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28章 春雪积寒

小说: 承乾:贞观遗殇   作者:听风忘月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承乾:贞观遗殇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9DN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寒冬在无声的博弈与深埋的哀恸中悄然流逝,时节轮转,又至初春。长安城的积雪开始消融,枝头隐约可见嫩绿的新芽,空气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。

然而,皇城之内,尤其是两仪殿,却仿佛被永恒的寒冬所笼罩。那份因太子薨逝而起的巨大悲恸,并未随着时间流逝而淡化,反而如同陈年的冰窖,寒意日益深重,沁入骨髓。

李世民依旧勤政,甚至比以往更加夙夜匪懈。他处理政务时专注而高效,决策果决,不容置疑。朝堂之上,无人再敢轻言立储,那些曾经围绕魏王李泰的溢美之词也几乎绝迹。皇帝用他冰冷的威压,强行维持着表面的平静。

但所有近身侍奉的人都清晰地感觉到,陛下变了。

他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了,即便是在接受万国来朝的元日大朝会上,那笑意也未曾到达眼底,只显得冰冷而疏离。他变得更加沉默,时常长时间地独坐,目光投向虚空,不知在想些什么。那深邃的眼中,沉淀着一种化不开的疲惫与沉郁,仿佛承载了千钧重负。

他对臣子的要求愈发严苛,尤其是对宗室子弟和年轻官员,稍有差池,便会引来毫不留情的申饬。那严苛背后,似乎隐藏着一种难以言说的、对“不成器”的深恶痛绝,又或许,是一种移情般的、对自己过往疏忽的极致弥补。

他对后宫妃嫔,更加冷淡疏远,即便是韦贵妃,也难再得到只言片语的温言。他将自己隔绝在一座无形的冰墙之后,拒绝任何形式的靠近与慰藉。

唯有在对待晋王李治时,那冰封的严厉会偶尔流露出一丝极其有限的、近乎笨拙的缓和。他会过问李治的功课,虽然问得简单,赏罚分明,却也会在李治因答不出问题而惶恐时,极不耐烦却又最终按下怒气,生硬地让他“退下再读”。这种变化细微得几乎无法察觉,却己足够让敏感的后宫和前朝捕捉到那一点不寻常的信号。

而对魏王李泰,那层冰墙则厚得令人绝望。李泰几次试图通过进献诗文、书画或是汇报《括地志》的“重大进展”来重新引起父皇的注意,结果都石沉大海。他甚至学着李治那般,试图展现一些孩童般的孺慕(尽管显得十分刻意),换来的也只是皇帝更加冰冷的审视和一句“专心读书,莫作他想”的警告。

李泰心中的恐慌、怨愤与不解,与日俱增。他完全无法理解,为何兄长的死,非但没有为他扫清道路,反而让父皇变得如此陌生而冷酷,将那原本触手可及的储位,推得遥不可及。

他自然不会知道,每一次他展现“才华”,每一次他试图“承欢”,在皇帝眼中,都会瞬间扭曲成一把尖锐的比较之刃,狠狠地刺向那永无法愈合的伤口,让他想起另一个孩子是如何在病痛中挣扎着履行责任,是如何渴望一句认可而不得,最终带着满腔的委屈与愧疚黯然离世。

这场无声的角力,在初春的一场倒春寒中,达到了一个微妙的高潮。

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席卷长安,大雪复又落下,将刚刚冒头的春意彻底掩埋。

就在这风雪交加的日子,一份由魏王府属官精心撰写、详细罗列《括地志》编纂过程中“克服重重困难”、“考订千古疑案”的辉煌成果奏报,连同李泰一封言辞恳切、表达“虽哀痛兄长的离去,然不敢忘父皇教诲,勉力于文治以报国”的奏表,一同送到了两仪殿的御案上。

与此同时,另一份来自晋王师傅的、简单汇报李治近日学业进展,并附上李治一篇略显稚嫩却一笔一划极为认真的习字文章的奏疏,也恰好呈送了上来。

两份奏疏,并排放在了一起。

李世民先拿起了李泰那份辞藻华丽、功绩斐然的奏报。他面无表情地翻阅着,看着那上面罗列的一条条“功绩”,看着李泰那看似谦逊实则自矜的表白,他的手指渐渐收紧,指节泛白。

猛地,他将那份奏报狠狠摔在御案之上,发出“啪”的一声巨响,吓得殿内侍立的宫人浑身一颤。

“文治?报国?”皇帝的声音冰冷刺骨,带着一种压抑到极致的嘲讽,“朕看他是在治自己的名!报自己的前程!”

无人敢应声。

李世民剧烈地喘息了几下,胸中的恶气翻涌不休。他目光扫过御案,猛地看到了旁边那份李治的奏疏。

他几乎是粗暴地抓了过来,展开。

稚嫩的笔迹,工整地抄写着《论语》篇章,虽无甚风骨,却看得出极其认真,没有一个错字,没有一个墨点。文章后面,还有师傅的批注:“晋王近日习字颇为用心,虽天资非绝顶,然贵在专注踏实。”

这朴素至极、甚至略显平庸的汇报,与旁边那份华美炫目的“功绩表”,形成了无比鲜明的对比。

李世民看着那工整的字迹,看着“专注踏实”西个字,怔怔地出了神。

他想起了承乾。承乾的字,也是这般年纪练出来的,清峻而有风骨,只因自己一句“字乃门面”,他便日夜苦练……他又何尝不是“专注踏实”?只是他的“专注踏实”,都用在了那些不被看见的地方,用在了与病痛的抗争和那永远也处理不完的、被视为“琐碎”的政务上!

而自己,又何曾给过一句“贵在专注踏实”的肯定?有的,只是“莫染文弱之风”的斥责!

巨大的悲恸和悔恨再次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。他闭上眼,将那份李治的奏疏紧紧攥在手里,仿佛那是唯一能让他不至于彻底沉溺的浮木。

良久,他睁开眼,眼中己是一片死寂的冰冷。

他拿起朱笔,在李泰那份奏报上,只批了两个字:

“己阅。”

再无他言。

而在那份李治师傅的奏疏上,他顿了顿,批道:

“知道了。告诉九郎,写字如做人,踏实便好。”

批完,他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,向后靠在御座上,对着空荡的大殿,发出一声极轻极轻的、仿佛来自灵魂深处的叹息:

“承乾……若你……若你能愚钝些……平庸些……是否……反而能活得久一些……”

话语消散在冰冷的空气里,无人回应。

殿外,春雪无声飘落,积压在屋檐树梢,仿佛要将这宫阙、将这人心深处所有的暖意,都彻底冻结。

寒意,并未因季节的更迭而消散,反而在这初春的雪中,积得更深,更沉了。

作者“听风忘月”推荐阅读《承乾:贞观遗殇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9DN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承乾:贞观遗殇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9DN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