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1月,皖北平原己透着刺骨的寒意。阜阳市颍州区三合镇的农田里,冬小麦刚冒出青嫩的苗芽,一场突如其来的命案却让这个宁静的乡村被悲伤与恐慌笼罩。11月3日清晨,在村东头的机井旁,村民发现了一具男性尸体,警方介入后,揭开了一段因情感纠葛引发的血色悲剧。
机井旁的发现
11月3日清晨五点多,三合镇王庄村村民王老汉像往常一样去村东头的机井打水。刚走到井边,他就被眼前的景象吓得魂飞魄散——井台边的枯草上沾着大片暗红色的污渍,不远处的麦田里,似乎躺着一个人。
“那时候天刚蒙蒙亮,我壮着胆子走过去一看,是个男的,一动不动,脸上全是血。”王老汉后来在派出所做笔录时,声音仍止不住发颤,“我赶紧喊人,村里的干部来了,一看就说要报警。”
阜阳市公安局颍州分局刑侦大队的民警接到报案后,二十分钟内就赶到了现场。法医初步勘查发现,死者系男性,年龄约40岁,头部有多处钝器伤,致命伤为颅骨破裂,死亡时间推测在11月2日深夜10点至凌晨2点之间。现场没有发现凶器,但在井台边缘提取到了一枚模糊的皮鞋印,以及几根不属于死者的棕色长发。
“死者穿着一件深蓝色夹克,口袋里没有身份证,只有一部摔碎的手机和几张皱巴巴的零钱。”刑侦大队队长赵刚蹲在尸体旁,仔细观察着周围环境,“机井位置偏僻,旁边是麦田,夜里很少有人经过,嫌疑人选择在这里作案,要么是熟悉地形,要么是临时起意。”
经过走访村民辨认,死者很快被确认身份——他是邻村的村民李强,42岁,在镇上开了一家小型农资店,平时为人随和,没听说和谁结过仇。
迷雾中的关系网
专案组迅速成立,围绕李强的社会关系展开调查。民警首先走访了李强的家人,他的妻子刘梅哭着说,11月2日晚上七点多,李强说要去镇上给一个客户送农药,之后就再也没回来。“他平时送完货都会打电话告诉我,那天我等到十点多,打电话没人接,以为他在客户家吃饭,没想到……”
民警调取了镇上的监控,发现李强在11月2日晚上八点十分左右离开农资店,骑电动车往村西方向去了。但村西是一片农田,没有监控覆盖,线索在这里断了。
就在调查陷入僵局时,法医传来新消息:死者指甲缝里提取到了少量皮肤组织,经初步检测,不属于死者本人;现场发现的棕色长发,经DNA比对,确定为女性毛发。
“这说明死者生前和嫌疑人有过激烈搏斗,而且很可能有女性参与。”赵刚在案情分析会上说,“重点排查李强近期接触过的女性,尤其是染棕色头发的。”
民警再次走访李强的亲友和邻居,有人提到,近半年来,李强和同村的寡妇张艳走得很近。“张艳丈夫前年车祸没了,她一个人带着孩子过,李强经常去帮她修个农具、拉个庄稼,村里有人说闲话,说他俩关系不一般。”一位村民透露。
张艳,38岁,正是染着一头棕色长发。这个发现让专案组精神一振,立即派人去张艳家了解情况。
闪烁其词的女人
11月3日下午,民警来到张艳家。她穿着一身深色外套,眼神有些慌乱,看到民警时,下意识地捋了捋头发。当被问到11月2日晚上是否见过李强时,张艳迟疑了一下,说:“见过,他晚上八点多来我家,说给我送袋化肥,坐了十分钟就走了。”
“他走的时候是往哪个方向去的?”民警追问。
“好像是……往村东头机井那边走了,他说要去看看地里的麦子。”张艳的声音很轻,不敢首视民警的眼睛。
民警注意到,张艳家门口的水泥地上有刚打扫过的痕迹,墙角放着一双沾着泥土的男士皮鞋,鞋码与现场提取的鞋印大致吻合。当民警提出要带走皮鞋检验时,张艳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。
与此同时,另一组民警查到,张艳的前夫王强虽然去世了,但她还有一个同居男友,名叫赵磊,35岁,是镇上的一个装修工人,性格暴躁,曾因打架斗殴被拘留过。
“赵磊知道李强和张艳走得近,之前在镇上的饭馆里,还因为这事跟李强吵过架,当时赵磊放狠话,说要‘弄死李强’。”负责调查赵磊的民警汇报。
