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7月21日,三伏天的河北廊坊骄阳似火,杨税务乡集市上的柏油路被晒得发烫,空气里弥漫着西瓜的清甜与汗水的咸涩。67岁的老农崔靖祥推着满载西瓜的三轮车,在集市入口的老位置停下——这是他种了一辈子的西瓜,每年夏天,他都会凌晨3点起床摘瓜,骑20公里路来集市售卖,只为给瘫痪在床的老伴凑医药费。谁也想不到,这一天,他会因为一句善意的提醒,倒在自己的西瓜摊前,再也没能回到那个等着他的家。
一、集市里的善意:老农的提醒与小偷的恶
7月21日上午9点,杨税务集市迎来人流高峰。崔靖祥的西瓜摊前围了不少人,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短褂,佝偻着腰,用粗糙的手给顾客挑瓜、称重,脸上满是憨厚的笑容。“大爷,您这瓜甜不甜啊?”一个年轻姑娘拿起一个西瓜问道。崔靖祥笑着拍了拍瓜皮:“放心,咱这是沙瓤的,不甜不要钱!”
就在这时,崔靖祥眼角的余光瞥见一个穿黑色T恤的男子,正悄悄把手伸进姑娘的背包里。那男子二十多岁,身材瘦小,眼神闪躲,旁边还站着两个同样年轻的男子,假装在看西瓜,实则在掩护同伙。崔靖祥心里一紧——他在集市卖瓜多年,见过不少小偷,每次遇到都会悄悄提醒顾客,这次也不例外。
他不动声色地走到姑娘身边,一边帮她把西瓜装进袋子,一边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她,压低声音说:“姑娘,看好你包里的东西。”姑娘愣了一下,随即反应过来,赶紧捂住背包,警惕地看向周围。那名准备偷东西的黑衣男子见状,手猛地缩了回去,恶狠狠地瞪了崔靖祥一眼。
“大爷,谢谢您啊!”姑娘付了钱,拿着西瓜快步离开。崔靖祥摆了摆手,没把小偷的瞪视放在心上——在他看来,提醒顾客是应该的,自己只是做了件小事。可他不知道,这一眼,己经让他成了小偷团伙的“眼中钉”。
黑衣男子叫王超,旁边的两个同伙分别是李磊和张鹏,三人都是廊坊本地人,无业游民,长期在杨税务集市及周边地区偷摸扒窃,遇到有人阻拦,轻则辱骂,重则动手打人。王超被崔靖祥坏了“生意”,心里又气又恨,他跟李磊、张鹏使了个眼色,三人假装离开,实则绕到集市的小巷里,等着崔靖祥收摊。
二、致命的围堵:西瓜摊前的暴力与生命的凋零
上午11点,太阳越来越毒,集市上的人流渐渐减少。崔靖祥的西瓜卖得差不多了,只剩下几个不太好的瓜。他擦了擦脸上的汗,开始收拾摊子,心里盘算着:今天卖了300多块钱,够给老伴买一周的药了,下午再去地里看看剩下的瓜。
就在他把秤杆放进三轮车车斗,准备骑车回家时,王超、李磊、张鹏突然从旁边的小巷里冲了出来,挡住了他的去路。“老东西,你刚才多管闲事是吧?”王超双手叉腰,语气凶狠。崔靖祥愣了一下,认出他是刚才的小偷,心里有些发慌,但还是壮着胆子说:“你们偷东西不对,我提醒一下怎么了?”
