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81章 稻浪里回响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铁血会战:系统加持的抗战路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4JA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龙麟凤武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

大暑的热风卷着稻浪,在田野间掀起层层金波。林辰站在试验田的高埂上,望着成片的“传承3代”稻穗,沉甸甸地弯着腰,穗粒得仿佛要胀裂,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。远处的收割机“轰隆隆”地响,像头勤恳的巨兽,正一点点啃食着金色的海洋。

张婶的孙子己经长成半大的少年,正跟着三郎学开收割机。他握着操纵杆的手稳当有力,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淌进衣领,却顾不上擦。收割机碾过稻茬的“咔嚓”声里,他忽然按响了喇叭,清亮的声响在稻浪间回荡,惊起一群白鹭,在金色的背景下划出优美的弧线。

“这小子,比我当年野。”沈技师坐在田头的凉棚下,眯眼望着少年的身影,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。他的背更驼了,说话时气也短了些,却仍每天要来田埂上坐半晌,听着稻穗碰撞的“簌簌”声,像在听一曲熟悉的歌谣。竹篮里的稻穗标本又添了新的,“传承3代”的穗子比上一代更长,谷粒更密,系着的红绳在风里轻轻晃。

苏婉带着妇女们在田埂边捆稻秸,金黄的稻秸被捆成整齐的小捆,码得像座小山。“这些秸子晒干了,冬天能给育苗棚当燃料,”她擦了把汗,鬓角的碎发沾着稻壳,“沈技师说,稻子浑身都是宝,穗子能吃,秸子能烧,根须能肥田,一点都不能糟践。”

日头升到头顶时,第一批“传承3代”的稻谷被运到了晒谷场。孩子们围着谷堆欢呼,脱了鞋光着脚在谷堆上跑,谷粒从指缝里漏下来,“簌簌”地响,像在数着丰收的喜悦。张婶的孙子从收割机上跳下来,捧着一把新谷跑向凉棚,谷粒在他手心里滚来滚去,得硌手。

“沈爷爷,您看这成色!”少年把谷粒凑到沈技师眼前,眼里的光比阳光还亮,“一穗结了一百二十八粒,比‘传承2代’多了十七粒!”他从兜里掏出个小本子,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数据,“亩产测算了,比去年增产一成三!”

沈技师捏起一粒谷,放在嘴里轻轻咬碎,米香混着淡淡的甜味在舌尖散开。老头笑了,脸上的皱纹像朵盛开的菊花:“好,好啊……比我这辈子见过的任何稻种都强。”他往少年手里塞了个弹壳做的小盒,“把这第一把新谷装进去,放进祠堂的陈列柜,让后人都看看。”

林辰走到晒谷场边,看着孩子们在谷堆上嬉戏,听着远处的收割机声和近处的欢笑声,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。他想起十年前那个荒芜的春天,沈技师在砖窑里抱着那株瘦弱的弹壳苗,眼里的光微弱却执着;想起三郎第一次学着育苗时,把种子埋得太深,急得首掉眼泪;想起张婶的孙子刚会走路时,攥着半粒瘪谷不肯撒手……

这些画面像电影一样在眼前闪过,最后都融进了这片金色的稻浪里。原来所谓奇迹,从来都不是凭空出现的,是一滴汗一滴汗砸出来的,是一辈人一辈人熬出来的,是把“不可能”三个字,在土地上一点点磨成了“可能”。

傍晚的霞光把稻浪染成了胭脂色,收割机终于停了下来。三郎和少年坐在田埂上,分享着苏婉带来的绿豆汤,笑声在晚风里飘得很远。沈技师被人扶着站起来,望着满地的金黄,突然咳嗽起来,咳得很厉害,却始终笑着。

“明年……”老头喘了口气,声音轻得像片稻叶,“明年试试‘传承4代’,我让三郎记了几个改良方向……”

林辰知道,不管有没有“传承4代”,这片土地上的故事都会继续下去。就像这稻浪里的回响,会一年年在田野间荡漾,提醒着每一个人:弹壳里能长出希望,石缝里能扎下深根,只要心里有光,手里有活,脚下的土地就永远不会辜负你。

月亮升起来时,晒谷场的谷堆在月光下泛着银辉。孩子们己经散去,只有几个老人还在谷堆旁坐着,吧嗒着旱烟,说着今年的收成,聊着明年的打算。林辰最后望了眼那片沉睡的稻田,稻茬在月光下像片沉默的军队,守护着土地下的秘密。

他笑了笑,转身往村里走。身后的稻浪在晚风中轻轻晃,发出“沙沙”的声响,像在说:睡吧,睡吧……等明年春天,我们再接着讲故事。

而那些故事,会像这永不褪色的稻浪,一季又一季,在这片土地上,永远生长,永远回响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4JA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铁血会战:系统加持的抗战路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4JA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