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秋的北京己有了凉意,羽家院子里的荷叶却仍透着几分苍劲的绿,只是花瓣早己落尽,枝头结满了的莲蓬。瞿月华清晨摘了半筐莲蓬,坐在荷塘边的石凳上剥莲子,指尖很快被莲壳染成了浅褐色。
“月华,歇会儿吧,我买了热乎乎的糖炒栗子。”羽希泉提着纸袋走过来,把栗子放在石桌上,“刚在早市听张阿姨说,社区要推选‘最美邻里’,好多人都提名咱们家呢。”
瞿月华停下手里的活,拿起一颗栗子剥开,甜香瞬间弥漫开来:“选不选得上不重要,咱们照顾老人们本来就不是为了虚名。对了,王奶奶昨天说想吃莲子粥,我剥完这些莲子就熬,再给李爷爷带点刚炒的栗子,他牙口不好,得选软一点的。”
正说着,院门外传来汽车喇叭声。羽希泉探头一看,笑着说:“是明轩来了,还带着个大箱子,不知道又给咱们带了什么好东西。”
羽明轩刚把车停稳,明明就抱着一个画筒跑了进来:“爷爷奶奶!你们看,这是我们学校绘画比赛的一等奖作品,我画的是咱们家的荷塘!”他把画展开,画纸上,夏日的荷塘碧波荡漾,并蒂莲开得正盛,羽希泉在塘边练字,瞿月华在采荷花,一派温馨的景象。
瞿月华看着画,眼眶一下子红了:“明明画得真好,把咱们家的样子都画出来了。快,奶奶给你剥莲子吃,刚摘的,新鲜得很。”
羽明轩拎着箱子走进来,笑着说:“爸,妈,这里面是杭州的朋友寄来的西湖藕粉,还有几套新的毛笔和宣纸,听说您书法班的孩子越来越多,特意给您带的。对了,我们公司下周要搞‘爱心公益日’,想邀请老人们去参观科技园,再一起吃个饭,您看行吗?”
羽希泉立刻点头:“当然行!老人们肯定高兴,尤其是李爷爷,他以前是工程师,最喜欢这些新鲜玩意儿了。我下午就去跟他们说,让他们好好准备准备。”
瞿月华也说:“我明天给老人们做些荷花糕当零食,再准备点晕车药,万一有人晕车就麻烦了。”
下午,羽希泉去养老院通知老人们这个好消息。老人们一听要去科技园,都兴奋得不得了。李爷爷特意找出了自己年轻时穿的中山装,说要穿得正式点:“我这辈子都没见过高科技产品,这次一定要好好看看,说不定还能给他们提提建议呢。”
王奶奶则拉着羽希泉的手,小声问:“小伙子,科技园里冷不冷啊?我要不要带件外套?还有,那里的厕所好找吗?我年纪大了,记性不好。”
羽希泉耐心地说:“奶奶,科技园里很暖和,您穿件薄外套就行。我们会安排人全程陪着您,您不用担心找不到厕所。”
出发那天,羽明轩公司派了两辆大巴车来接老人们。瞿月华和冯秀兰带着孩子们坐在第一辆车上,给老人们递水、分点心;羽希泉和林慧坐在第二辆车上,陪老人们聊天。李爷爷一路上都很兴奋,不停地问羽明轩:“你们公司的机器人会说话吗?能帮人干活吗?”
羽明轩笑着说:“爷爷,我们公司的机器人不仅会说话,还能跳舞、端茶倒水呢,等会儿到了您就能看到了。”
到了科技园,老人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。会跳舞的机器人、能识别语音的智能音箱、可以自动浇水的花盆……每一样都让他们觉得新奇。李爷爷盯着一台工业机器人看了很久,忍不住伸手摸了摸:“真神奇啊,以前我们干活全靠手,现在有了机器人,真是太方便了。”
王奶奶则对一台智能按摩椅很感兴趣,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坐了上去:“真舒服啊,比我家的按摩椅还好用。要是家里也有一台,每天都能按摩,就不用麻烦别人了。”
参观结束后,羽明轩公司还为老人们准备了丰盛的午餐。餐桌上,老人们一边吃着饭,一边聊着刚才看到的高科技产品,脸上满是开心。李爷爷拉着羽明轩的手说:“小伙子,谢谢你带我们来这么好的地方。我以前总觉得自己老了,没用了,今天才知道,原来老年人也能跟上时代的步伐。”
羽明轩说:“爷爷,您别这么说,您是我们的前辈,为国家做了很多贡献。以后我们会经常带您来参观,让您看看更多新奇的东西。”
从科技园回来后,老人们的话明显多了起来,每天都在养老院里聊起科技园的见闻。王奶奶还特意让瞿月华教她用智能手机,说要和远在外地的孙子视频聊天:“以前总觉得手机太复杂,现在才知道,原来这么简单。我要学会视频,这样就能天天看到孙子了。”
瞿月华很乐意教她,每天都去养老院陪王奶奶练手机:“奶奶,您看,点这个绿色的图标就能视频了,再点这个红色的按钮就能挂断。”
王奶奶学得很认真,练了几天就学会了视频通话。第一次和孙子视频时,她激动得眼泪都掉了下来:“孙子,你看奶奶会用手机了!以后我们天天视频,奶奶给你看羽爷爷家的荷花。”
看着王奶奶开心的样子,瞿月华心里暖暖的。她突然想到,可以在养老院开一个“手机培训班”,让林慧教老人们用手机拍照、发朋友圈,自己则教他们用手机查菜谱、看视频,让老人们的生活变得更丰富。
羽希泉和羽明轩都很支持这个想法。羽明轩还特意让公司的员工捐了几部旧手机,给没有手机的老人们用。林慧则制作了简单的教学手册,上面画着步骤图,方便老人们记忆。
“手机培训班”开课那天,养老院的活动室里坐满了老人。林慧拿着手机,耐心地教大家拍照:“大家看,打开相机,对准想拍的东西,点这个白色的按钮就能拍照了。拍荷花的时候,要把手机靠近一点,这样拍出来的荷花更清楚。”
老人们学得很认真,纷纷拿出手机试拍。王奶奶对着窗外的盆栽拍了一张,高兴地说:“真的拍下来了!我要把这张照片发给我孙子,让他看看养老院的花。”
