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浩的回信寄出后,他加快了"创作"速度。每天下课后,他都泡在期刊阅览室,在打字机的哒哒声中,将《活着》的后续章节"誊写"出来。他的效率惊人,往往一个晚上就能完成近万字的"创作"。
两周后,他收到了李国华的第二封信。信中表达了对收到回复的欣喜,并再次强调了对全文的期待。随信附上了一份初步的出版意向合同草案,邀请"凌云"老师来上海面谈,或者由编辑部派人赴京商议。
凌浩仔细阅读了合同草案。稿费标准按最高档次计算,版税比例也相当优厚,显示出《收获》的诚意。但他知道,这还不是最终版本。他需要争取更多的权益。
他决定邀请编辑来北京面谈。这样既能保持神秘感,也能在熟悉的环境中掌握更多主动权。他回信表示,因琐事缠身,不便赴沪,诚邀李编辑择日来京一叙,并随信寄去了《活着》的完整稿件。
又过了一周,凌浩接到传达室电话,说有一位上海来的李先生找他。凌浩心中一动,知道是李国华来了。
他特意换上了一件略显成熟的白衬衫和深色裤子,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发型,让自己看起来不像个十八岁的大学生。见面地点选在了学校附近一家安静的老字号茶馆。
李国华是个西十多岁的中年人,戴着眼镜,文质彬彬,但眼神锐利。见到凌浩时,他明显愣了一下,似乎没想到"凌云"如此年轻。
"您就是凌云老师?"李国华试探着问。
凌浩微微一笑,从容地伸出手:"李编辑您好,我是凌云。请坐。"茶馆里,茶香袅袅。凌浩熟练地烫杯、 顶点小说(220book.com)最新更新重生九三:从北电走向全球影坛 沏茶,动作流畅自然,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气度。
李国华仍在震惊中:"没想到凌云老师如此年轻,真是后生可畏啊!"
凌浩淡然一笑:"文字不老,与年龄无关。李编辑,我们还是谈谈稿子吧。"
接下来的谈话中,凌浩展现出了对出版行业的深入了解。他对稿费标准、版税比例、首印数、再版条件等都提出了具体而专业的要求,甚至对合同中的几个模糊条款提出了修改意见。
李国华越谈越惊讶。这个年轻人的谈判技巧和老练程度,完全超乎他的想象。他不仅对行业规则了如指掌,对《活着》的市场价值也有清晰的判断。
"凌云老师似乎对出版行业很熟悉?"李国华忍不住问。
凌浩轻抿一口茶:"略知一二。重要的是,《活着》值得更好的条件。"
谈判持续了两个小时。最终,凌浩争取到了更高的版税比例和更有利的再版条件。李国华虽然有些肉痛,但深知这部作品的价值,最终还是同意了。
签约时,凌浩坚持使用笔名"凌云",并要求稿费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支付到指定账户。李国华虽然好奇,但尊重作者的选择。
送走李国华后,凌浩长舒一口气。第一步,成功了。他不仅获得了丰厚的稿费,更重要的是,建立了与顶级文学期刊的联系,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回到宿舍,他继续在打字机前工作。下一步,他要开始《哈利波特》的"本土化"创作,同时着手准备IP抢注的计划。未来的路还很长,但他己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6BG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