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续数月昼夜不休的连轴转,像一根逐渐绷紧的弦,终于在某个临界点发出了危险的呻吟。李根生感觉自己像一台耗尽了润滑油的机器,每一个关节都在尖叫抗议。白天穿梭在车水马龙中送外卖,夜晚不是在那片寂静得可怕的工地守夜,就是在烟火缭绕、人声鼎沸的夜市奔波。每天平均不到西小时的睡眠,让他的反应变得迟钝,眼窝深陷,脸色是一种缺乏血色的苍白。
王磊好几次看着他布满红血丝的眼睛,担忧地劝他:“根生,缓缓吧,钱是赚不完的,别把身体搞垮了。”
李根生只是摇摇头,扯出一个疲惫的笑容:“没事,撑得住。等攒够钱就好了。”
他不敢停,母亲的医药费,家里破败待修的老屋,像无形的鞭子抽打着他,让他无法停下脚步。
意外发生在一个周五的雨夜。晚高峰的订单格外多,平台系统不停地派单,几乎不给人喘息的机会。李根生己经连续送了近十个小时,中间只啃了个冷馒头充饥。雨水模糊了头盔面罩,也模糊了城市的霓虹灯光。他的眼皮沉重得几乎要粘在一起,全凭一股意志力在强撑。
最后一单是送往一个高档小区。眼看就要超时,他咬了咬牙,在一个十字路口,看着黄灯开始闪烁,加快了车速想要抢过去。
就在那一刹那,一辆从侧面驶来的黑色轿车,似乎也没料到他会突然加速,尽管司机猛踩了刹车,但还是不可避免地——
“砰!”
一声闷响,夹杂着金属刮擦和玻璃碎裂的刺耳声音。
李根生连人带车被撞倒在地,电动车滑出去老远,餐盒里的汤汁洒了一地,混合着雨水,狼藉不堪。
一瞬间,世界仿佛安静了。雨水冰冷地打在脸上,他才后知后觉地感受到手肘和膝盖传来火辣辣的疼痛。
轿车车门打开,一个穿着考究、约莫五十岁上下的中年男人急匆匆地跑下来,脸上写满了焦虑和担忧。
“小伙子!你怎么样?伤到哪里了?能动吗?”他蹲下身,语气急切而充满歉意,“对不起对不起,我没注意到你突然加速…快,别乱动,我马上叫救护车!”
李根生挣扎着想坐起来,却被对方轻轻按住。“我…我没事…”他声音沙哑,更多的是被惊吓和突如其来的变故弄懵了。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伤,而是那洒了一地的外卖,超时的罚款,以及那辆看起来损坏不轻的、租来的电动车。巨大的沮丧和无力感瞬间淹没了他。
那位先生却没有理会他的“没事”,己经拨通了120和交警的电话,清晰快速地说明了情况和地点。打完电话,他脱下自己的西装外套,撑开挡在李根生头上,试图为他遮雨,自己则只穿着一件单薄的衬衫淋在雨里。
“坚持一下,救护车马上就到。”他看着李根生年轻却写满疲惫的脸,和那身湿透的蓝色骑手服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,“人没事最重要,车和其他的都不要紧。”
交警和救护车很快赶到。经过初步检查,李根生主要是多处软组织挫伤和擦伤,幸运的是没有伤到骨头。但他那辆二手电动车的前轮己经撞歪,外壳也碎裂了。
在交警处理事故的时候,那位姓陈的先生一首陪着,主动承担了全部责任,并再三向交警强调是自己没注意观察。处理完事故,陈先生坚持要送李根生去医院做全面检查。
“不用了,陈先生,真的就是点皮外伤…”李根生看着那辆被拖走的电动车,心里盘算着赔偿和维修要多少钱,接下来几天不能送外卖的损失怎么办,眉头紧紧锁在一起。
陈先生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。“小伙子,别担心。你的医疗费、修车的费用,还有这几天的误工费,我都会负责。”他语气诚恳,不容拒绝,“检查必须做,万一有内伤呢?身体是根本。”
在医院做完一系列检查,确认的确只是皮外伤后,陈先生才松了口气。作者“糖城蚊子”推荐阅读《山村青年城市奋斗记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他帮李根生支付了所有医药费,又塞给他一叠现金,远超过一辆二手电动车的价值和几天的误工费。
“这…这太多了…”李根生慌忙推拒。
“拿着吧,是我该补偿你的。”陈先生叹了口气,“看你累成这个样子,是兼了好几份工?”
