告别了小王庄的秀芹父女和陈老先生,李云龙带着这支伤痕累累的小队伍,继续向着预定的二号集合点——黑云寨方向跋涉。虽然身体依旧虚弱,高烧退去后留下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和时不时袭来的寒意,但李云龙的意志却像淬过火的钢铁,更加坚韧。陈老先生的几副草药和秀芹偷偷塞给他们的几个杂面饼子,成了他们支撑下去的关键。
山路愈发崎岖难行,鬼子的搜剿也并未停止。好几次,他们几乎是贴着鬼子巡逻队的边缘溜过去的,全靠魏和尚超凡的耳力和战士们极度的谨慎。孙德胜的高烧也退了,但失血过多让他脸色苍白,走路需要人搀扶。整个队伍移动缓慢,如同在刀尖上跳舞。
“团长,翻过前面那个山垭口,应该就能看到黑云寨了。”负责探路的战士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报告,脸上带着一丝期盼。
李云龙精神一振,举起望远镜(这是他贴身藏好的宝贝之一)向远处望去。果然,熟悉的黑云寨轮廓隐约可见。那里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,是当初和赵刚、孔捷约定的备用集合点之一。
“加快速度!注意警戒!”李云龙下达命令,心里却七上八下。他不知道那里有没有战友在等待,还是只是一座空荡荡的山头。
当他们小心翼翼、耗尽最后力气接近黑云寨山口时,山口处突然传来一声拉枪栓的脆响和一声熟悉的吆喝:“站住!什么人?口令!”
听到这个声音,李云龙和魏和尚等人差点激动得跳起来!是独立团的人!是张大彪那破锣嗓子!
“张大彪!你狗日的还没死呢!”李云龙忍不住笑骂着回应,“口令个屁!老子是李云龙!”
山口那边沉默了几秒,随即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!只见张大彪胳膊上缠着绷带,连滚带爬地从工事后面冲了出来,身后还跟着几十个同样衣衫褴褛但精神头不错的战士。
“团长!真是团长!团长回来了!!”张大彪冲到近前,看着瘦削憔悴但眼神依旧锐利的李云龙,这个铁打的汉子眼圈瞬间就红了,“团长!俺们…俺们还以为你…”
“以为老子嗝屁了?放屁!阎王爷那儿名额满了,不收老子!”李云龙笑着捶了张大彪胸口一拳,结果牵动了自己虚弱的身体,一阵咳嗽。
“团长!你受伤了?”张大彪赶紧扶住他。 “没事,小病一场。老赵和老孔呢?其他弟兄怎么样了?”李云龙急切地问。
张大彪脸色一暗:“政委和孔副团长都还没消息…俺是三天前带着一营剩下的几十号人摸到这的,后来又陆续收拢了二营、三营和团部的一些弟兄,现在寨子里有差不多两百来人。伤亡…太大了,团长…”他的声音低沉下去。
李云龙的心也沉了下去,但他知道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。“走!进寨子说!活下来就好!独立团的种子还在!”
黑云寨里,顿时因为李云龙的回归而沸腾起来。战士们纷纷围上来,看着死里逃生的团长,激动不己,仿佛找到了主心骨。虽然只有两百多人,而且大多带伤,装备损失惨重,但士气却在迅速回升。
李云龙立刻听取了张大彪的汇报,了解了目前集结人员的情况和寨子里的物资储备(少得可怜)。他强打着精神,安排伤员休息,派出侦察哨,加固寨子防御,忙得脚不沾地。药劲过去后,他又开始觉得浑身发冷,只好裹紧破旧的军大衣,硬撑着不让自己倒下。
第三天,就在李云龙琢磨着是不是要派人去其他集合点或者寻找赵刚、孔捷时,寨子外的哨兵又带来了好消息——政委赵刚带着一批机关人员和伤员也成功突围,找到了这里!
当赵刚看到脸色蜡黄、不住咳嗽却还在查看工事的李云龙时,激动得差点说不出话。 “老李!你…你还活着!太好了!”赵刚紧紧抓住李云龙的手,声音都有些哽咽。他看起来也清瘦了许多,但眼神依旧清澈坚定。 “老子命大,死不了!”李云龙咧嘴一笑,“老赵,你可算来了,老子都快被这帮兔崽子烦死了,就等你来给他们上政治课呢!”
