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9章 地道藏图,笔迹惊魂(1938•北平近郊)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家国同梦:百年的抗战与复兴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4JT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作者“用户84123374”推荐阅读《家国同梦:百年的抗战与复兴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

秋老虎赖在北平近郊的上空,晒得玉米叶卷了边,泥土里的热气裹着硝烟味,钻进唐正国的粗布军装里。他蹲在地道口,指尖捏着片刚摘的玉米叶,正往通风口的缝隙里塞——这是第三处被日军“扫荡”逼出来的临时地道,入口藏在村西头的枯井里,往下走三丈才是主通道,岔路像蛛网似的蔓延,连通着村里十几户老乡的地窖。

“队长,东头的支撑柱快顶不住了!”通讯员小马弓着腰跑过来,脸上沾着泥,声音压得极低,“鬼子的探照灯在井沿晃了三圈,要是再往下挖,怕塌了!”

唐正国点点头,咬着牙把腰间的皮带紧了两扣。

这支游击队组建三个月,有40多号人,大半是各村的青壮,有楚云飞送的10杆汉阳造,缴获鬼子的十几支三八步枪和两挺歪把子机枪、王八盒子等几支手枪,还有几个刚加入的队员拿的还是锄头镰刀。

前几天日军“扫荡”,他们躲进预先挖的浅地道,差点被烟熏出来,这才咬着牙往深了挖,硬是在硬土层里刨出了这条“保命道”。

“让老周带两个人,用老乡送的榆木方子顶上去,注意轻一点!”唐正国压低声音,刚要起身,地道深处忽然传来“哐当”一声闷响,像是有人撞翻了什么。他心里一紧——这地道除了队员,只有村东头的王大爷知道,难不成是鬼子摸进来了?

他摸出腰间的匕首,弯腰往地道深处走。通道窄得只能容一个人过,顶上不时有泥土簌簌落下,借着小马手里的马灯,能看见墙上密密麻麻的爪痕——那是队员们用手刨土时留下的。走了约莫五十步,转过一个弯,忽然看见队员李二柱正蹲在地上,手里捧着个黑布包,脸色煞白。

“怎么回事?”唐正国走过去,刚要开口,目光忽然被地上的东西吸引——那是个掉在地上的陶罐,里面的小米撒了一地,而李二柱手里的黑布包,正露着一角泛黄的纸。

“队、队长,我刚才找水喝,碰倒了王大爷藏的陶罐,这东西就从里面掉出来了……”李二柱的声音发颤,把黑布包递过来。

唐正国接过包,手指触到里面硬邦邦的东西,心里咯噔一下。

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布包,里面是一叠折叠整齐的图纸,最上面那张用铅笔标着“华北日军布防图(北平段)”,字迹工整,边缘还沾着点泥土。

他屏住呼吸,将图纸在地上展开。马灯的强光,晃得图纸上的线条忽明忽暗,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日军的炮楼位置、巡逻路线,甚至连每个炮楼里的兵力配置都写得清清楚楚。唐正国的心跳越来越快——这种级别的布防图,怎么会藏在老乡的地道里?

“队长,你看这儿!”小马忽然指着图纸右下角,声音都变了调。

唐正国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,只见图纸边缘用钢笔写着一行小字:“八路军总部秘密联络点(代号‘寒梅’)”,下面还画着个小小的梅花标记。

他的指尖猛地顿住。

这钢笔字迹……横画收笔时的顿笔,竖画末尾的轻勾,还有那个“梅”字的草字头,怎么看都像极了一个人的笔记——苏婉。

苏婉加入游击队时,说是北平城里的学生,因不满意日军的统治才逃出了来的。

她识文断字,负责帮队员们写家书、整理情报,一手钢笔字写得娟秀有力,唐正国还曾夸过她的字有“筋骨”。可这布防图上的字迹,除了比苏婉平时写的更潦草些,笔锋走势几乎一模一样。

“这不可能……”唐正国喃喃自语,手指反复着那行小字。他想起苏婉刚来时,总爱打听游击队的活动范围,还问过总部联络点的事,当时他只当是学生好奇,没放在心上。可现在看来,那些问题都透着古怪。

“队长,会不会是巧合?”小马看着他的脸色,小声问道。

唐正国摇了摇头,把图纸重新叠好,塞进怀里。

他想起三天前,苏婉说要去镇上买药品,独自离开了半天,回来时神色慌张,说遇到了日军巡逻队,侥幸躲了过去。当时他没多想,现在想来,她怕是去传递情报了?

“哐当——”地道口忽然传来一声巨响,紧接着是日军的喊叫和枪声。唐正国心里一紧,猛地站起身:“不好,鬼子找到地道口了!”

他刚要往外冲,忽然想起怀里的布防图。

这图纸关系到总部联络点的安全,绝不能落入日军手里,可苏婉的笔迹……他咬了咬牙,把布包交给小马:“你带着图纸,从后巷的密道撤,去找总部的人,把图纸交上去,就说……就说发现了可疑笔迹。”

“那队长你呢?”小马急了。

“我带着人拖住鬼子,你们快走!”唐正国推了小马一把,摸出腰间的手枪,转身往地道口跑。刚跑了两步,他忽然停住——如果苏婉真的是内奸,那现在她在哪儿?是己经跑了,还是还在村里?

地道里的枪声越来越近,日军的喊叫声透过通风口传进来,带着令人发怵的嚣张。

唐正国攥紧了王八盒子,指节泛白。他想起苏婉教队员们认字时的样子,想起她给伤员包扎伤口时温柔的眼神,再看看怀里的布防图,只觉得心口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,又闷又疼。

“队长,鬼子往这边来了!”李二柱跑过来,声音里还带着哭腔。

唐正国深吸一口气,把图纸往怀里又塞了塞,举起枪:“跟我来,把鬼子引到岔道去!”

他的声音坚定,可心里却乱成了麻——那张布防图上的笔迹,像一根刺,扎在他的心里,让他不知道该相信谁,该怀疑谁。

地道里的泥土还在簌簌落下,马灯的光在黑暗中摇晃,映着队员们年轻的脸。

唐正国带着他们往岔道跑,耳边是日军的枪声和喊叫声,怀里的布防图硌得他胸口发疼。他知道,这场仗不仅要和鬼子打,还要和藏在暗处的“内鬼”斗,而那个藏在笔迹背后的人,或许正是他最不愿怀疑的人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4JT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家国同梦:百年的抗战与复兴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4JT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