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里的暖意悄悄漫过共生界时,木屋前的双生草终于顶破雪被,冒出嫩绿色的新芽。苏漾蹲在草旁,手里拿着小铲子轻轻松土,阳光落在她发间,把几缕银丝染成了金褐色——岁月虽在她身上留下痕迹,却也沉淀出温润的气质,像里域陈放多年的蜜酿,越品越有味道。
谢砚之从屋里出来,手里拿着刚修好的里域铜铃,铃身刻着缠枝莲纹,轻轻一晃,清脆的声响里带着镜脉特有的温和震颤。“给回声馆修的,知镜说挂在门口,能提醒客人‘静心听故事’。”他走到苏漾身边,弯腰帮她拂去衣角的草屑,目光落在双生草上,“今年的芽比去年早冒了三天,看来春天来得急。”
苏漾首起身,接过铜铃放在耳边听了听,笑着点头:“声纹很稳,比上次修的那只更清亮。”她抬头望向远处的跨界市集,隐约能看到商贩们开始搭新的摊位,表域的塑料棚架和里域的藤编遮阳伞错落在一起,像提前铺开的春日画卷。
没过几天,知镜就带着回声馆的新伙计来了。伙计是个刚从表域大学毕业的姑娘,背着装满笔记本的背包,见到苏漾和谢砚之,激动地递上自己写的《共生界文化观察日记》:“我从读书时就听说您二位的故事,这次能来回声馆工作,还能见到您,太开心了!”
苏漾接过日记,翻开第一页,就看到姑娘画的镜语石速写,旁边写着:“双镜织音,不是历史,是活着的日常。”她心里一暖,想起自己年轻时记录听声术的本子,也是这样,满是对世界的好奇与热爱。
谢砚之给姑娘倒了杯银杏茶,笑着说:“我们哪有什么故事,都是些过日子的琐事。倒是你们年轻人,能把两个世界的文化揉在一起,才是真的厉害。”
姑娘不好意思地笑了,开始讲自己的计划:“我想在回声馆开个‘双镜课堂’,每周请表域的老师讲科学,里域的族人讲传统,让孩子们既懂表域的物理,也懂里域的回声术……”
苏漾和谢砚之听得认真,偶尔插几句话,像是在看当年的自己——那时他们也这样,一边摸索修复镜脉的方法,一边期待着两个世界相融的那天。如今看着年轻人接过接力棒,心里满是踏实的暖意。
春分那天,跨界市集办了场“春日交流会”。表域的农民带着新培育的稻种,和里域的族人交流种植经验;里域的手艺人现场演示藤编技艺,表域的年轻人围着看,手里还拿着手机录像;苏漾和谢砚之坐在角落的茶摊旁,看着眼前的热闹,偶尔和路过的熟人打招呼。
草婆婆拄着拐杖走过来,手里拿着两串刚编好的双生草手链,递给他们:“岁岁平安,年年相伴。”她笑着说,“当年看你们俩在镜台山拼命,就知道你们能守到这一天。”
苏漾接过手链,戴在手腕上,和同心扣、引玉碎片叠在一起,满是岁月的痕迹。谢砚之握住她的手,两人相视一笑,无需多言,却懂彼此眼底的意思——所有的付出,都值得;所有的等待,都有回应。
夕阳西下时,交流会渐渐散场。苏漾和谢砚之并肩往回走,晚风带着春日的花香,吹得人心里软软的。远处的镜台山在暮色里若隐若现,双镜的回声仿佛还在山谷里回荡,却早己化作万物生长的声音、人间烟火的声音、两个世界相依相暖的声音。
这便是双镜织音最动人的续章:不是停在某个圆满的终点,而是跟着春去秋来,跟着岁岁年年,在新生的日子里,继续织就温暖的回响,首到时光尽头,首到万物共生。
双镜织音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双镜织音最新章节随便看!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5NQ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