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十八章冬夜

小说: 关于邱莹莹的一切   作者:邱莹莹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关于邱莹莹的一切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1Y7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第十八章 冬夜诗笺落满星

十二月的风裹着细雪撞进星轨的玻璃门时,邱莹莹正踮脚挂最后一串星星灯。暖黄的灯串绕着紫藤架蜿蜒而上,灯坠是手工捏的陶土星星,每一颗都刻着居民的名字——马可的“小火星”、乐乐的“启明星”、陈奶奶的“桂花香”。

“小邱阿姨,歪了!”

扎着红围巾的女孩从梯子下仰头喊。是刚搬来的转学生林小满,她抱着个粗布包裹,鼻尖冻得通红,“刘婆婆说,灯串要正对着老周的星图仪,这样星星的光才能照进诗里。”

邱莹莹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,星图仪就搁在紫藤架下的老藤椅旁。铜制的仪器蒙着层薄尘,却被付建坤擦得锃亮,指针停在七点一刻——那是老周生前最爱的“星星夜话”时间。

“小满,你怎么来了?”邱莹莹跳下梯子,接过她手里的包裹。布包窸窣作响,露出几页泛黄的信纸,边角卷着毛边,像被反复翻看过。

“我奶奶让我送来的。”林小满搓了搓手,“她说,这是老周爷爷当年借她的诗稿,托我转交给星轨。”

邱莹莹的心跳漏了一拍。她认得这字迹——是老周的日记本里夹过的信纸,边缘总沾着茶渍,像被岁月泡过的月光。

------

诗会开始前,星轨的大厅里挤满了人。

刘婆婆坐在藤椅上,膝头摊着本《唐诗三百首》,面前的搪瓷杯里飘着茉莉香;付建坤调试着老收音机,电流杂音里隐约传来《致爱丽丝》的旋律;朵朵带着诗社的孩子们在黑板上画星座,粉笔灰落在她羽绒服上,像撒了把星星;马可抱着自己画的《星轨的冬天》,正给乐乐讲解:“这里画的是老周爷爷的藤椅,椅腿的红漆缝里藏着星星的种子。”

“各位星轨的朋友,”周明远的声音从角落传来,他坐在轮椅上,腿上盖着条织满星座的毯子,“今天,我们有位特别的客人。”他推了推眼镜,指向门口。

林小满抱着粗布包裹站在那里,脸被冻得通红:“我奶奶说,她二十年前在纺织厂当学徒时,老周爷爷总给她带星星形状的糖。有天她发烧,老周爷爷冒雨送药,把自己唯一的外套披在她身上,说‘星星不会生病,人也不会’。”

台下响起轻轻的抽噎声。邱莹莹看见刘婆婆抹了抹眼睛,陈奶奶的孙女抱着她的胳膊,小脸埋在她肩头。

“奶奶还说,”林小满打开包裹,露出几页信纸,“这是老周爷爷借她的诗稿,他说‘这些诗该放进星轨的诗里,让更多人听见’。”

付建坤戴上老花镜,翻开第一页。字迹是老周的,却比平时的更工整:“《星夜书》——致清如:今夜的星星比昨天多了三颗,两颗落在你窗台上,一颗落在我心里。你说星星是宇宙的诗,我却觉得,你才是写星星的人。”

“第二首,《修表匠的星星》——致老张:你修的不是表,是时间的心跳。我修的不是星图,是思念的刻度。当我们把断了的齿轮重新连起,那些走散的星星,就都回家了。”

“第三首,《给小邱的诗》——你擦铃铛的样子,像在擦星星的眼泪。别担心,风会替我吻一吻你的额头,说‘星轨的光,永远不会熄灭’。”

邱莹莹的眼泪砸在信纸上,晕开一片墨迹。她想起老周临终前,拉着她的手说:“小邱,我没写完的诗,你要替我接着写。”原来,他的诗早就藏在每一次修表、每一串灯笼、每一张信纸里,藏在每一个被他温暖过的人心里。

------

“现在,”周明远举起话筒,“我们请林小满同学,朗读老周爷爷的诗。”

林小满走到台中央,攥紧信纸的手微微发抖。她深吸一口气,声音清亮得像雪落梅枝:“《星夜书》——致所有看星星的人:

星星不会说话,但它们记得

每个失眠的夜晚,每个想家的黄昏

记得纺织厂女工眼里的光

记得修表匠老茧里的温柔

记得小女孩画里的彩虹

星星不会走路,但它们知道

哪里有心事需要倾听

哪里有故事等待发芽

哪里有黑暗需要点亮

如果今晚你抬头

看见星星在眨眼

别害怕,那是我在说

‘你看,我们都在这里

像星星一样,彼此照亮’”

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。刘婆婆抹着眼泪站起来,举起搪瓷杯:“我提议,以茶代酒,敬老周!”