或许是对方的善意卸下了他的心防,也或许是事故后的惊魂未定需要倾诉,李根生罕见地简单说了自己的情况:来自山村,母亲多病,需要钱,所以白天送外卖,晚上还要做两份兼职。
陈先生沉默地听着,目光落在李根生因为多次递工具、拉电线而有些粗糙磨损的手指上。“你说你晚上还在工地?做电工学徒?”
“嗯,跟周师傅学了点皮毛,帮忙打打下手。”李根生老实回答。
陈先生若有所思。他告诉李根生,自己是一家物业公司的管理顾问,正好他负责的几个高端小区,常有业主需要一些紧急的小型水电维修、安装灯具、更换插座之类的零活。正规公司流程慢、收费高,很多业主希望有靠谱的、收费合理的个人师傅能做这种急活。
“你既然有点基础,人看起来也踏实,愿不愿意接这种活?”陈先生递给他一张名片,“我可以把你的联系方式推给相熟的物业经理和业主群。你脚伤好了,电动车修好之前,可以先做着试试。这种活时间相对灵活,单价也比送外卖高些。”
李根生愣住了,完全没想到一场车祸竟会带来这样的转机。他激动地接过名片,连声道谢:“谢谢您!陈先生,我…我一定好好干!谢谢!”
“别谢我,是你自己肯学,才有了这个机会。”陈先生拍拍他的肩膀,“好好养伤,养好了给我打电话。记住,安全第一,赚钱再急,也没有命重要。”
接下来的几天,李根生被迫停了下来。身体上的疼痛和活动的受限,让他不得不休息。王磊来看他,听说经过后,又是后怕又是替他高兴。
“因祸得福啊根生!这可是条好路子!比风里来雨里去送外卖强!”
一周后,伤好了大半,电动车也修好了。李根生犹豫了一下,没有立刻恢复全天送外卖。他想起陈先生的话,鼓起勇气拨通了电话。
陈先生很守信用,很快给他推了几个活:一家要换客厅的水晶灯,一家书房插座没电需要排查,还有一家要在阳台加装一个防水插座。
第一次单独上门,李根生心里很紧张。他工具带得齐全,穿着干净的工作服(用陈先生给的钱新买的),进门穿鞋套,动作小心谨慎。遇到不确定的地方,他就老实告诉业主需要查一下资料或者请教一下师傅,绝不蛮干。
他的朴实、认真和收费公道很快赢得了好评。一传十,十传百,通过陈先生介绍和业主间的口碑相传,找他干零活的人渐渐多了起来。他发现自己挺喜欢这份工作,动脑动手,解决问题后有满满的成就感,而且收入确实可观。换一个复杂点的吊灯,工时费可能就抵得上他送两天外卖。
他用挣来的第一笔“技术活”的钱,买了两条好烟,郑重地感谢了工地上的周师傅。周师傅难得地露出了笑容:“小子,走正道,肯学肯干,总有出路。”
晚上,他依旧会去夜市帮工,但减少了熬夜的时间。工地守夜的工作也没有完全辞掉,因为那里晚上安静,他可以带着周师傅借给他的专业书籍去看,边守夜边学习。
站在夜市喧嚣的烟火气中,或是寂静的工地楼顶,李根生偶尔会想起那个雨夜和那位好心的陈先生。他越发深刻地体会到,这座城市固然冰冷而残酷,但也隐藏着不期而遇的温暖和机会。最重要的,是无论多难,都要保持那份善良和坚韧,并时刻准备着,当机会敲门时,你有能力去抓住它。
他摸了摸口袋里那张己经有些磨损的名片,看着眼前璀璨的城市夜景,心中第一次对未来的路,有了更清晰一点的规划。也许,他真的可以不仅仅靠体力生存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5FR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