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21章 冰炭同器

小说: 承乾:贞观遗殇   作者:听风忘月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承乾:贞观遗殇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9DN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两仪殿的灯火燃了整整一夜,首至晨曦微露,方才熄灭。

李世民从堆积如山的奏疏中抬起头,眼中布满了更深的血丝,眉宇间的疲惫刻入骨髓,然而那疲惫之下,却是一种被强行淬炼过的、冰冷的清醒。他用一夜不眠的忙碌,暂时禁锢住了那几乎要将他撕裂的悲恸,也将某些危险的念头,压回了心底最深处。

然而,有些事,可以延缓,却无法永远回避。

清晨的常朝,气氛比往日更加凝滞。百官缟素未除,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小心翼翼的神色,交换眼神时都充满了无声的试探与揣测。太子新丧,国本空悬,这巨大的权力真空,像一块磁石,吸引着所有暗流,也压迫着每一个人的神经。

御座之上的皇帝,面色冷峻,看不出丝毫情绪,只按部就班地处理着政务,声音平稳,甚至比平日更加简洁干脆。然而,那平静水面之下汹涌的暗流,却让所有熟知陛下性情的重臣,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。

散朝后,李世民并未立刻起身,目光在几位重臣身上扫过,淡淡道:“辅机(长孙无忌)、玄龄、克明(杜如晦),随朕来甘露台。”

被点名的三人心中一凛,立刻躬身应诺。房玄龄与杜如晦交换了一个担忧的眼神,长孙无忌则面色沉静,垂眸跟上。

甘露台上,视野开阔,初升的朝阳将金光洒满台阁,却驱不散那无形的沉重。内侍奉上茶点便悄然退下,台上只剩下君臣西人。

李世民负手而立,背对着他们,望着远处依旧覆盖着素缟的东宫方向,沉默良久。

房玄龄等人垂手恭立,不敢出声打扰,心中却己转过万千念头。陛下此刻召见,所为之事,不言而喻。

终于,李世民缓缓转过身,目光从三位重臣脸上一一掠过,那目光深沉如潭,带着一种审视的压力。他开口,声音平稳得听不出任何波澜,却字字千钧:

“太子不幸早夭,朕心甚悲。然,国不可一日无储君。”他顿了顿,观察着三人的反应,“今日召诸卿来,便是要议一议,立储之事。”

尽管早有预料,但当皇帝亲口说出“立储”二字时,三人心中还是猛地一紧。房玄龄和杜如晦下意识地看向长孙无忌。作为皇后的兄长,太子的亲舅,他的态度至关重要。

长孙无忌面色沉痛,率先开口,语气充满了恰到好处的悲戚与谨慎:“陛下圣明。太子新丧,臣等亦悲痛万分。然陛下所言极是,社稷为重,立储之事确需早日议定,以安天下之心。只是……”他话锋一转,显得十分为难,“只是此乃国本,关乎大唐万年基业,务必慎之又慎,臣等不敢妄言,还需陛下乾坤独断。”

一番话,滴水不漏,既表明了支持议储的态度,又将最终决定的皮球巧妙地踢回给了皇帝,全然不提具体人选。

李世民目光微闪,不置可否,转而看向房玄龄:“玄龄以为如何?”

房玄龄心中叹息,知道躲不过,沉吟片刻,谨慎道:“陛下,立储乃国之大事,当以贤德为上,需综合考量皇子之年齿、品性、才具及众望所归。如今诸皇子中,魏王泰,聪慧敏学,颇负才名;吴王恪,英武类父,亦有贤声;晋王治,虽年幼,然性情仁厚……皆各有其长。还需陛下明察万里,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承乾:贞观遗殇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择其最善者立之,臣等必竭诚辅佐。”

他列举了可能的人选,却未明确倾向任何一方,只将标准抛出,依旧是谨慎持重的态度。

杜如晦随后附和,所言与房玄龄大同小异,强调贤德与稳定。

李世民静静听着,脸上依旧看不出喜怒。他知道,这些老臣都在观望,都在等待他的态度。尤其是在经历了承乾之事后,他的任何倾向,都可能引发巨大的波澜。

他心中冷笑。贤德?才具?众望所归?这些词听起来冠冕堂皇,可这“众望”背后,有多少是真正的公心,又有多少是利益的驱使和刻意的营造?

他的目光再次投向远方,仿佛能穿透宫墙,看到那座因“旧疾复发”而闭门谢客的魏王府。李泰的“聪慧敏学”、“颇负才名”,有多少是他这父皇的偏爱滋养出来的?那些“众望”,又有多少是源于此?

而承乾呢?他的“贤德”与“才具”,却被他这父皇的忽视和苛责,永远地埋没在了那冰冷的陵墓之中!

一股尖锐的痛楚再次袭来,被他强行压下。

他转回身,语气依旧平淡,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:“诸卿所言,皆有道理。立储之事,关乎国本,确需慎重。然,太子初丧,朕心未宁,亦不忍遽决。”

他目光扫过三人,缓缓道:“此事,容后再议。当下之急,乃是太子身后哀荣,需极尽隆重,以慰亡者之心,亦安臣民之念。着礼部,拟谥号,上尊典,一应仪制,皆需至善至美,不得有误。”

他没有给出任何明确的人选指示,反而将重点完全转移到了追谥和丧仪上。

这个决定,既出乎意料,又在情理之中。

房玄龄和杜如晦心中微微松了口气,却又感到一丝不安。延缓议储,固然能暂时平息眼前的暗流,但也意味着不确定性延长,那水面下的争斗,恐怕会更加隐秘和激烈。

长孙无忌眼底深处则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晦暗,他立刻躬身道:“陛下圣虑周全,臣等遵旨。太子仁孝,不幸早逝,确需厚加尊荣,以彰其德。”

“嗯。”李世民淡淡应了一声,挥了挥手,“去吧。”

“臣等告退。”三人行礼,缓缓退下甘露台。

走下台阶,远离了皇帝的视线,房玄龄才低声对杜如晦道:“陛下之心,深似海啊。”

杜如晦默然点头,眉宇间忧色不减:“冰炭同器,其势难久。拖延……恐非良策。”

长孙无忌走在稍前,仿佛未曾听见他们的低语,面色平静无波,唯有袖中微微攥紧的手指,泄露了此刻并不平静的心绪。

甘露台上,李世民独自伫立,望着三人远去的背影,目光最终落在魏王府的方向,眼神一点点变得冰冷而锐利。

厚加尊荣?以彰其德?

他知道,这或许是他唯一还能为承廉做的事情了。

也是他,投向这即将再起波澜的深池的第一颗石子。

他要看看,这所谓的“众望”,究竟能经得起几分考验。

阳光洒在他身上,却暖不透那身冰凉的铠甲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9DN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承乾:贞观遗殇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9DN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