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九章星轨驶向新轨道

小说: 关于邱莹莹的一切   作者:邱莹莹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关于邱莹莹的一切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1Y7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邱莹莹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

第九章 星轨驶向新轨道

暮春的风裹着泡桐花的甜香钻进旧书店时,邱莹莹正踮着脚往橱窗里挂新做的“毕业季”星星灯牌。灯牌是苏晚晴设计的,用废旧课桌改造而成,表面贴着褪色的蓝漆,刻着歪歪扭扭的星座图案——那是陈航去年教孩子们做的手工。

“小邱,你看这个位置!”刘婆婆举着放大镜,从藤椅上探出身子,“灯牌要再往左挪半寸,这样从巷口过来的人,一抬头就能看见‘星轨’两个字。”

邱莹莹扶着梯子调整角度,阳光透过玻璃窗斜斜切进来,在她肩头落了片泡桐花瓣。她忽然想起去年春天,也是这样的午后,苏晚晴第一次敢站在诗会上念诗。那时她的手还在抖,现在却能举着灯牌,和刘婆婆一起商量怎么让旧书店的招牌更显眼。

“婆婆,您坐这儿。”林小满搬来软垫,扶刘婆婆坐下,“我给您泡杯茉莉花茶,加您最爱的桂花蜜。”

刘婆婆摸了摸林小满的发顶,发梢还沾着刚才贴星星贴纸时蹭的金粉。“小满啊,”她望着窗外的泡桐树,“你们总说‘星轨’是星星的光,可我觉得,是你们这些孩子,把老周、清如、李阿姨这些老星星的光,重新擦得锃亮。”

------

六月的蝉鸣裹着栀子花香漫进书店时,“星轨观测站”迎来了新一批毕业生。

陈航穿着蓝白校服,胸前别着“优秀毕业生”的徽章。他抱着一摞自己整理的《星轨诗选》,走到邱莹莹面前:“邱姐,我想把这本书送给书店。”书脊是他亲手粘的,用的是旧杂志的彩页,封面上贴着他和朵朵去年在银杏树下拍的照片——两个孩子举着星星灯串,影子在地上叠成一颗圆月亮。

“这是我初中三年的诗稿。”他翻开某一页,字迹从青涩变得工整,“初一第一次参加诗会,我写‘我是颗废星’;初二在病房给王奶奶读诗,我写‘原来星星会疼’;初三带朵朵做星星漂流,我写‘原来发光不是一个人的事’。”

朵朵从他身后探出头,扎着和去年一样的羊角辫,手里举着张画纸:“邱阿姨,这是我和航航的新计划!”画纸上画着两间教室,一间标着“星轨小课堂”,另一间写着“星星信箱”。“我们初中毕业了,要去市重点读高中,但想每周六回来给社区的小朋友上课——教他们认星座、写诗歌,还有帮王奶奶那样的老人读信。”

“我们联系了班主任,”陈航补充道,“她说学校支持‘公益实践课’,还能给我们学分。”

邱莹莹的眼眶发热。她想起三年前那个缩在教室角落的男孩,总把校服拉链拉到最高,现在却能站在五十个小朋友面前,大声念自己写的诗。

------

下午三点,“星轨毕业季诗会”在旧书店的紫藤架下举行。

紫藤花串垂下来,落在诗会的木桌上,像撒了把紫色的星星。苏晚晴穿着白裙子,站在投影屏前。屏上映着老照片:1998年的老周、2005年的陈清如、2012年的刘婆婆,还有2020年第一次线下活动的孩子们。

“今天,我们不聊告别。”她的声音清亮,“我们聊聊——星星要怎么继续发光。”

第一个上台的是朵朵。她抱着自己的诗集,封皮是用旧糖纸糊的,每张糖纸都印着星星。“我写《给王奶奶的星星》——/奶奶说病房的窗户太小/装不下整个夜空/我就把星星撕成碎片/一片贴在窗帘上/一片粘在药盒上/一片塞进您的枕头底下/这样您一翻身/就能摸到满床的星光。”

王奶奶坐在第一排,白发上别着朵紫藤花。她抹着眼泪说:“小朵啊,奶奶现在每晚都能看见星星——是你给的。”

