空中最亮的星》,备注:“想加入星轨,当会唱歌的星星。”

王伯端着热可可走过来:“小邱,明天有批新到的天文绘本,我特意留了两本给你。”他指了指角落的木箱,“里面还有老周当年买的《宇宙的秘密》,书里夹着他写的笔记。”

邱莹莹翻开木箱,最上面一本《宇宙的秘密》里,果然夹着张泛黄的信纸。老周的字迹歪歪扭扭:“清如,这本书里有颗星星,我想送给你。它的名字叫‘永远’。”

窗外的月光漫进来,落在信纸上,把“永远”两个字照得发亮。邱莹莹忽然明白,所谓“星轨”,从来不是挂在天上的星星,而是那些愿意为彼此亮灯的人——他们用诗、用画、用信、用每一个温暖的瞬间,把黑暗的夜空,织成了银河。

而这条银河,会在每一个需要光的夜晚,继续流淌,继续闪耀。

就像此刻,新华书店的灯依然亮着,借阅本上的名字还在增加,乐乐的信静静躺在星星信箱里,等待着未来的自己。

所有的光,都在旧书页里发芽,在新的故事里生长。

所有的温暖,都将变成星星的重量,照亮更远的远方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1Y7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关于邱莹莹的一切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1Y7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