“怎么了?”李磊上前一步,推了崔靖祥一把,“你知道坏了我们的事,要赔多少钱吗?”崔靖祥踉跄着后退了两步,扶住三轮车才站稳。他看着三人凶神恶煞的样子,知道今天这事不好善了,连忙说:“我就是个卖瓜的,没多少钱,你们别找我麻烦了。”
“没多少钱?”张鹏冷笑一声,从地上捡起一块砖头,“今天不教训教训你,你不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!”说着,他就举起砖头,朝着崔靖祥的肩膀砸了过去。崔靖祥疼得叫了一声,想躲,却被王超和李磊死死按住胳膊。
“你们别打了!再打我报警了!”崔靖祥挣扎着喊道,试图从口袋里摸手机。王超看到他要报警,更加疯狂,他从三轮车旁边抄起一根用来绑西瓜的粗木棍,朝着崔靖祥的头部狠狠砸了下去。“砰”的一声闷响,崔靖祥的头瞬间流出鲜血,身体软软地倒在地上,手里还紧紧攥着卖瓜换来的零钱。
三人见崔靖祥倒在地上不动了,也慌了神。李磊颤抖着说:“哥,不会……不会死了吧?”王超强装镇定,踢了崔靖祥一脚,见他没反应,赶紧说:“快跑!别被人看到!”三人不敢停留,朝着集市外的小路狂奔而去,留下崔靖祥躺在血泊中,旁边散落的西瓜被鲜血染红,触目惊心。
几分钟后,一个经常跟崔靖祥一起卖菜的大妈路过,看到倒在地上的崔靖祥,吓得尖叫起来:“杀人了!快来人啊!”周围的商贩和顾客听到喊声,纷纷围了过来,有人赶紧拨打110和120,有人试图给崔靖祥止血,但他头部的伤口太深,鲜血根本止不住。
上午11点30分,廊坊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的民警赶到现场,拉起警戒线,展开勘查;11点40分,救护车赶到,将崔靖祥送往廊坊市人民医院抢救。但由于头部遭受重创,颅内出血过多,崔靖祥在途中就失去了生命体征。当医生宣布死亡时,赶来的崔靖祥儿子崔建军,抱着父亲冰冷的身体,哭得撕心裂肺:“爸!你怎么就这么走了!你还没跟我回家呢!”
三、全城追凶:警方的侦查与民众的愤怒
崔靖祥遇害的消息很快在廊坊传开,市民们既悲痛又愤怒——一个老实本分的老农,只因提醒顾客防小偷,就被残忍杀害,这让所有人都感到不安。“必须抓住凶手,给老人家一个交代!”“太残忍了,这种败类不能留!”网友们在社交平台上纷纷发声,要求警方尽快破案。
廊坊市公安局高度重视,立即成立“7·21故意杀人案”专案组,抽调刑侦、技术、网安等部门的精干力量,全力开展侦查工作。专案组首先对案发现场进行细致勘查,提取到了凶手遗留的砖头、木棍等物证,还调取了集市及周边的监控录像。
通过监控录像,警方清晰地看到了王超、李磊、张鹏三人的外貌特征和逃跑路线:三人作案后,沿着集市外的小路,骑一辆红色电动车逃往廊坊市区。专案组随即兵分两路:一路根据监控轨迹,追踪电动车的去向;另一路对杨税务集市及周边进行走访,寻找目击者和知情人。
走访过程中,一个卖水果的商贩告诉警方,他认识王超三人,这三人经常在集市上偷东西,之前有个摊主阻止他们偷东西,还被他们打了一顿。警方根据商贩提供的线索,很快锁定了王超、李磊、张鹏的身份信息和住址。
7月21日下午3点,专案组得知三人躲在廊坊市区的一个出租屋里,立即组织警力前往抓捕。当民警踹开出租屋门时,三人正蜷缩在床角,手里还拿着从崔靖祥身上抢走的几十块零钱,显然还没从作案的恐慌中缓过神来。面对民警的审讯,三人起初还想狡辩,但在监控录像和物证面前,很快就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。
西、庭审与判决:法律的严惩与家属的悲痛
2017年3月15日,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对“7·21故意杀人案”进行公开审理。法庭上,王超、李磊、张鹏三人穿着囚服,低着头,不敢看台下的崔靖祥家属。
公诉机关指控:被告人王超、李磊、张鹏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在集市上实施盗窃行为,因被被害人崔靖祥阻止,竟共同对崔靖祥实施暴力殴打,致其死亡,其行为己构成故意杀人罪,且犯罪情节恶劣,社会危害性极大,应依法严惩。
庭审中,王超的辩护人提出“王超并非主谋,且有坦白情节,请求从轻处罚”,但公诉机关当场驳斥:“王超是案件的发起者,也是第一个动手使用木棍殴打被害人头部的人,其行为是导致被害人死亡的首接原因,不存在从轻处罚的情节。”