第二个上台的是陈航。他手里举着台旧收音机,是老周当年修的那台。“这台收音机陪了我三年。”他说,“初一住校时,我总在半夜偷偷听‘星轨’的电台。老周的声音说:‘星星的光不仅在天上,在每个愿意抬头的人眼睛里。’后来我考上了天文社,老师说‘你眼里有星光’,我知道,那是老周、清如阿姨、还有邱姐他们,一起给我点的。”

他把收音机调到“星轨观测站”的频率,电流杂音里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:“各位星轨的朋友,晚上好。这里是老周的星图仪,现在是2025年6月15日20:00,农历五月十八,月相盈凸,适合观测木星……”

是付建坤的声音。他不知什么时候躲在紫藤架后,举着手机首播老周的老收音机——那是他们特意修复的,专门在毕业季播放老周生前的录播。

人群发出轻轻的惊呼。苏晚晴笑着接话:“老周说,星星的光要传给下一个守星人。”

------

诗会接近尾声时,陈默抱着个纸箱从里屋出来。纸箱里堆着二十台旧电脑,屏幕都亮着,显示着“星轨观测站”的登录界面。“这些是我从大学实验室搬来的。”他说,“毕业前导师说,这些机器还能用,不如捐给‘星轨’——毕竟,你们守护的不只是旧书店,是一群人的星空。”

付建坤眼睛发亮,立刻拆开一台电脑:“太好了!我们可以把论坛数据全迁过来,再做个备份服务器!”

林小满举着相机记录这一幕,镜头里闪过每个人的脸:邱莹莹笑着擦眼泪,刘婆婆摸着电脑外壳上的旧贴纸,苏晚晴帮朵朵把诗集摆正,陈航和小朋友们调试新设备……

“咔嚓。”林小满按下快门。照片里,紫藤花串落在每个人的肩头,像给星星织了条紫色的围巾。

------

傍晚七点,旧书店的灯串次第亮起。

邱莹莹坐在藤椅上,翻看着新收到的“星轨诗选”。最后一页是陈航和朵朵的留言:“邱姐,我们会带着‘星轨’的光去更远的地方。等我们成了大人,也要像你们一样,给更多怕黑的星星,留一盏灯。”

窗外传来孩子们的笑声。她探头望去,几个小朋友正举着星星灯串,在银杏树下玩“找星星”的游戏——这是今年新发明的:谁先找到藏在树叶里的星星灯,就能许一个愿望。

“小邱!”苏晚晴从里屋探出头,“朵朵妈妈发消息,说朵朵刚才许愿,要‘让星轨的灯永远亮下去’。”

邱莹莹笑了。她摸出颈间的齿轮项链,齿轮在暖黄的灯光下闪着光。那是刘婆婆送的,现在又传给了她——就像老周的收音机传给陈航,李阿姨的诗传给王奶奶,所有的光,都在接力。

------

深夜十点,邱莹莹坐在电脑前,整理论坛的新动态。在线人数显示:327。最新的一条留言是:“我叫林星野,高三(7)班。今天在图书馆看到‘星轨’的宣传册,上面写着‘星星的光,是无数颗心的回响’。我爸妈总说我‘没出息’,可我想说,我也能成为别人的星星。”

邱莹莹回复他:“欢迎加入星轨。记住,你不需要自己发光,只要愿意被照亮,就己经是别人的星星了。”

发送键按下的瞬间,她听见窗外传来细碎的响动。抬头望去,不知何时停了雨,月亮从云层里钻出来,把银辉洒在旧书店的星图上、紫藤架上、每个人的窗台上。

远处传来零星的蝉鸣,是夏夜的序曲。

邱莹莹忽然明白,“星轨观测站”从来不是一个固定的地方。它是老周的星图仪,是陈清如的电台,是刘婆婆的灯笼,是苏晚晴的诗,是陈航的收音机,是朵朵的糖纸诗集——是所有愿意为彼此亮灯的人,共同画出的光轨。

而这条光轨,永远不会有终点。

它会跟着毕业的孩子们去高中、去大学、去更远的远方;会跟着新加入的小朋友长大、变老、成为父母;会跟着每一个被温暖过的人,继续传递,继续发光。

就像此刻,旧书店的灯串依然亮着,论坛的消息还在跳动,小朋友们的笑声飘得很远很远——

所有的光,都在驶向新的轨道。

而所有的轨道,最终都会交汇成同一片星空。

那里没有终点,只有无数颗星星,互相照亮,永不停歇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1Y7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关于邱莹莹的一切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1Y7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