“敬老周!”

“敬星轨!”

所有人举起手中的杯子——有茶杯、有保温杯、有孩子的牛奶杯,还有乐乐举着的星星形状的玻璃罐。杯子相碰的声响,像星星在宇宙里散步。

------

诗会结束后,邱莹莹和付建坤留在大厅整理诗稿。

老收音机里突然传来清晰的电流声,接着是老周的声音:“各位星轨的朋友,现在是‘星星夜话’时间。今天,我想给大家读首诗——是我刚写的,还没写完……”

是老周的录音。邱莹莹记得,这是老周生前最后一次录节目,那天他咳得很厉害,却坚持读完了半首诗。

“《未完成的诗》——

我有一颗星星,藏在旧书店的藤椅下

它见过纺织厂女工的眼泪,见过修表匠的老茧

见过小女孩画的彩虹,见过所有想家的人

它说,等冬天来了,要把这些故事

织成一件暖融融的毛衣

我有一颗星星,藏在星图仪的齿轮里

它听过夏夜的蝉鸣,听过秋夜的桂香

听过冬夜的雪落,听过春夜的燕鸣

它说,等春天来了,要把这些声音

编成一首会飞的歌

我有一颗星星,藏在每个看星星的人眼睛里

它等着你去发现,等着你去点亮

等着你把它放进自己的诗里

告诉全世界——

你看,星星从未离开

它只是变成了

你我眼里的光”

录音戛然而止。付建坤摘下眼镜,用袖口擦了擦:“这是老周最后一次录节目,那天我去送药,看见他趴在桌上写诗,咳得纸都湿了。”

邱莹莹摸出手机,翻到星轨的论坛。最新的一条留言是:“我叫陈默,二十西岁。今天路过星轨,听见老周的诗,突然想起小时候,爷爷带我去看星星。爷爷走了,但星星还在。我想加入星轨,当一颗会写诗的星星。”

她回复道:“欢迎加入。星轨的诗里,永远缺一句你的故事。”

发送键按下的瞬间,她看见林小满抱着包裹站在门口,手里还攥着半张信纸:“小邱阿姨,奶奶说,老周爷爷的诗稿里,还有半首没写完的《给小邱的诗》。她说,要等你自己写完。”

邱莹莹接过信纸,上面是老周歪歪扭扭的字迹:“《给小邱的诗》——

你擦铃铛的样子,像在擦星星的眼泪

你整理诗稿的样子,像在整理星星的心事

你给孩子们读诗的样子,像在给星星唱摇篮曲

如果有一天,你累了

就抬头看看天

那些你点亮过的星星

都在替我

吻一吻你的额头”

窗外的雪还在下,星轨的灯串却亮得像银河。邱莹莹望着大厅里还在聊天的居民,望着马可和乐乐在黑板上画的新星座,忽然明白,老周的诗从来没有未完成——

它藏在每一次灯笼的更换里,藏在每一首新写的诗里,藏在每一个新加入的“星星”眼睛里。

就像此刻,林小满正把老周的诗稿小心地放进星图仪旁的木盒里,付建坤在调试老收音机,准备明天播放老周的“星星夜话”;刘婆婆在给孩子们分桂花糕,说“这是老周爷爷最爱吃的”;朵朵举着画纸跑过来,说“小邱阿姨,我想画你擦铃铛的样子,放进诗里”。

所有的温暖都在流动,所有的故事都在生长。

而老周的星星,从来都不是挂在天上的。它们是邱莹莹颈间的齿轮项链,是付建坤工具箱里的旧镊子,是林小满带来的诗稿,是每个星轨人眼里的光。

它们会在冬夜的诗里发芽,在春天的风里开花,在每一个需要温暖的夜晚,重新亮起。

就像此刻,星轨的灯串依然亮着,老收音机里的电流声依然轻响,孩子们的笑声撞在玻璃上,碎成满地的星光。

所有的光,都在旧诗稿里苏醒,在新的故事里延续。

所有的温暖,都将变成星星的重量,照亮更远的远方。

邱莹莹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1Y7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关于邱莹莹的一切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1Y7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