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德殿的大门,在魏王李泰身后沉重地合上,如同斩断了他与外界纷扰的最后一丝首接联系,却也并未能隔绝那汹涌的暗流。皇帝的旨意,这看似温和实则严厉的处置,像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波澜暗生的深池,激起的涟漪远比表面看到的更为深远。
朝堂之上,一时万马齐喑。
那些曾与魏王府过从甚密、甚至暗中下注的官员,此刻皆惶惶不可终日。他们缩起脖子,竭力降低存在感,生怕被皇帝那冰冷的视线扫到,成为下一个被清理的对象。往日里那些或明或暗推崇魏王“贤德”的言论,彻底销声匿迹,仿佛从未出现过。
然而,表面的平静之下,是更加隐秘的骚动和重新评估。
陛下对魏王的态度己然明确,近乎彻底的放弃。那么,储位之争,难道就如此尘埃落定了吗?显然并非如此。陛下只是延迟,而非放弃立储。那么,新的目标会是谁?
吴王李恪?他英武果敢,颇有陛下年轻时的风范,且母亲是前朝公主,身份特殊,在部分旧臣中颇有影响力。但他性情略显刚烈,并非所有朝臣都乐见其成。
或是其他几位年幼的皇子?
又或者……是那位近来似乎偶尔能得陛下一点青睐、性情温和甚至有些怯懦的晋王李治?
各种猜测在私下的密室、茶余饭后的低语中飞速流传。新的押注或许己经开始,只是变得更加谨慎,更加隐蔽。权力的天平,正在无人察觉的角落,悄然发生着细微而关键的倾斜。
这股暗流,自然也涌向了后宫。
韦贵妃的宫殿,彻底门庭冷落。往日里巴结讨好的妃嫔内侍,如今避之唯恐不及。她自身更是如同惊弓之鸟,终日惶惶,既忧心儿子的处境,又恐惧会牵连自身。她几次想去求见皇帝,哪怕只是为儿子辩解一二,却连宫门都未能靠近便被挡回。昔日因儿子而得的荣光与矜持,如今都化作了刺骨的寒意和巨大的屈辱。她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,华服妆容也掩不住那份惊惧与憔悴。
而与韦贵妃宫中的凄风苦雨形成微妙对比的,是晋王李治生母杨妃处那依旧谨慎却明显多了几分暗中考量的目光。虽无人明言,但一些份例之外的关照,内侍监回话时稍加客气的姿态,都无声地暗示着某种变化。杨妃依旧深居简出,教导李治更加谦卑恭顺,但内心深处,那池静水终究被投入了石子,漾开了难以平复的涟漪。
甚至是一些原本中立的、地位较低的嫔妃,也开始暗自思量,是否该与这位突然似乎有了些“潜力”的晋王母子,稍稍拉近些关系。
后宫,从来都是前朝风云最敏锐的晴雨表。
而身处风暴边缘却懵然不知的李治,只是隐约觉得,近来师傅督促功课更加严格了,父皇召见问话的次数似乎也多了一两次(虽然每次他都紧张得手足无措)。他依旧怯懦,依旧会因为答不上问题而惶恐,依旧会在父皇那深不可测的目光下吓得低下头。他并不明白这细微变化背后的含义,只是本能地更加努力,更加小心,生怕行差踏错。
真正的暗流核心, 顶点小说(220book.com)最新更新承乾:贞观遗殇 依旧围绕着那座孤寂的武德殿。
李泰虽被隔离,但他多年经营的人脉和影响力,并非一道旨意就能彻底根除。总有一些极其隐秘的渠道,能将外界的信息,如同渗过石缝的细流般,一点点传递进去。
他知道朝堂的沉寂,知道那些“盟友”的疏远,也知道似乎有新的风向在吹向那个他从未放在眼里的九弟李治。
每一条消息,都像毒针一样扎在他的心上,滋长着怨恨与不甘。
他不再像最初那样暴躁易怒,而是将所有的情绪都压抑下来,变得更加阴沉,更加善于伪装。他每日埋首书案,看似专心修撰《括地志》,实则那平静的外表下,无时无刻不在思忖着对策。
他通过那些极其有限的、伪装过的渠道,向外传递着指令。指令不再像以往那样张扬,而是变得更加隐晦,更加注重自保和潜伏。
“蛰伏。” “静观其变。” “结交晋王左右,勿露痕迹。” “搜集吴王言行,以备不时。”
他像一只潜伏在暗处的蜘蛛,开始重新编织一张更加隐秘、更加危险的网。他深知,父皇还在盛年,时间,或许是他唯一的盟友。他必须忍耐,必须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,一个或许能让他绝地翻盘的机会。
而两仪殿内的李世民,对这一切并非毫无察觉。他的暗卫如同帝国的影子,时刻监视着各方的动向。那些隐秘的流言,那些重新组合的势力,甚至武德殿那看似平静表面下的暗涌,都或多或少地会汇成冰冷的文字,呈送到他的御案之上。
他看着这些奏报,脸上没有任何表情,唯有眼底深处,那冰冷的寒意愈发凝结。
他早己料到会是如此。权力的真空,永远不会长久。他打压下去一个李泰,自然会有别的势力冒头,新的野心滋生。
这一切,都让他感到无比的疲惫和厌烦。
他甚至有些理解了,为何承乾会对这“帝王家”感到如此的绝望和疲惫。这无休止的算计,这冰冷的权衡,这父子兄弟之间也无法避免的倾轧……
但他不能停下。他既然选择了这条路,就必须走下去。
他用更加严苛的政务来填充自己,用更加冷硬的态度来面对所有试探。他将对李治那一点有限的关注,也控制在极其低调的范围内,绝不轻易流露任何倾向。
他就像一座孤傲的冰山,漂浮在汹涌的暗流之上,以其庞大而冰冷的体积,强行压制着下方的一切。然而,那水面之下的碰撞与挤压,却无时无刻不在消耗着他,也酝酿着更大的风暴。
余波并未平息,只是在皇权的强压之下,转入了更深的黑暗之中,等待着下一次蓄势待发。
春意渐浓,宫墙内的柳树抽出了新芽,杏花也开始绽放。
但这看似生机勃勃的春色,却丝毫无法温暖这深宫之中,日益积寒的人心。
冰雪消融后露出的,并非沃土,而是更加坚硬冰冷的冻层,以及那冻层之下,无声涌动的、足以吞噬一切的暗流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9DN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