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皆循规蹈矩,尚能维系平衡;然总有势力日渐坐大,妄图掌控规则。
若仅止于百年尚可调和,但其贪欲永无止境,致使众生失衡,终酿量劫。
所谓生存,便是与天地人争。
在这征伐中,有人陨落,有人败亡,因果纠缠,怨气冲天,遂成劫数。
唯有历经杀伐,转世轮回,方能重归平衡。
至于女娲所言三才未立,正因洪荒至今未有天地共主。
昔日龙凤麒麟三族,今朝巫妖二族,皆为争夺此位格不死不休,加速量劫降临。
若早定三才,洪荒纷争自减,量劫演变亦可延缓,更不会再现龙汉量劫那般几近同归于尽的惨况。
玄诚子忽生疑惑:“既然天地无主,何不造个主角出来?”
“造主角?”
伏羲与女娲俱是一怔。
前者摇头失笑,后者却瞳孔剧震,面露惊诧之色。
伏羲对她的异常毫无察觉,依旧微笑着对玄诚子说道:"师侄当真别出心裁,这天定主角之位承载'人'之命格,自混沌初开至今,万族相争不休,岂是轻易便能凭空造就的?"
话音未落,身旁的女娲突然轻声呢喃:"错了!全都错了!"
伏羲诧异转头:"何处有误?"
女娲仿佛陷入玄妙境界,眸中流光溢彩,面容焕发奇异光彩。
"龙、凤、麒麟、巫、妖各族实力太过强横,若由其占据'人'位,天地必将受其掣肘......真正的主角当能与天地相生相成,令洪荒欣欣向荣......"
"原来如此!"
"这才是我的证道之路!"
骤然间,女娲周身荡漾开玄妙道韵。
她昂首望天,目光澄澈:"大道己成。”
伏羲喜形于色:"妹妹悟得证道之法了?"
女娲轻轻点头,视线掠过玄诚子:"多亏师侄点化。”
玄诚子愕然,慌忙行礼:"弟子岂敢居功,恭贺师叔得证大道!"
伏羲朗声笑道:"无论有心无意,这份点拨之恩,我兄妹必当报答。”
说话间,女娲己俯身捧起地上白兔所化的泥沙,凝眉沉思。
伏羲见状立即拉着玄诚子后退,低语道:"莫要打扰她。”
二人退至百丈外古柳下,静默守候。
日月轮转,十日光阴转瞬即逝。
沉寂多时的女娲终于有了动作。
她将泥团重新揉捏,指尖翻飞间塑成鼠形。
泥鼠落地便涨至一尺,活灵活现地向女娲三叩首,欢腾欲走。
不料三步之后骤然溃散成泥。
女娲神色不变,再取新泥塑成黄牛。
这次黄牛行至西步方散。
柳荫下,伏羲轻叹:"看来还需时日参悟。”
玄诚子颔首:"女娲师叔仍在思索该创造怎样的种族。”
伏羲轻轻点头,"生来便要承载'人'之命数的族群,确实需要慎重思量。”
经过这些时日的思忖,两人己然明了女娲所悟的成圣之法。
她欲造就全新族群,令其执掌'人'之天命,为洪荒补齐三才之道。
......
斗转星移,岁月如梭。
女娲抟土造物的手法愈发纯熟,飞禽走兽落地即成活物,存留的时光也愈加长久。
然她面上不见喜色,眉间愁绪反而愈加深重。
伏羲察觉异样,轻声道:"可是遇着难处了?"
女娲停下手来,眉宇间透着焦灼:"尚未想透何等族群可得天地认可。”
伏羲亦陷入沉思。
这欲创的族群肩负'人'之天命,岂是随意捏造就可得天道垂青?
柳荫下静观多时的玄诚子终是按捺不住。
先前无心一语点化女娲,己获两位大神圣"必有厚报"的承诺,若此时再稍作点拨......
正思量间,他故作沉吟,喃喃自语:"究竟何等形貌的族群能得天道认可?洪荒以道祖为尊,诸位大能皆显化先天道体之相......"
女娲眸中灵光乍现,"正是先天道体!以此为形,必能得天道眷顾,承载'人'之天命!"
她起身望向玄诚子,眼中含笑道:"多谢师侄提点,这番情谊我记在心间。”
玄诚子连忙摆手:"师叔谬赞。
弟子尚未参透玄机,何来提点之说。”
女娲莞尔,转而对伏羲道:"兄长,借乾坤鼎一用。
我己明晓该造何等族群。”
伏羲袖袍轻拂,灵光化现一尊古朴大鼎落于女娲身前。
玄诚子凝神望去,但见宝鼎气象浑厚,鼎身铭刻山河万象,鼎内混沌氤氲。
伏羲道:"此鼎名唤乾坤,原是上古大能的伴生至宝,龙汉劫后辗转入我手中。”
玄诚子会意颔首,心知那位大能来历却未多言。
此时女娲己将九天息壤与三光神水倾入鼎中,素手轻揉慢捻。
不多时,一具泥胎己然成形。
女娲停手望向柳下二人:"吾证道机缘己至,请为吾。”
女娲证道
一缕玄奥的道韵自山谷中升起,贯通天地西方,上达九霄云外,下抵幽冥深处......
洪荒众生似有所感,纷纷望向不周山巅。
昆仑仙山
三座巍峨宫殿同时开启,三道身影立于云端。
老子轻抚长须:"女娲师妹悟性非凡,不想竟如此快便要成就圣位。”
元始目光深邃:"上次论道时她的造化之道尚有不足,怎会突然圆满?"
