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兰草节还有七日,狼山的风里多了些欢快的气息——北漠的孩子们坐着商队的驼车来了,西域的孩童也跟着艾力的家人赶来,几十个孩子聚在兰草田边,手里攥着各色布料、木片,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要做什么样的兰草灯。
苏锦衣刚从镇北关的粮仓回来,就见小李领着几个苍梧来的新兵,正给孩子们分发削好的木片。
孩子们见她来,都围了上来,手里举着自己画的兰草图案,像献宝似的。 “苏将军!你看我画的风兰!”
北漠的小阿古拉举着张羊皮纸,上面用炭笔画着株歪歪扭扭的风兰,花茎上还画了个小小的兰草铃,“慕容叔叔说,这铃和你甲上的一样,能护着兰草!”
苏锦衣蹲下身,摸了摸小阿古拉的头,指尖触到他发间别着的风兰绒:“画得真好,比我第一次画的还像。等会儿做灯的时候,我们把这铃也画上去,好不好?”
“好!”小阿古拉用力点头,转身就跟身边的西域孩子炫耀,“苏将军说我画得好!我们要把铃画在灯上!”
西域的小娜扎手里攥着块胡兰染的蓝布,小声说:“苏将军,我想把胡兰缝在灯上,像艾力大叔袖口的那样,这样灯亮的时候,就像胡兰在发光。”
她的汉语还不太流利,却说得格外认真。
“当然可以。”苏锦衣接过蓝布,指尖触到布上粗糙的织纹,是孩子自己染的,颜色不均匀,却透着股认真劲儿,“等会儿我教你缝,把胡兰缝在灯架上,风一吹,布晃起来,就像胡兰在跳舞。”
慕容恒站在不远处,看着苏锦衣蹲在孩子堆里,耐心地帮小娜扎理着蓝布,忽然想起去年在蓝石坡,她也是这样,蹲在兰草田边,教阿木画胡兰。
他走过去,手里拎着个布包,里面是北漠的奶疙瘩:“孩子们路上念叨了一路,说要给您尝尝北漠的奶疙瘩,还说要听您讲兰草的故事。”
“讲故事可以,奶疙瘩得大家一起吃。”苏锦衣接过布包,分给身边的孩子,“你们谁想听兰草的故事?我给你们讲我母亲和北漠王一起种兰草的事。”
孩子们立刻围坐成一圈,眼睛亮晶晶的。
苏锦衣坐在中间,指尖轻轻敲着地面,像在回忆母亲手札里的细节:“很多年前,北漠遭遇雪灾,草原上的草都冻坏了,牧民们没东西吃。我母亲那时守着镇北关,打开了粮仓,还把苍梧的兰草籽送给北漠王,说‘兰草能在雪地里发芽,你们的日子也能慢慢好起来’。”
她指着兰草田:“后来,北漠王就带着牧民种兰草,再后来,我们又一起种了这片混种兰田——你们看,兰草能把苍梧、北漠、西域的人连在一起,就像你们现在坐在一起做灯,不分你我。”
小阿古拉举着手里的奶疙瘩,咬了一口:“苏将军,那我们做的灯,是不是也能把大家连在一起?”
“当然能。”
苏锦衣笑着说,“等兰草节那天,我们把灯挂满兰草台,苍梧的、北漠的、西域的灯都在一起,就像各族的兰草在一起生长一样。”
沈砚这时领着张师傅过来,手里拿着盏做好的兰草灯样品——灯架雕着素心兰纹,灯面蒙着苍梧的绢布,上面画着溪兰、风兰、胡兰缠在一起,灯柄缠着风兰绒,握在手里暖暖的。
“将军,这是张师傅刚做好的样品,您看看合不合心意。”沈砚把灯递给苏锦衣,“张师傅说,孩子们做灯的时候,他可以在旁边帮忙,免得伤着手。”
张师傅搓了搓手,脸上带着些不好意思:“我也没教过孩子做灯,只能帮着递递工具,修修木片。”
“有您在就好。”
苏锦衣举起灯,对着阳光照了照,绢布上的兰草纹在光里透着暖,“孩子们,我们现在就开始做灯吧,张师傅会帮我们,谁要是不会,就问我或者慕容叔叔、沈大人,好不好?”
“好!”孩子们的欢呼声在兰草田边响起,小阿古拉立刻拿起木片,跟着张师傅学削灯架;小娜扎抱着蓝布,凑到苏锦衣身边,等着学缝胡兰;小李也过来帮忙,教年纪小的孩子握剪刀,动作耐心了不少。
苏锦衣帮小娜扎把蓝布剪成胡兰的形状,指尖捏着细针,慢慢教她缝在灯架上:“针要从下面往上穿,这样线就不会露在外面,像胡兰自己长在灯上一样。”
小娜扎跟着她的动作,虽然缝得有些歪,却格外认真:“苏将军,我缝好的灯,能挂在兰草台的最高处吗?我想让西域的家人看见,我在狼山做了兰草灯。”
“能。”苏锦衣点头,帮她理了理歪掉的线,“不仅能挂在最高处,还能让慕容叔叔把灯的样子画下来,带给你西域的家人看。”
慕容恒正好听见,笑着说:“我己经准备好画本了,等孩子们做好灯,我就把每盏灯都画下来,送到北漠、西域,让大家都知道,狼山的兰草节,有这么多好看的灯。”
夕阳西下时,兰草田边摆满了孩子们做的兰草灯——有的雕着风兰纹,有的缝着胡兰布,有的缠着风兰绒,虽然样式不一,却都透着股鲜活的暖意。
孩子们抱着自己的灯,在兰草田边跑着,兰草铃的声音与欢笑声混在一起,像首轻快的歌。
苏锦衣站在兰草台旁,望着这一幕,忽然觉得母亲的心愿,正在以最温柔的方式实现。
不是靠战无不胜的军队,不是靠坚不可摧的城墙,而是靠这些小小的兰草灯,靠孩子们不分族群的笑脸,靠各族人一起种下的兰草。
慕容恒走到她身边,手里举着盏刚画好的灯影:“你看,这是孩子们的灯,也是各族人的心意。”
他指着画里的灯,“等兰草节那天,这些灯亮起来,比星星还好看。”
“会的。”苏锦衣望着远处的镇北关,夕阳把城墙染成了暖红色,“等灯亮起来,母亲一定能看见,她守护的这片土地,现在有多好。”
风里的兰草香更浓了,混着孩子们的笑声,漫过兰草田,漫向兰草台,像在为即将到来的兰草节,提前酝酿着一场温暖的盛会。
而那些挂在孩子们脸上的笑容,那些握在一起的小手,正是和平最生动的模样——比任何盟约都坚定,比任何城墙都牢固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5G7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