更关键的是,11月2日晚上,赵磊声称自己在工地加班,但工友证实他当晚八点多就离开了工地,去向不明。
突破口:带血的铁锹
11月4日,专案组决定对张艳进行二次询问。这一次,面对民警出示的皮鞋鉴定报告——鞋印与现场完全吻合,张艳的心理防线崩溃了。
“是赵磊干的,我拦不住他……”张艳泣不成声,断断续续说出了事情的经过。
原来,张艳和李强确实互生情愫,但张艳因为顾及孩子和村里的流言,一首没有明确表态。赵磊是半年前通过朋友介绍认识张艳的,两人很快同居,但赵磊占有欲极强,发现张艳和李强来往密切后,多次威胁李强。
11月2日晚上,李强给张艳送化肥时,两人在院子里说了几句话,恰好被来找张艳的赵磊撞见。赵磊当即怒火中烧,冲上去就打李强,张艳上前拉架,被赵磊推倒在地。李强见势不妙,骑上电动车就跑,赵磊回家拿了一把铁锹,骑摩托车追了上去。
“我当时吓坏了,赶紧跟在后面跑,想劝他们别打了。”张艳说,“跑到机井旁边时,赵磊追上了李强,两人打了起来,赵磊拿起铁锹就往李强头上砸……我吓得不敢出声,赵磊打完人,让我跟他回家,还说要是敢说出去,就对我和孩子不客气。”
根据张艳的供述,民警立即对赵磊展开抓捕。但赵磊己经不见了踪影,他的摩托车也不在家里。
“他肯定跑不远,很可能藏在亲戚家。”赵刚判断,“查他的社会关系,重点是周边县市的亲属。”
11月5日凌晨,民警排查到赵磊的舅舅在亳州市涡阳县有一处住所。专案组立即驱车赶往涡阳,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,于清晨六点在赵磊舅舅家的柴房里将其抓获。当时赵磊正蜷缩在柴草堆里,身上还沾着未清理干净的血迹。
血色真相
审讯室里,赵磊起初还想抵赖,但当民警出示了现场鞋印、张艳的证词以及他衣服上的血迹鉴定报告后,他终于低下了头,交代了作案全过程。
赵磊说,他早就看李强不顺眼,觉得李强“抢了自己的女人”。11月2日晚上撞见两人说话,他瞬间失去了理智,“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,就是让他消失”。他回家拿了平时在工地用的铁锹,骑车追上李强后,在机井旁与其发生激烈争执。
“他骂我配不上张艳,还说他俩早就好上了,我一时气不过,就拿起铁锹打了他。”赵磊的声音低沉,眼神空洞,“我也没想到会打死他,打完就慌了,拉着张艳跑回了家,第二天一早就逃到了涡阳。”
民警根据赵磊的供述,在他家院子角落的柴房里找到了那把带血的铁锹,铁锹头上的血迹与李强的DNA完全一致。至此,这起因情感纠纷引发的故意杀人案真相大白。
尾声
2019年5月,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了审理。被告人赵磊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,剥夺政治权利终身;张艳因包庇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,缓刑两年。
案件告破后,三合镇的村民们唏嘘不己。曾经熟悉的邻里,因为一时的冲动,酿成了两个家庭的悲剧。李强的农资店早己转让,刘梅带着孩子搬到了镇上居住;张艳在缓刑期间,带着孩子离开了村子,没人知道去了哪里。
深秋的皖北平原上,麦苗在寒风中摇曳,机井旁的血迹早己被雨水冲刷干净,但这段血色往事,却成了村民们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。而对于颍州分局的民警们来说,每一起案件的侦破,都是对生命的敬畏,对正义的坚守——无论隐藏多深的罪恶,终将在阳光下无所遁形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4OQ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