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月来临的时候,凌浩己经积累了相当可观的稿费收入。他特意开了一个新账户,将资金分为三部分:一部分作为生活费,一部分作为创作基金,最后一部分则是启动资金。
在一个周末的下午,他独自一人来到中关村。90年代的中关村还没有后来那么繁华,但己经初具雏形。街道两旁开着各种电脑配件店,偶尔能看到一两家网吧,里面挤满了好奇的年轻人。
凌浩走进一家看起来相对正规的版权事务所。前台坐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,正在摆弄一台386电脑。
"您好,我想咨询一下版权登记和商标注册的事宜。"凌浩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成熟些。
年轻人抬起头,有些惊讶地打量着他:"您要注册什么?"
凌浩从包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清单,上面列着十多个未来会大热的IP名称,包括一些后来著名的电影片名、游戏名称和品牌概念。"这些名字,我想先做商标预注册。"
年轻人接过清单,眼睛越睁越大:"这么多?这些名字都挺特别的...您是做文化公司的?"
"算是吧。"凌浩含糊地应道,"请问需要什么手续?"
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,凌浩开始了系统的IP保护计划。他不仅注册了中文商标,还通过代理机构申请了国际注册。这个过程花费不菲,但他知道未来的回报将是巨大的。
与此同时,他开始了第二个计划:建立人脉网络。凭借"凌云"的名声,他得以接触到一些文化圈的重要人物。通过李编辑的介绍,作者“作者小福贵”推荐阅读《重生九三:从北电走向全球影坛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他认识了几位出版社的编辑、文学评论家,甚至还有一些影视公司的负责人。
当然,所有这些接触都以"凌云"的名义进行。他通常选择在安静的茶馆见面,总是提前到达,坐在角落里观察。他刻意保持低调神秘的姿态,谈话时多听少说,但每句话都经过深思熟虑。
一个周日的下午,他在北海公园附近的一家老茶馆约见了一位出版社的资深编辑。编辑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,对"凌云"的年轻感到惊讶,但很快就被凌浩的谈吐所折服。
"凌老师虽然年轻,但对出版行业的见解很独到啊。"编辑感慨道,"您提到的版税分级、海外版权代理这些,都是我们正在探索的方向。"
凌浩微微一笑:"只是平时喜欢研究这些。我觉得未来的出版业一定会更加国际化。"
会谈结束后,凌浩独自在北海公园散步。夕阳西下,湖面上泛着金色的光芒。他思考着下一步的计划:是继续"创作"下一部作品维持热度,还是开始尝试一些新的领域?也许该考虑写个电影剧本,为将来进入影视圈做准备。
走到白塔下,他看见一对新人在拍婚纱照。新娘穿着洁白的婚纱,笑容灿烂。凌浩突然想起范冰冰,想起她朗诵时那双坚定的眼睛。也许,他可以帮助这个未来的巨星少走一些弯路,就像帮助自己一样。
这个想法让他感到兴奋。他加快脚步,决定回去就开始规划下一个阶段的目标。不仅要继续文学创作,还要开始涉足影视领域,为未来的文化产业链布局。夜色渐浓,北京城的灯火次第亮起,仿佛在为他指引前方的道路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6BG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