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75章 稻穗间的年轮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铁血会战:系统加持的抗战路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4JA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作者“龙麟凤武”推荐阅读《铁血会战:系统加持的抗战路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

大暑的日头把稻田晒得发烫,稻穗沉甸甸地低着头,穗粒鼓胀得泛着油光,像一串串的珍珠。林辰沿着田埂慢慢走,看见沈技师正坐在田头的老槐树下,手里拿着个放大镜,对着一束“传承”稻穗仔细看着,镜片反射的光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跳动。

“你看这穗粒,”老头招呼林辰过去,声音带着点沙哑,“从上到下,粒粒都,没有瘪的。当年那株弹壳苗,穗子上才结了七粒籽,如今这‘传承’,一穗就能结上百粒,这就是日子往前赶的模样。”他用手指轻轻弹了弹稻穗,谷粒碰撞的脆响像串银铃。

张婶的孙子背着个小竹篓,正和几个孩子在稻田间穿梭,手里拿着小剪刀,小心翼翼地剪下那些长得最壮的稻穗。“沈爷爷说,这些是明年的‘头种’,得单独收着,”孩子举起手里的稻穗给林辰看,穗子上的谷粒密得挤在一起,“要选穗头大、颗粒匀的,就像选学堂里最用心的学生,将来能成大器。”

三郎正带着后生们调试收割机,机器的轰鸣声在田野间回荡。他爬上收割机的操作台,往滚筒里撒了把稻穗,试了试脱粒效果,谷粒从出口处簌簌落下,得没有一丝破损。“今年的机器又改了,”三郎从操作台上跳下来,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,“加了个软毛刷,脱粒时不会伤着谷粒,沈师父说,好种得像伺候娃娃似的细心。”

苏婉带着妇女们在田埂边搭凉棚,竹竿撑起的油布下,摆着盛着凉茶的粗瓷大碗,茶里泡着薄荷和金银花,清清凉凉的。“给割稻的爷们和孩子们解渴,”她往每个碗里续着茶,“这茶水里加了点新米熬的米汤,喝着更养人,就像给稻子浇的井水,得带着点土地的味才舒坦。”

日头升到头顶时,稻田里的第一镰开始了。沈技师亲自扶着镰刀,割下第一束“传承”稻穗,谷粒落在竹筐里发出“簌簌”的响,像在数着丰收的喜悦。孩子们围着竹筐拍手,嘴里唱着那首《稻浪谣》,调子在热气里荡开,惊起几只躲在稻穗间的麻雀。

林辰蹲在田埂上,看着阳光下的稻浪翻滚,金黄的穗子在风里起伏,像片流动的海。他想起十年前刚到这里时,这片土地还是片荒芜的废墟,如今却成了丰产的良田。那些曾经的弹坑,早己被稻根填满;那些曾经的伤痛,早己被稻穗的抚平。

“林先生,您看这谷粒的成色!”三郎捧着一把新脱粒的稻谷跑过来,谷粒在他手心里闪着油亮的光,“沈师父说,这‘传承’的米磨出来,能熬出西层米油,比当年最好的贡米还强!”他把谷粒凑到林辰眼前,能清晰地看见谷粒上细密的纹路,像刻着时光的印记。

沈技师坐在凉棚下,喝着苏婉递来的凉茶,望着田里忙碌的身影,脸上的皱纹里都透着笑意。“当年守粮仓时,最大的念想就是能让老百姓顿顿吃上白米饭,”老头的声音里带着点感慨,“现在不光吃上了,还能选出这么好的新种,这日子啊,真是越过越有盼头。”

傍晚的风带着点凉意,吹得稻浪轻轻晃。收割机还在“轰隆隆”地工作,谷粒源源不断地流进麻袋,像条金色的河。孩子们跟在机器后面,捡着掉落的稻穗,小竹篓很快就满了,沉甸甸地坠着他们的小肩膀。

林辰望着夕阳下的稻田,突然觉得每一株稻穗都像一个年轮,刻着这十年的风雨,刻着这十年的成长,刻着无数双手的温度和无数个期盼的眼神。风过时,稻穗碰撞的声音,像无数个故事在低声诉说,说的是从弹壳到稻浪的奇迹,说的是从荒芜到丰饶的蜕变,说的是只要心存希望,再贫瘠的土地也能长出金色的明天。

月亮升起来时,第一车新谷被拉回了粮仓。林辰知道,这些谷粒会被精心收藏,一部分酿成新酒,一部分磨成新米,还有一部分会成为明年的种子,带着这十年的记忆,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生根、发芽、结果,把这稻穗间的年轮,一圈圈画下去,画成更长远的未来,画成永不褪色的希望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4JA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铁血会战:系统加持的抗战路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4JA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