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宋政和二年西月(1112年4月),春风遍拂河朔,大名府的街巷己褪去战时痕迹,取而代之的是商贩的吆喝与工匠的叮当。太行军对这座重镇的掌控进入第十一阶段,重心从“恢复民生”转向“整军固防与制度完善”。白显道的投奔,为太行军的军备体系注入新活力,让这座刚从战火中复苏的城池,既透着烟火气,又藏着金戈声——乱世之中,安稳从来离不开铁与血的守护。
太行军:白显道来投,军械添巧匠
白显道归山,甲胄换新颜
西月初三,一位背着工具箱的中年人在大名府城门被拦——他自称白显道,原是东京军器监的首席甲匠,因拒绝为童贯打造私兵铠甲被通缉,听闻太行军“重工匠、兴军备”,特来投奔。守城士兵见他工具箱里满是甲片、铆钉与绘图,不敢怠慢,当即引荐至工匠营。
此时,陶宗旺(从梁山投奔太行军的工匠首领)正因“甲胄质量不均”发愁:太行军的铠甲多是缴获的旧物,有的甲片松动,有的防护不足,急需改良。白显道一到营中,便取来三件铠甲拆解,指着其中一件道:“这甲用了十年,甲片锈蚀,该换‘水淬钢片’;那两件接缝太松,得用‘连环铆钉’加固。” 一番话让陶宗旺大喜,当即带他见秦琼。
秦琼问他如何提升军备,白显道献上“三策”:改良炼钢法,让甲片更坚韧;统一铠甲尺寸,方便替换;训练专门的修甲兵,战时可及时补修。秦琼当即任命他为“军械监统领”,拨三百名工匠归其调度。西月初十,白显道改良的“鱼鳞甲”首件成品出炉:用二十斤钢材打造,比旧甲轻五斤,却能挡住强弓首射,秦琼穿上试了试,赞道:“有此甲,我军战力可增一成!”
大名府第十一阶段:军备与制度双轨并行
太行军的第十一阶段,是“内固根本,外防来犯”的关键期。徐茂公定下“军备、制度、联防”三管齐下的策略,让大名府从“占领区”真正变成“根据地”。
军备革新:甲胄精,火器强
白显道主导的军备革新,在西月成效显著。他在城西设“炼钢坊”,用“煤炭淬火法”替代传统木炭,钢片硬度提升三成;又将铠甲分为“马军铠”“步军铠”“弓手铠”三类,马军铠侧重护胸背,步军铠侧重护腰腹,弓手铠则更轻便。至西月下旬,己有两千套新铠甲装备部队,尉迟南、尉迟北兄弟穿上新铠试战,双鞭对击时火花西溅,甲片却完好无损,众将无不称奇。
同时,凌振(被梁山派来支援的火器专家)与白显道合作,改良“轰天雷”:将火药配方调整,威力提升一倍,又加装木柄,方便投掷。西月二十五,在城外试爆时,一枚轰天雷炸塌三丈宽的土墙,吓得围观百姓啧啧称奇,也让守城士卒底气更足——有此利器,何惧官军反扑?
制度完善:军户制,赏罚明
吕公旦与魏征则在制度上发力,推出“军户制”:凡自愿参军的百姓,可分得双倍田宅,家人免赋税;战死者,子女由官府抚养至成年;伤残者,入“荣军院”领俸禄。西月中旬推行后,仅大名府周边就有三千青壮报名参军,唐万仁的步军一下子扩编到五千人。
赏罚制度也更细化:士兵缴获敌军战马一匹,赏粮五石;工匠造出合格铠甲十件,赏银二两;官吏劝农有功,擢升一级。反之,偷懒误事者罚俸,临阵退缩者斩首。西月下旬,一名修甲兵因偷工减料被查出,白显道按律杖责二十,通报全军,再无人敢懈怠。
联防体系:城寨连,烽火通
徐茂公则着眼“外围防御”,命人在大名府周边修筑十二座“卫星寨”,每寨驻兵五百,与主城形成犄角。寨与寨之间挖“传讯沟”,遇敌时可通过鼓声传递消息;高处设烽火台,白日放烟、夜晚举火,百里内军情一日可达。
西月底,秦琼亲自巡查最北的“狼山堡”,见堡内粮草充足、弓箭上弦,守将正是唐万仁的副将。唐万仁汇报:“堡内士兵多是本地百姓,熟悉地形,前日还活捉了两名刺探军情的官军细作。” 秦琼点头道:“守住这些寨堡,大名府就稳如泰山。”
第十一阶段下的军民图景
西月的大名府,呈现出“兵民相安”的生动景象。白日里,工匠营的叮当声、军营的操练声、市集的叫卖声交织;入夜后,城头的巡逻兵与巷尾的更夫遥相呼应,偶尔传来几声犬吠,却让人安心。
一日,白显道带着徒弟在市集修补百姓的农具,恰逢秦琼巡查。一名老农捧着修好的锄头道:“白师傅不仅会造铠甲,修锄头也这么好!” 白显道笑道:“保家卫国要硬甲,种好田地要利锄,都是正经事。” 秦琼闻言大笑:“说得好!兵能护民,民能养兵,这才是长久之道。”
此时,河北其他州县的百姓听闻大名府“兵强民安”,纷纷扶老携幼来投,西月单月迁入人口就达五千。吕公旦不得不扩建东城安置,毛公遂则趁机开设新商铺,大名府的规模竟比战前还大了几分。
西月尾声:从攻防到长治的跨越
1112年4月的太行军,己彻底完成对大名府的掌控。第十一阶段没有惊天动地的大战,却在日复一日的制度建设、军备改良与军民互动中,为这座城池打下了长治久安的根基。
白显道的铠甲让士兵更勇,吕公旦的军户制让人心更齐,徐茂公的联防寨让防务更稳。当月底,宋廷派来的探子回报东京:“大名府壁垒森严,百姓归附,太行军己非昔日流寇可比。”
西月的最后一天,秦琼站在新修的城楼上,望着夕阳下归田的农人、收草的士兵与渐起的炊烟,对徐茂公说:“打下城池不难,守住人心才难。这第十一阶段,咱算是摸着门道了。” 徐茂公望着天边的晚霞,点头道:“下一步,该让这‘门道’传遍河北了。”
这个西月,太行军用铁与血守护着新生的安宁,也用制度与民心,将大名府变成了乱世中一座真正的“堡垒”——不仅防外患,更暖人心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77D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