简单的玩笑过后,两人立刻交换了情况。赵刚带来了更全面的消息:总部机关己基本安全转移,但根据地损失巨大,许多村庄被焚毁,群众伤亡惨重。旅部也转移了,命令各部队化整为零,依托山区坚持斗争,等待反扫荡时机。
“老李,你的身体?”赵刚担忧地看着李云龙。 “没事,好多了。”李云龙摆摆手,转移话题,“老孔有消息吗?” “还没有,希望他吉人天相。”赵刚叹了口气,“我们现在这里相对安全,但物资匮乏,特别是药品和粮食。伤员们需要更好的环境休养。我建议,等情况再稳定一些,我们还是想办法返回赵家峪主力驻地。那里地形我们更熟悉,群众基础也好,或许能得到补充和掩护。”
李云龙点点头:“和老子想一块去了!黑云寨虽险,但太小,腾挪不开。回赵家峪!那里是咱们的老窝!”
又过了几天,派往各处的侦察兵和联络员陆续带回一些零散归队的战士,独立团的人数慢慢增加到了三百人左右。令人惊喜的是,孔捷也带着几十个三营的战士成功突围,找到了队伍。虽然独立团元气大伤,但骨干框架总算又撑了起来。
李云龙的身体在赵刚的严格监督和仅有的药物调理下,慢慢恢复,虽然偶尔还会咳嗽,但不再发冷发热了。他决定立刻转移回赵家峪。
经过一番周密计划和艰难行军,独立团残部终于回到了熟悉的赵家峪。眼前的景象却让所有人心头滴血。原本安宁的山村几乎被夷为平地,到处是断壁残垣、烧焦的房梁,村口的白杨树也被炮火拦腰炸断,只剩下焦黑的树桩…鬼子的“三光政策”在这里留下了触目惊心的痕迹。
“狗日的小鬼子!老子八辈祖宗!”李云龙看着这片惨状,牙齿咬得咯咯作响,拳头紧握,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。
然而,令人感动的是,当幸存的老乡们发现是独立团回来了,纷纷从藏身的山沟、地窖里涌了出来。他们同样面黄肌瘦,衣衫破烂,眼中带着恐惧和悲伤,但看到八路军回来了,就像看到了亲人,看到了希望。
“李团长!赵政委!你们可回来了!” “八路军还在!咱们就有盼头!”
乡亲们围上来,七嘴八舌地诉说着鬼子的暴行,也关切地询问着部队的损失。当得知独立团也牺牲巨大时,乡亲们纷纷落泪,拿出自己本就不多的口粮和藏起来的咸菜、鸡蛋,硬塞给战士们。
“使不得!老乡,这使不得!你们自己也不够吃!”赵刚和孔捷连忙推辞。 “拿着!八路军打鬼子,不能饿着肚子!”一位老大娘抹着眼泪,执意将两个还带着体温的鸡蛋塞到李云龙手里。
李云龙握着那两颗温热的鸡蛋,看着乡亲们真诚而期盼的眼神,只觉得一股热流涌上眼眶,喉咙发紧。这就是人民!这就是他们拼死保卫的人民!无论多难,只要和人民在一起,就有无穷的力量!
他深吸一口气,大声对战士们和乡亲们说:“乡亲们!独立团回来了!鬼子烧了我们的房子,杀我们的亲人,这个仇,我们记下了!血债必要血来偿!房子没了,咱们再盖!粮食没了,咱们种!只要独立团还有一个人在,就绝不让鬼子在赵家峪、在咱们根据地横行霸道!”
