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后一场,诗赋。 题目:“以‘秋闱’为题,作五言排律一首,限韵‘心’、‘深’、‘音’、‘今’、‘襟’。”
此题需切合考场情景,抒发士子情怀,限韵作排律,难度极高。
叶凡略一沉吟,回想这数日贡院所见所感,提笔写道:
“槐市聚群英,龙门启棘深。
烛摇方寸影,墨染古今心。 壁损蠹鱼字,檐传促织音。
九天气浩荡,三日夜萧森。 志岂矜朱紫,文应泣鬼神。
风檐安笔砚,星斗豁胸襟。 敢谓程途远,长怀雨露深。
至公明日月,片纸定浮沉。”
诗成,既写出了秋闱的庄严与艰辛,又抒发了寒门士子的志向与胸襟,格律精严,
对仗工稳,气韵沉雄,尤其是“志岂矜朱紫,文应泣鬼神”一联,更是道尽了无数读书人的心声与抱负。
九天七夜,煎熬般的考试终于结束。
当叶凡随着汹涌的人流走出贡院大门时,阳光刺目,许多人几乎站立不稳,面色憔悴,恍如隔世。
叶凡虽也感疲惫,但眼神依旧清澈,脊梁挺首。
放榜需待月余。
这一个月,省城济南仿佛陷入了某种焦灼的等待。
士子们或聚众饮酒,或闭门不出,或求神拜佛,各种流言蜚语,甚嚣尘上。
叶凡依旧深居简出,静待结果。
期间,他偶遇过赵知节一次,赵知节看起来更加清瘦,但眼神中却多了一丝光亮,
他对叶凡再次致谢,并言道无论中与不中,皆己尽力,无愧于心。
叶凡颔首,赠了他几句勉励之言。
放榜之日,终于到了!
省城贡院外的广场,人山人海,万头攒动!气氛紧张得几乎要爆炸!
这不再是府试院试时的百人千人,而是数千考生及其亲友仆从的聚集!声浪震天!
叶凡依旧选择了一处稍远的茶楼雅间,临窗而坐,平静地俯瞰着下方的喧嚣。
与他同行的,还有几位在府学相识、较为投契的寒门士子,包括赵知节,他们都紧张得坐立不安。
辰时到! 九声炮响!震耳欲聋!
贡院大门缓缓开启! 十数名膀大腰圆的胥吏,簇拥着数名礼房官员,抬着巨大的、覆盖着红绸的金榜,走了出来!
全场瞬间沸腾!人群如同潮水般向前涌去!
“放榜了!放榜了!” “让开!快让开!”
红绸揭开!巨大的金榜在阳光下熠熠生辉!
唱名开始!从最后一名开始! “山东省戊午科乡试第一百三十五名……” “第九十名……” “第五十名……” “第三十名……”
每一个名字念出,都引发一片区域的狂喜或哀叹。有人欢呼雀跃,有人捶胸顿足,有人当场晕厥。
名次越来越靠前,气氛越来越窒息。 “第十名……” “第五名……” “第三名……周文博,青州府!”
茶楼上的周文博听到自己名字,猛地松了一口气,脸上露出狂喜之色,第三名经魁!
己是极高的名次!但他随即又紧张地望向楼下,前两名还未公布!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7ZZ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