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四十六篇: 城中村的"租房陷阱"骗局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大案纪实100篇!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4OQ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夏末的晚风带着闷热,刚到省城打工的张强拖着行李箱,站在城中村的巷口,看着墙上密密麻麻的租房小广告犯了难。"精装单间,月租500,拎包入住"——一则广告上的字眼让他动了心,拨通电话后,一个自称"王姐"的人热情地说:"房很抢手,快来看看,晚了就没了。"

诱饵:天上掉的"便宜房"

王姐带着张强穿过迷宫似的巷子,来到一栋老旧居民楼前。打开302房门,房间确实如广告所说:地板铺着新瓷砖,空调、衣柜样样齐全。"这房是房东委托我代管的,你看这条件,500块绝对值。"王姐边说边递来合同,"押一付三,今天签合同就能住。"

张强算了笔账,三个月房租加押金才2000块,比周边便宜一半多,想都没想就签了字,当场转了钱。可等他第二天搬进来,却发现门锁被换了——一个自称房东的大爷拿着房产证找上门,说这房早就租给别人了,"那个王姐是骗子,上个月己经骗了三户人了!"

报警后张强才知道,王姐专挑城中村的空置房,要么撬锁换钥匙,要么伪造房东委托,用低价做诱饵骗租金。等租客搬进来,真房东出现,她早就卷钱跑路了。

潜伏:民警扮租客摸清套路

这类租房骗局在城中村频发,民警小李决定扮成打工仔"卧底"。他在巷口挑了个"月租400,无押金"的广告,联系上一个叫"李哥"的中介。对方带他看的房更"豪华":带阳台的单间,还配了洗衣机,李哥拍着胸脯说:"这房是我亲戚的,就想快点租出去,没那么多规矩。"

签合同时,小李注意到合同上的甲方信息模糊,只写了"房东张",没有身份证号。他故意说:"我带了相机,要不拍张房产证留底?"李哥脸色一僵,赶紧打岔:"都是老街坊,还信不过?再说房产证哪能随便拍。"

付了钱的第三天,小李正"收拾房间",果然有个阿姨拿着房产证来敲门,说自己才是房东,"那个李哥是我远房侄子,偷了我的备用钥匙搞鬼!"小李亮明身份,阿姨又气又急:"这己经是他第三次干这种事了!"

收网:揪出"一房多租"团伙

掌握了骗子的套路,警方决定收网。他们顺着线索摸到一个隐藏在网吧后的"中介窝点"——其实就是个小隔间,几个人正对着电脑群发租房广告,墙上贴满了打印的假房产证和伪造的委托合同。

"我们专找没人住的空房,白天踩点记门牌号,晚上趁没人撬锁换锁芯。"团伙头目交代,他们分工明确:有人负责网上发广告,有人带看"房源",有人伪造合同,得手后就换个地方继续骗。"那些打工的着急租房,看到便宜就容易上当,很少有人较真查房产证。"

这次行动,警方抓获7名嫌疑人,追回被骗租金8万多,还在城中村贴满了防骗海报:"租房先看房产证,签合同要写清双方信息,别信'无押金、超低价'的馅饼。"

尾声:巷口的新变化

张强后来在民警的帮助下追回了部分租金,搬进了正规中介介绍的房子。他路过巷口时,看到以前贴小广告的墙上被刷成了白色,社区工作人员正挨个给租房广告"备案"——凡是正规中介的广告,都得贴上带编号的备案条,写清房东信息和联系方式。

"现在敢租了,"张强笑着说,"看到有备案条的才打电话,心里踏实。"晚风吹过城中村的巷子,那些骗人的小广告被清理干净,路灯下,打工人们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家,脸上多了几分安心。

作者“瑾瑜不吃香菜”推荐阅读《大案纪实100篇!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4OQ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大案纪实100篇!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4OQ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