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城内时,早市的吆喝声己经漫过街角。林辰让士兵把俘虏和百姓送去营部,自己则攥着那张名单,径首往联络处走——那里有专门破译密文的干事,能从这串名字里挖出更多线索。
刚走到巷口,就见苏婉迎面走来,围裙上还沾着药草汁。“你们回来啦?”她眼睛一亮,随即注意到林辰手里的纸,“有发现?”
“嗯,日军的联络人名单。”林辰把纸递给她,“你先收着,我去趟营部。小石头说名单上的人可能混在城里,你这边接触的人多,留意着点——尤其是最近新来的货郎或工匠。”
苏婉接过名单折好,塞进围裙内袋:“放心吧,伙房采买时我会打听。”她指了指身后的药箱,“刚给张大爷他们处理完伤口,老人家说,抓他们的人里,有个戴铜框眼镜的,说话像本地人。”
“铜框眼镜?”林辰脚步一顿,“记下了。”
联络处的干事是个戴老花镜的老头,接过名单时手抖了抖:“这字体……”他眯着眼对照着密码本,“是‘蛛网’组织的标记,这群人潜伏得够深的。”他圈出两个名字,“这两个在城西开布庄,明面上是生意人,去年还捐过粮食,没人怀疑过。”
林辰盯着那两个名字——“周茂才”“刘顺”。“布庄?”他想起上周去城西查哨时,确实见过那家“茂顺布庄”,门面不大,老板总戴着副铜框眼镜,说话客客气气的。
“需要派人盯梢吗?”干事问。
“不用,打草惊蛇就糟了。”林辰指尖敲着桌面,“他们既然以布庄为据点,肯定会有货物往来。让人去查最近的进货单,尤其是从北边来的货——日军的补给线多在北边。”
从联络处出来,林辰拐去了城西。布庄的门开着,周茂才正在柜台后算账,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他的铜框眼镜上,反射出刺眼的光。林辰装作买布的客人走进去,指尖拂过货架上的棉布:“老板,要匹耐磨的粗布,做军服用。”
周茂才抬头时,眼镜滑到了鼻尖,他推了推眼镜,笑容温和:“军用粗布啊?不巧,刚卖完。”他指了指后院,“不过新货明天到,您要是不急,明天来取?”
“哦?从哪进的货?”林辰漫不经心地问。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铁血会战:系统加持的抗战路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
“北边,保定府的老作坊,质量好。”周茂才低下头算账,笔在账本上划过的声音格外清晰,“您留个名字?我给您留着。”
“不用了,我明天再来。”林辰转身离开时,瞥见后院的门虚掩着,里面堆着几个盖着油布的木箱,箱角露出点灰色的布料——那是日军军服常用的料子。
回到哨所时,小石头正蹲在弹壳新芽旁,往土里埋什么东西。“埋了块碎镜片,”他抬头笑道,“苏婉姐说,反光能吓走鸟雀。”他指了指旁边的纸条,“她让我交给你,说布庄的刘顺昨天去过大粮仓,说是要订做粮袋。”
林辰捏着纸条,突然笑了。粮袋?怕是想借机摸清粮仓的布防吧。“小石头,去通知王连长,”他说,“让他今晚加派巡逻,重点盯布庄后院的动向。”
夜幕降临时,林辰藏在布庄对面的阁楼里,望远镜对准后院。果然,三更时分,周茂才和刘顺撬开了木箱,里面根本不是棉布,而是用油纸包着的炸药和短枪。两人正往麻袋里装,突然听到外面传来狗叫——是王连长带着人来了。
“走后门!”周茂才推了刘顺一把,自己抓起桌上的名单想烧,被破门而入的士兵按住。刘顺刚钻出后门,就被小石头的竹箭射中膝盖,疼得滚在地上。
林辰走进布庄时,干事正在清点炸药。“足足五十斤,”干事咋舌,“够把粮仓炸塌半边了。”
周茂才被按在地上,眼镜摔成了碎片,他突然笑起来:“你们抓得住我们,抓不住所有‘蛛网’的人!”他盯着林辰,“长沙城的蛀虫,比你们想的多得多!”
林辰踩碎了他手里的火柴,声音冰冷:“至少今天,又少了两只。”
押走俘虏时,林辰回头看了眼布庄的招牌,月光下“茂顺”两个字显得格外讽刺。他想起苏婉说的话:“暗处的虫子,总得一只只捉。”
回到稻田,弹壳里的新芽又长高了些,镜片反射着月光,像只警惕的眼睛。林辰蹲下身,轻轻碰了碰芽尖——这株在弹壳里挣扎生长的芽,倒像极了他们此刻的处境。
周围或许还有无数双藏在暗处的眼睛,但只要他们睁着眼睛警惕着,总有一天,能把所有阴影都扫进阳光里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4JA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