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10章 科举入仕,农家子的登天路7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反派心愿系统:狠人哥,在线复活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7ZZ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上上签吉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

卯时正刻,鼓声三响。

全场肃然。知县大人周文渊身着官服,面色严肃,在县丞、教谕等一众官员的簇拥下,步入至公堂,焚香祭拜孔圣,宣读考场规则。

随后,试卷下发。

叶凡接过那张粗糙的黄纸试卷,目光扫过题目。

第一场考的是帖经和墨义,主要是考察对儒家经典的记忆和理解。题目对他而言,毫无难度。

原主基础本就扎实,加上他恐怖的灵魂悟性,那些晦涩的经文几乎如掌上观纹。

他并未立刻动笔,而是闭目养神,将心神沉静下来。

周围己然响起了一片窸窸窣窣的落笔声,以及偶尔压抑的咳嗽和叹息。

片刻后,他睁开眼,眸光清澈平静。研墨,铺纸,提笔。

笔是便宜的兼毫,墨是带有杂质的臭墨,纸亦粗糙。

但他落笔的瞬间,一股难以言喻的气度自然而生。手腕稳如磐石,笔尖行走于纸面,如行云流水,毫无滞涩。

字迹并非多么华丽飘逸,却端正严谨,一丝不苟,透着一股骨子里的坚韧与冷静,与这具身体的原主乃至周围所有考生的气质都迥然不同。

帖经墨义,一气呵成。

检查无误后,他竟不再多看,将试卷置于一旁,拿出干粮,就着冷水,默默吃了起来。此时,周遭尚有考生在苦思冥想,抓耳挠腮。

下午,第二场考试开始,是为经义,要求根据指定的经书语句展开论述,是考核学子真正学问的关键。

题目出自《论语·泰伯》:“曾子曰:‘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己,不亦远乎?’”

要求以“论士之弘毅”破题。

看到此题,考场内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凉气之声,甚至隐隐有啜泣响起。

此题看似寻常,实则极难下手。“弘毅”二字,包涵极广,既要阐发士人志向之宏伟、意志之坚韧,又要关联“仁”之重任与“死而后己”之远道,极易写得空泛或偏颇。

不少考生己是面色惨白,额头冒汗。

叶凡却是目光微亮。此题,正中其下怀。

他的一生,何尝不是“任重而道远”?

为护妹而死,残魂相伴万载,而今为复活归来,踏系统之路,逆袭诸天……其任之重,其道之远,远超此题所述万倍!

其意志之坚韧,更是历经万古磨砺!

所谓“弘毅”,他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深刻体会。

他并未急于动笔,而是沉思良久,将心中那万古执念与对此题的理解缓缓融合,淬炼提纯。

一炷香后,他再次提笔。

破题:“夫士之所谓弘毅者,非徒志气之雄也,乃其荷天下之重,跬步于万里之遥,而百折不改其初者也。”

承题之后,文章便如江河奔涌,层层推进。

以史为鉴,论及苏武牧羊而不屈,玄奘取经而西行,包拯铁面而无私……并非简单罗列事例,而是深刻剖析其“弘”在何处,“毅”从何来,最终皆归于“仁”之内核与“死而后己”之精神。

文章逻辑严密,气象宏大,却又字字扎实,毫无浮夸之气。

更有一股隐而不发、却足以撼动人心的坚韧力量贯穿始终,那是一种真正经历过极致磨难而不倒的魂魄才能书写出的意蕴。

落笔,收锋。

叶凡轻轻吹干墨迹,看着自己的文章,眼神深邃。这篇文章,与其说是应试之作,不如说是他对自己当前道路的一次叩问与明志。

任重道远,死而后己。

他,亦是如此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7ZZ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反派心愿系统:狠人哥,在线复活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7ZZ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