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83章 霜天里的守望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铁血会战:系统加持的抗战路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4JA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 顶点小说(220book.com)最新更新铁血会战:系统加持的抗战路

霜降的清晨,试验田的稻茬上结了层白霜,像撒了把碎盐。林辰裹紧棉袄往育苗棚走,远远看见沈技师的身影立在棚前,背比往常更驼了些,手里的拐杖拄在地上,发出“笃笃”的轻响,像在和土地对话。

“‘传承4代’的种催芽了吗?”老头听见脚步声,缓缓转过身,睫毛上沾着霜花,说话时呼出的白气很快消散在风里。育苗棚的门虚掩着,透出里面暖烘烘的气,混着稻种发芽的清腥。

张婶的孙子正蹲在育苗盘前,用小喷壶往芽尖喷水。少年的个头己经快赶上三郎,手上的冻疮结了层薄痂,却动作轻柔,像在呵护易碎的珍宝。“沈爷爷,您看这芽,”他举起一盘苗,嫩芽泛着鹅黄,根须白得透亮,“比‘传承3代’早冒芽两天,根须也密。”

沈技师凑过去,眯眼瞅了半晌,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,咳得腰都弯了。三郎赶紧从棚里拿出件厚披风,裹在老头肩上:“师父,天太冷,咱进棚里去,我给您煮了新米粥。”棚角的泥炉上,陶罐正“咕嘟”响着,米香混着姜丝的暖味漫开来。

苏婉端着个木盆走进来,里面是刚缝好的棉垫,要给育苗盘保暖。“昨夜温度降到冰点了,”她把棉垫垫在盘底,指尖冻得发红,“这‘传承4代’金贵,可不能受了寒。”妇女们绣的稻穗图案在棉垫上微微起伏,像片缩微的稻田。

日头爬到半空时,霜渐渐化了,育苗棚的玻璃上凝满水珠,顺着边缘往下淌,在地上积成小小的水洼。沈技师坐在炉边的竹椅上,喝着米粥,看着少年和三郎记录芽苗的生长数据。竹桌上的稻种名册摊开着,最新一页写着“传承4代,霜降催芽,芽长三分,根须十二缕”,字迹是三郎的,却带着沈技师的笔锋。

“当年那株弹壳苗,”老头突然开口,声音轻得像缕烟,“芽尖只有一分长,根须稀稀拉拉的,我总怕它活不成……”他望着棚外的试验田,目光仿佛穿透了时光,“现在倒好,一辈比一辈壮,一辈比一辈能扛冻。”

少年停下笔,认真地说:“沈爷爷,等‘传承4代’长成了,我就把它的标本刻在石碑背面,让它和老祖宗的弹壳苗对着望。”他往炉里添了块煤,火苗“腾”地窜起来,映得两人脸上发红。

林辰走到棚外,望着远处的村庄和祠堂。石碑在阳光下泛着青灰,碑前的“传承2代”己经割完,稻茬上还留着收割的痕迹,像串未写完的句子。风过时,光秃秃的田埂上响起“呜呜”的声,像在诉说着什么。

他突然明白,所谓守望,从来都不是静止的等待。是沈技师在砖窑里护住那株苗的手,是三郎改良农具时磨出的茧,是少年记录数据时皱起的眉,是无数个寒夜里,为育苗棚添的那把火、盖的那块棉垫。这些细碎的举动,像根无形的线,把过去和未来缝在了一起。

暮色漫上来时,三郎扶着沈技师往家走。老头的脚步很慢,每一步都踩得很实,拐杖在冻土上留下浅浅的痕。少年跟在后面,手里捧着那盘长势最好的“传承4代”芽苗,像捧着团跳动的绿火。

林辰最后锁上育苗棚的门,钥匙串上的弹壳坠子轻轻晃,在暮色里闪着微光。他知道,这棚里的暖意会陪着芽苗熬过整个冬天,会看着它们在春风里舒展,会在每个霜天里,守着那份沉甸甸的希望——就像那些曾经的守望者一样,不问岁月长短,只问这株苗、这片田、这日子,能不能在自己手里,多壮一分,多暖一分。

远处的祠堂亮起了灯,昏黄的光透过窗棂,落在石碑上,像给沉默的石头镀了层金边。林辰望着那片光,突然觉得,所有的守望都不会落空。就像这霜天里的芽苗,只要根还在土里,只要有人护着,总有一天,会顶破冻土,向着阳光,长成一片新的稻浪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4JA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铁血会战:系统加持的抗战路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4JA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