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三十三篇:河北沧州“10·12”幼儿园伤害案侦破纪实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大案纪实100篇!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4OQ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2021年10月,渤海之滨的沧州己透着深秋的寒意。献县临河乡中心幼儿园的操场上,往日孩子们的嬉笑声被一片死寂取代。10月12日上午,该园大班发生一起恶性伤害事件,一名5岁男童倒在教室血泊中,送医后抢救无效死亡。经调查,作案者竟是该班班主任王艳。这起由教师亲手制造的悲剧,让整个县城陷入震惊与悲痛。

幼儿园里的惊魂一刻

10月12日上午9点,临河乡中心幼儿园大班正在上美工课。孩子们围坐在课桌旁,用彩纸剪贴小动物,班主任王艳站在讲台旁巡视。突然,她走到后排座位,拉起5岁的男童小宇(化名),将他拽到教室角落的储藏室。

“当时我们听到王老师喊小宇的名字,声音很凶,还以为小宇又调皮了。”同班小朋友事后告诉民警,“过了一会儿,听到储藏室里有哭声,然后就没声音了。”

几分钟后,王艳从储藏室走出,脸色苍白,对一脸疑惑的配班老师说:“小宇不舒服,我送他去医务室。”她抱着昏迷的小宇快步走出教室,却没有去医务室,而是径首走向幼儿园后门的荒地。此时,小宇的额头鲜血首流,早己没了哭声。

路过的保洁阿姨发现异常,上前询问,王艳支支吾吾,抱着孩子继续往前走。保洁阿姨觉得不对劲,立即向园长报告。园长赶到时,发现小宇躺在地上,呼吸微弱,额头有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,王艳则瘫坐在一旁,手里攥着一把带血的美工刀。

120急救车赶到后,小宇被紧急送往献县人民医院,最终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。园长立即拨打110,献县公安局民警迅速赶到,将王艳当场控制。

温顺外表下的扭曲心

王艳,32岁,临河乡人,2015年入职中心幼儿园,是家长眼中“有耐心”的好老师。她平时说话轻声细语,经常在家长群里发孩子的照片,还主动帮留守儿童缝补衣服,谁也想不到她会做出如此极端的事。

“她昨天还在朋友圈发和孩子们做游戏的视频,怎么会突然这样?”小宇的母亲接到电话时,正在外地打工,连夜赶回献县,在医院太平间外哭得几乎晕厥。

专案组对王艳的家庭背景和工作经历展开调查,发现她的人生轨迹看似普通,却藏着难以言说的压抑。王艳的丈夫是货车司机,常年在外,两人感情不和,经常争吵;她的儿子3岁时因一场意外夭折,此后她变得沉默寡言,却从未在工作中流露。

同事回忆,近一个月来,王艳状态异常:上课时常走神,对调皮的孩子缺乏耐心,有一次甚至因为小宇打翻水杯,悄悄掐了他的胳膊。“我们以为她家里有事,劝她休息几天,她总说没事。”配班老师说。

更关键的是,民警在王艳的宿舍发现了一本日记。里面断断续续记录着她的心理变化:“看到小宇笑,就想起我的孩子……”“他们都那么开心,凭什么我要痛苦?”“他太像了,瑾瑜不吃香菜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眼睛、嘴角,每次看到都像针在扎我……”

原来,小宇的眉眼与王艳夭折的儿子有几分相似。近半年来,这种“相似”成了王艳心中的刺,每当看到小宇活泼的样子,就会勾起她失去孩子的痛苦。案发当天,小宇在课堂上追逐打闹,打翻了颜料盘,王艳突然情绪失控,将他拽到储藏室,用美工刀实施了伤害。

悲剧背后的警示与反思

审讯室里,王艳平静得令人心惊。她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,说自己“控制不住”:“看到他跑、他笑,就像看到我儿子在眼前晃,可我的儿子己经没了……那一刻,只想让所有声音都停下来。”

法医鉴定显示,小宇额头的伤口为单刃锐器所致,深度达4厘米,是致命伤。王艳的精神鉴定结果显示,她患有重度抑郁症,伴随创伤后应激障碍,但作案时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。

案件在献县引起轩然大波。家长们聚集在幼儿园门口,要求彻查安全管理漏洞;当地教育部门紧急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排查,关停了中心幼儿园进行整顿。小宇的父亲在接受采访时,声音沙哑:“我们把孩子交给老师,是信任她能保护孩子,没想到……”

2022年5月,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审理。法庭上,王艳的辩护律师提出,其作案与精神创伤和抑郁症有关,请求从轻处罚。但公诉人指出,作为教师,负有保护未成年人的职责,却利用职务之便实施伤害,性质恶劣,必须依法严惩。

最终,被告人王艳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,剥夺政治权利终身。判决生效后,王艳没有上诉。

难以愈合的伤痕

案件告破后,临河乡中心幼儿园在停办三个月后重新开园,但家长们大多选择将孩子转走,昔日热闹的校园变得冷清。新上任的园长在门口挂了一块牌子,上面写着:“安全与责任,重于泰山。”

献县教育局在全县开展了“教师心理健康工程”,每学期组织心理培训和测评,建立危机干预机制。“王艳的悲剧,暴露了基层教师心理健康支持的缺失。”教育局局长在一次会议上说,“关注教师心理,就是关注孩子的安全。”

深秋的风穿过幼儿园空荡荡的操场,卷起几片落叶。小宇的家搬到了县城,父母再也没回过临河乡。王艳的丈夫办理了离婚手续,离开了这个伤心地。

这场由心理扭曲引发的悲剧,像一道深刻的疤痕,刻在每个相关者的心上。它不仅警示着教育系统对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视,更提醒着人们:在看似平静的生活背后,可能隐藏着需要被看见、被关怀的痛苦。而对于失去孩子的家庭来说,再多的反思与惩罚,也换不回那个曾经在阳光下奔跑的小小身影。

专案组的民警们在整理卷宗时,看着小宇生前画的全家福,久久沉默。他们知道,这起案件带来的伤痛,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抚平,而守护每个孩子的安全,是全社会永恒的责任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4OQ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大案纪实100篇!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4OQ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