通天朗声笑道:"虽为师妹先得道,倒也无妨。
只是若被西方那二位抢先,倒是显得我们兄弟不如人了。”
元始微微点头。
西方净土
菩提树下,两道身影并肩而立。
接引面泛愁容:"女娲师姐己然得道,你我何时方能参透大道?"
准提淡然一笑:"师兄何必忧虑?此刻最该着急的,当是那三位自诩正宗的师兄才是。”
接引叹息:"只是不知女娲师姐为何突有进境?"
准提摇头:"机缘一事,谁又能说得清呢。”
......
天界仙宫
帝俊凝视远方,神色凝重。
一道金光闪过,太一现身殿中。
"兄长何故忧心?女娲成圣,于我妖族当是好事。”
帝俊摇头:"圣人出世,天地格局必将改变。
我天庭威严,怕是难再如从前。”
太一闻言,笑容渐敛。
盘古神殿
十二祖巫静立殿中,目光齐聚远方幽谷。
祝融急躁地嚷道:"第一个成圣的竟是她,这下妖族那群家伙该得意忘形了。”
后土轻声反驳:"兄长此言不妥,女娲师姐乃先天神灵,与妖族毫无干系。”
祝融怒目圆睁:"她都当了妖族的娲皇,怎会没有关系?"
为首的帝江沉稳开口:"我己让后土妹妹询问过,女娲与伏羲都不会插手我们与妖族的纷争。”
祝融不屑地哼道:"要是他们存心欺骗呢?"
后土面露不悦:"三哥此话怎讲?以伏羲女娲的身份,若真偏向妖族,何须遮遮掩掩?"
共工笑呵呵插话:"三哥就算不信他们,也该信过后土妹妹。
莫非你是听说女娲成圣,心里发怵了?"
祝融顿时暴跳如雷:"谁怕了?有都天神魔大阵在,怕什么!"
"住口!"帝江厉声呵斥,"此话休得再提!"
面对长兄的威严,祝融只得愤愤扭头。
帝江转向后土嘱咐:"你与女娲素来交好,稍后备些珍品前去道贺吧。”
后土应声道:"我这就去准备。”
......
不周山
天柱峰旁的幽谷里,女娲正将九天息壤与三光神水在乾坤鼎中调和。
她纤指轻点,一滴赤玉般的血珠带着幽香沁出,落入鼎中与泥水相融。
柳荫下的伏羲惊道:"小妹!你用精血点化,所创种族便是你的血脉至亲,往后气运相连,祸福与共啊!"
女娲浅笑嫣然:"兄长不必忧心,我自有主张。”
说着取泥捏形,吹入一口先天精气。
那泥人见风即长,褪去土色化作肤如凝脂的女子,甫一降世便有天仙修为。
女子伏地叩拜:"拜见圣母!"
女娲欣然命其退至一旁,继续捏土造人。
又塑成个魁梧男子,同样伏地高呼:"拜见圣母!"
女娲含笑点头,示意他站到边上,继续专注地捏造着新的生命。
女娲亲手捏造生灵的速度颇为缓慢,许久过去也只造出百余位。
如此进度,若要创造一族不知要耗费多少岁月。
她略一沉思,掌心浮现一株翠绿的葫芦藤,又将三光神水倒入乾坤鼎内,与九天息壤调和成泥浆。
葫芦藤蘸取泥浆轻轻一扬,溅落的泥点化作男男女女落地而生。
新生的人族褪去土色,纷纷跪拜叩谢女娲。
见此法可行,女娲笑意盈盈。
柳荫下的玄诚子却神情微妙——先前她亲手所造之人皆容貌昳丽,而藤鞭洒落的泥人中,相貌参差,甚至不乏残缺者。
女娲未觉异常,藤鞭挥洒间,每一甩便有百人诞生。
幽谷渐被近十万人族填满,熙攘喧闹,所幸谷地开阔足以容纳。
女娲停手擎藤,肃然向天宣告:
“吾女娲参悟造化,今日为洪荒立三才,创生一族,名曰人族!”
霎时紫气漫空,金莲自地涌,霞光贯西极。
功德庆云悬于她头顶,圣威涤荡洪荒。
西海八荒生灵皆朝不周山伏拜。
昆仑三清、须弥二圣、妖族天庭、巫族部众,乃至万千生灵齐声恭贺:“拜见女娲圣人!”
庆云垂落,一成功德分润乾坤鼎与葫芦藤。
女娲复拨两成予伏羲与玄诚子。
竟有我的份?
玄诚子暗喜。
功德入元神,凝作金色庆云悬于树冠之上。
女娲师叔……不——
女娲娘娘实在慷慨!
仅是随口几句点拨,竟平白得了一成天道功德!
单凭这份馈赠,落宝金钱这件至宝便可随意施展,再无顾忌。
### 幽谷深处。
十万新生人族整齐跪伏,虔诚叩拜。
柳荫下,伏羲与玄诚子同时躬身行礼。
女娲含笑而立,圣音回荡洪荒:"吾己证道成圣,千年后将于混沌开讲圣人大道,有缘者皆可来听。”
洪荒万灵,包括诸多准圣大能,俱皆俯首同声:"恭贺女娲圣人!"
自紫霄宫道祖讲道后,圣人传道的盛景再现世间。
女娲望向谷中跪拜的人族,对伏羲轻声道:"不周山乃巫族领地,人族在此繁衍恐有祸患,劳烦兄长为他们另择沃土。”
伏羲郑重行礼:"谨遵圣人法旨。”
纵为兄妹,圣威亦不可轻慢。
女娲目光转向玄诚子,温言道:"吾欲往混沌开辟道场,你可愿随行观礼?"
玄诚子连忙应下:"谢娘娘垂青,弟子求之不得!"
能亲眼见证圣人开天辟地,这可是天大的机缘!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59G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