瞿月华则教大家用手机查菜谱:“大家要是想吃什么,就打开这个软件,输入菜名,就能看到做法了。比如想做荷花酥,输入‘荷花酥做法’,就会有很多教程,跟着做就行。”
李爷爷笑着说:“太好了!我以前总让护工帮我做面条,现在学会了查菜谱,就能自己告诉护工怎么做了,想吃什么就吃什么。”
日子一天天过去,老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。他们不仅学会了用手机,还经常一起拍视频、发朋友圈,甚至有人学会了用手机购物。王奶奶还在网上买了一件荷花图案的衣服,收到货后特意穿给瞿月华看:“你看,这件衣服好看吗?网上买的比实体店便宜多了,还送货上门,太方便了。”
瞿月华笑着说:“好看!奶奶穿上这件衣服,年轻了好几岁。”
冬天来临的时候,院子里的荷叶开始枯萎,荷塘里结了一层薄冰。瞿月华和羽希泉把老人们接到家里,一起过冬至。她做了热腾腾的饺子,有猪肉白菜馅、韭菜鸡蛋馅,还有专门为老人们做的虾仁豆腐馅,软嫩易嚼。
老人们围坐在餐桌旁,吃着饺子,聊着天。李爷爷说:“我小时候过冬至,家里只能吃红薯饺子,现在能吃到这么多馅的饺子,真是太幸福了。”
王奶奶则说:“要是我老伴还在,能和我一起吃饺子就好了。不过现在有你们陪着我,我也很开心。”
瞿月华握住她的手,轻声说:“奶奶,我们就是您的家人,以后每个冬至我们都一起过。”
饭后,羽希泉教老人们写“福”字,林慧则教大家画梅花。明明和乐乐还为老人们表演了节目,明明弹钢琴,乐乐唱歌,赢得了老人们的阵阵掌声。
看着眼前温馨的场景,羽希泉轻声对瞿月华说:“你看,这些老人们多开心。咱们做的这些事,虽然微不足道,但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,就值了。”
瞿月华点头,眼里满是温柔:“是啊,其实我们也从老人们身上学到了很多。他们的坚强、乐观,都值得我们学习。以后不管多忙,我们都要陪着他们,让他们安享晚年。”
春节前夕,社区主任特意来家里,给他们送了“社区模范家庭”的奖状。主任握着羽希泉和瞿月华的手说:“你们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,现在社区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关爱老人的队伍中来。有的邻居给老人们送衣服,有的给他们理发,还有的陪他们聊天,咱们社区真是越来越温暖了。”
羽希泉笑着说:“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。以后我们会继续努力,让更多的人关注老人,关爱老人。”
除夕夜,羽家的院子里张灯结彩,挂满了红灯笼。老人们、孩子们、邻居们都聚在一起,吃年夜饭、放烟花、守岁。瞿月华做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,有鱼有肉,还有各种荷花点心。羽希泉则写了很多春联,分给大家贴在门上。
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,大家一起欢呼:“新年快乐!”烟花在夜空中绽放,映照着每个人的笑脸。王奶奶拉着瞿月华的手说:“谢谢你,让我过了一个这么热闹的新年。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个夜晚。”
瞿月华笑着说:“奶奶,新年快乐!以后每个新年我们都一起过,让您天天都开心。”
大年初一那天,很多邻居都来家里拜年,还带来了自己做的美食。张阿姨带来了自己炸的丸子,冯秀兰带来了蒸的包子,林慧则带来了自己画的年画。院子里热闹非凡,充满了欢声笑语。
明明和乐乐带着小伙伴们在院子里放鞭炮,老人们坐在屋檐下晒太阳、聊天,羽希泉和羽明轩则陪着邻居们下棋、喝茶。瞿月华看着这一切,心里满是幸福。她知道,这份幸福不仅来自于家人的陪伴,更来自于邻里的互助、对老人的关爱。
春天来临的时候,院子里的荷塘又恢复了生机。新的荷叶从水里冒出来,嫩嫩的、绿绿的,像一个个小圆盘。瞿月华和羽希泉带着老人们、孩子们在荷塘边种下了新的荷花种子,希望它们能长出更多的并蒂莲。
林慧则拿起画笔,把这温馨的场景画了下来。画纸上,老人们在塘边浇水,孩子们在旁边嬉戏,羽希泉和瞿月华相视而笑,满池的荷叶在春风中轻轻晃动,充满了生机与希望。
瞿月华看着画,轻声说:“你看,这就是我们的生活,平淡却幸福。有爱人相伴,有家人牵挂,有朋友相守,有关爱可予,这就是最圆满的生活。”
羽希泉握住她的手,点头说:“是啊,只要我们心中有爱,身边有温暖,每一天都是美好的。这满池的荷花,就是我们幸福生活的见证。”
阳光洒在荷塘上,洒在每个人的脸上,温暖而明媚。荷香飘在院子里,飘在每个人的心里,清新而持久。瞿月华知道,这份幸福会一首延续下去,像这满池的荷花一样,年复一年,绽放出最美的光彩,传递着最温暖的力量。而那些关于爱与陪伴的故事,也会像荷香一样,在社区里久久回荡,感染着每一个人,让温暖与幸福永远传递下去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6XJ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