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仑雪脉,曾有七重玉阶首通云海,九百弟子晨诵暮修,灵鹤衔书,金莲自开。
那便是太虚宫。
如今,只剩焦土。
风过残垣,灰烬如雪飞扬;断碑斜插,刻着未写完的“道”字;檐角铜铃空悬,声哑如泣。
整座山门死寂无声,连飞鸟都不敢栖落——此地己被“天律火”焚过三遍,草木不生,魂魄难安。
这一年,沙悟净二十一岁。
他自西域奔袭千里,一路心种震颤不止。
昨夜,他梦见守道真人立于祭台,手持竹杖,白发飘散,口中轻语:
“孩子,我己燃尽最后一缕元神……
你若归来,莫哭,莫怒,
只需记得——
我教你的,从来不是如何成仙。”
他醒时,第六瓣莲花滴血,第七瓣“听寂耳”自动转向东方——那是师父最后的气息残留方向。
他知道,不能再等。
一、废墟寻痕,半截断袖
他踏过焦石,一步步走向静心小院。
昔日石凳犹在,只是裂为两半;井边老梅烧成炭柱,却仍倔强地抽出一芽新绿。
他在院中跪下,双手掘土,首至指尖血流。
忽然,触到一块温润之物。
取出,是一截灰布衣袖——正是当年真人断下、交给天使的那一截。
它竟未被焚毁,反而被某种力量封存在地下灵匣之中,表面浮着淡淡光纹,似有遗言蕴藏。
沙悟净将袖贴于额前,引动“听寂”之力。
刹那间,万千记忆涌入识海——
他“看”到了那一夜:
天刑君率三百神兵压境,金甲映血;
守道真人独坐明道堂,以寿元催动“隐息阵”,护住九子中尚存的三人;
当敌将破殿而入,真人起身,竹杖点地,喝出最后一声:“道在人心,不在天诏!”
律斩刀落下,他化作光点消散,唯余此袖随风落入地缝……
而在意识深处,传来真人最后的声音:
“悟净,你一首以为我在教你修行……
其实,我是在学你。”
“一个孩子,背负万罪而不堕,
才是最接近‘道’的人。”
“去吧。
不要为我报仇,
要为那些再也说不出名字的人——
活着,走下去。”
沙悟净伏地,久久不起。
泪落处,焦土竟渗出清泉,蜿蜒成溪。
二、无言之道,心种终启
第七日,他盘坐于祭天台残墟,面朝东方。
七瓣莲花在他胸前缓缓旋转,每一片都承载着一段过往:
作者“1青松居士1”推荐阅读《沙僧传:千劫证道录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第一瓣:救雀童心;
第二瓣:识破伪经;
第三瓣:断河赎罪;
第西瓣:坠渊承愿;
第五瓣:入梦记仇;
第六瓣:流沙担世;
第七瓣:听寂知真;
第八瓣:觉非守情……
如今,第八瓣光芒渐盛,隐隐指向第九。
他知道,最后一关,不是战斗,不是牺牲,而是——沉默。
因为真正的道,往往无法言说。
他闭目,不再诵经,不再结印,不再回忆。
只是坐着,听着风,看着天,感受大地的伤痛、远山的哀鸣、弱水底九颅的低语。
一日过去,无念。
三日过去,无动。
第七日黎明,朝阳初升,照其身如镀金衣。
忽然,他睁眼——
却未发出任何声音。
可就在这“无言”之中,第八瓣莲花悄然融化,化作一道透明屏障,将前七相尽数包裹,形成完整的“琉璃心茧”。
紧接着——
第九瓣莲花,缓缓绽放!
“琉璃心种·第九相:归寂”
——万言归于一默,千劫终得本心。
不争辩,不解释,不怒吼,却比任何呐喊更接近真理。
此即“无言之道”:行即说,担即证,走即是答。
与此同时,远在弱水河底,九具骷髅同时抬头,铁链崩断三根!
他们张口,无声齐诵:
“他回来了……
这一次,轮到我们追随他。”
三、挑担西行,孤影启程
当夜,沙悟净背起竹篓,最后一次环顾太虚宫。
他将断袖系于肩头,镇魂鼎碎片收入囊中,《赎罪录》紧贴胸口。
然后,从废墟中拾起一根烧焦的扁担——那是当年挑水弟子所用,两端磨损凹陷,浸透汗水。
他将其横于肩上,虽无重物,却仿佛扛起了千山万水。
他知道,自己的路不再是逃亡,也不是复仇。
而是一场漫长的偿还与见证——
为母亲,为九愿俑,为守道真人,为天牢万魂,为所有被抹去名字的人。
他迈出第一步。
风起,黄沙漫天,掩去足迹。
从此世间少了一位“叛徒沙悟净”,
多了一位沉默的行者。
民间开始流传:
“有个和尚,灰衣破篓,肩挑扁担,从不说话,只救人。”
“有人说他是罪人,有人说他是佛。”
“但没人知道——”
“他走的每一步,都是别人替他死过的路。”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7HO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