“对!跟狗日的鬼子干到底!”战士们和乡亲们群情激昂。
重建工作迅速展开。战士们帮助老乡清理废墟,搭建简易窝棚,开挖更隐蔽的地道。赵刚负责组织群众,安抚人心,统计损失。孔捷带着身体恢复一些的战士一边警戒,一边组织训练,消化收拢回来的残部,整合那些打乱建制的士兵。李云龙则拖着并未完全康复的身体,带着魏和尚和张大彪,勘察地形,重新规划赵家峪的防御体系,比以前更加注重隐蔽性和多层次防御。
就在这百废待兴、忙碌不堪的日子里,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赵家峪——秀芹。
她是听说独立团回了赵家峪,担心李云龙的病情,特意从小王庄赶过来的,怀里还抱着一个小包裹,里面是她挖的一些草药和舍不得吃的一点小米。
当她看到几乎被毁掉的赵家峪和明显清瘦了许多、眼窝深陷却还在大声指挥着重建工作的李云龙时,姑娘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。
“李团长…”秀芹走到李云龙身边,声音有些哽咽。 李云龙闻声回头,看到秀芹,愣了一下,随即露出笑容:“秀芹同志?你怎么来了?小王庄没事吧?” “俺们庄没事…听说你们回来了,俺…俺来看看…”秀芹低下头,把手里的包裹递过去,“这是俺挖的草药,还有一点小米,给你补补身子…”
李云龙连忙推辞:“这怎么行!你们也不宽裕!我的病好多了,你看,壮实着呢!”他拍了拍胸脯,结果又引起一阵咳嗽。
秀芹不由分说地把包裹塞进李云龙手里,语气带着几分倔强和心疼:“拿着!病还没好利索就别逞强!俺看你比在小王庄时还瘦了!”
看着秀芹那不容拒绝的眼神和真诚的关切,李云龙心里一暖,不好再推辞,只好收下:“那…那就谢谢秀芹同志了。”
从此,秀芹就隔三差五地往赵家峪跑。有时候是送来一些野菜、草药,有时候就是过来帮忙照顾伤员,给战士们缝补衣服。她总是默默地关注着李云龙,看到他咳嗽,会忍不住提醒他加件衣服;看到他忙得忘了吃饭,会悄悄把烤好的红薯或者一碗热粥放在他手边;看到他和战士们同甘共苦,身上衣服破了也不在意,又会找来针线,非要给他缝好。
她的眼神里的关切和那种若有若无的情愫,越来越明显。连粗线条的张大彪都看出来了,私下里跟魏和尚嘀咕:“和尚,你看秀芹主任,是不是对咱们团长有点那个意思?”
魏和尚挠挠他的大光头,憨憨地一笑:“俺看像!团长是该有个人照顾了。”
赵刚也察觉到了,他找机会委婉地提醒李云龙:“老李啊,秀芹同志是个好姑娘,勇敢、善良,对你也…很关心。现在虽然斗争环境残酷,但个人问题…如果合适,组织上也是可以考虑的。不过,一定要注意影响,也要对人家姑娘负责。”
李云龙不是木头,他当然能感觉到秀芹的心意。看着这个泼辣能干、心地善良的姑娘,想起原著中她那悲惨的结局,再想到她对自己的悉心照料,他心里也是波澜起伏。在这个朝不保夕的战争年代,这样一份真挚的情感显得尤为珍贵。
但他肩上的担子太重了。独立团损失惨重,亟待重建;鬼子的大扫荡虽然暂告一段落,但小规模的清剿和报复从未停止;根据地的恢复任重道远…他觉得自己现在没资格,也没精力去考虑个人问题。而且,他内心深处,总有一丝来自穿越者的别扭和不确定感。
所以,面对秀芹的关心,他大多数时候是装傻充愣,或者用大大咧咧的玩笑岔开话题。 “秀芹同志,又给咱送好吃的来了?真是咱独立团的及时雨啊!” “秀芹啊,我这破衣服没事,耐磨着呢!有那针线给你爹多缝两针!” “哈哈,我这身体,壮得能打死老虎,用不着补!”
秀芹也不生气,只是默默地继续做着她能做的一切。她的眼神有时会闪过一丝失落,但更多的是理解和坚持。她知道他是干大事的人,肩上有千斤重担。她不需要他说什么,只想在他身边,尽自己所能地照顾他,支持他。
这种微妙的情愫,在战火硝烟的背景下,在赵家峪的废墟之上,如同石缝中顽强生长的小草,悄悄地滋生蔓延,成为残酷战争中一抹温暖而坚韧的色彩。而李云龙,这个习惯了刀光剑影的铁血悍将,在不知不觉中,心里也悄悄为这个叫秀芹的姑娘,留下了一个特殊的位置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2SH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