崔靖祥的儿子崔建军作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,在法庭上哽咽着说:“我父亲一辈子老实本分,种了一辈子地,从来没跟人红过脸。他只是提醒顾客防小偷,就被他们活活打死。我母亲瘫痪在床,还等着我父亲回家,现在我父亲没了,我们家也垮了……”他的话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,不少旁听群众都红了眼眶。
2017年4月28日,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:
- 被告人王超犯故意杀人罪,判处死刑,剥夺政治权利终身;
- 被告人李磊犯故意杀人罪,判处无期徒刑,剥夺政治权利终身;
- 被告人张鹏犯故意杀人罪,判处有期徒刑15年,剥夺政治权利5年;
- 责令三名被告人共同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崔建军经济损失共计82万元。
一审判决后,王超提出上诉,认为“量刑过重”。2017年9月12日,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裁定:驳回上诉,维持原判。2018年5月,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,王超被依法执行死刑。
当崔建军收到死刑执行通知书时,他带着通知书来到父亲的坟前,把判决结果一字一句地念给父亲听:“爸,凶手得到惩罚了,你可以瞑目了。”风吹过坟前的小树,仿佛是老人的回应,却再也换不回那个凌晨摘瓜、午后卖瓜的身影。
五、案件背后:善意的代价与社会的反思
“卖瓜老农遇害案”虽然尘埃落定,但它留给社会的反思却远未结束。一个善意的提醒,为何会换来致命的暴力?如何才能让好人敢做好事,不再为善意付出代价?
1. 对“街头暴力犯罪”的打击需加强
此案中,王超三人长期在集市上偷摸扒窃,甚至对阻拦者动手,却未受到及时的惩处,这才让他们越来越嚣张,最终酿成悲剧。案件发生后,廊坊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“打击街头犯罪专项行动”,加大对集市、商场、公交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巡逻力度,严厉打击盗窃、抢劫、寻衅滋事等犯罪行为,截至2017年底,廊坊市街头犯罪案件发生率下降了45%。
2. 如何保护“善意助人者”的安全
崔靖祥的悲剧让不少人产生了“不敢管闲事”的顾虑——万一自己像崔靖祥一样,因为提醒别人而遭到报复,该怎么办?对此,法律专家建议,应在《刑法》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中进一步明确对“善意助人者”的保护条款,对报复助人者的行为从重处罚;同时,社区和相关部门应建立“助人者保护机制”,比如设立求助热线、安装紧急报警装置,让助人者在遇到危险时能及时获得帮助。
3. 道德教育与法治意识的提升
王超三人之所以会对一个老人下狠手,不仅是因为他们法律意识淡薄,更因为他们缺乏基本的道德观念——在他们眼中,自己的“利益”比别人的生命更重要。此案也警示我们,要加强对青少年和无业人员的道德教育与法治宣传,让他们明白,尊重他人、遵守法律是做人的基本准则,任何违法犯罪行为,都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。
如今,杨税务集市依然热闹,每年夏天,还是有不少老农推着西瓜摊来这里售卖。崔靖祥的老位置上,换了一个又一个卖瓜人,但人们总会想起那个憨厚的老人,想起他因为一句善意的提醒而逝去的生命。有人在集市入口立了一块“友善互助”的牌子,上面写着:“愿每一份善意都被温柔以待,愿每一个好人都能平安回家。”
崔靖祥的故事,是一个悲剧,却也像一面镜子,映照出人性的善恶与社会的温度。它提醒我们,善意从来都不是“多管闲事”,而是这个社会最珍贵的品质;而保护这份善意,不仅需要法律的支撑,更需要每个人的努力——当我们看到不公时,不再沉默;当有人需要帮助时,勇敢伸出援手;当好人受到伤害时,共同为他发声。只有这样,崔靖祥式的悲剧才不会重演,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温暖、更加安全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4OQ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