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秋的寒露在尚书府的后花园中凝结,楚清歌独立于亭中,手中捧着一卷前朝诗集,目光却并未落在书页上。
明日便是京城一年一度的重阳诗会。
往年此时,她总是称病不出,将风光让与那对善于钻营的母女。而楚云柔也确实凭着几首精雕细琢的诗文,在京中博得了几分才名。
“小姐,林姨娘那边送来了明日诗会要穿的衣裳。”追月捧着一套华服走来,语气中带着不满,“料子是好的,可这颜色和样式,分明是几年前时兴的款式了。”
楚清歌瞥了一眼那套过于艳丽俗气的裙装,唇角微扬:“收起来吧,明日穿我自个儿准备的那套月白云纹锦裙。”
“是。”追月应声,又道:“方才门房传来消息,七殿下派人送来一封信。”
楚清歌接过密封的信函,展开一看,上面只有寥寥数字:“明日诗会,静观其变,必有风波。”
她将信纸置于烛火上,看着它化为灰烬。萧景珩的消息从不虚发,明日诗会,想必不会平静。
“小姐,您真要参加诗会吗?”文砚有些担忧,“二小姐定会想方设法让您出丑的。”
“出丑?”楚清歌轻笑,“谁让谁出丑,还不一定呢。”
她自然记得前世这场诗会。楚云柔凭借一首偷来的《重阳赋》惊艳西座,而自己则因紧张失措,在作诗环节一言不发,成了全京城的笑柄。
而那首《重阳赋》的真正作者,是一位名叫柳如是的寒门才女。楚云柔派人偷了她的诗稿,还反过来诬陷她抄袭,逼得那才女含冤投湖。
这一世,该是拨乱反正的时候了。
---
翌日,重阳诗会设在皇家别苑的菊园中。各色名菊竞相开放,香气袭人。京城中有名的才子佳人几乎悉数到场,皇子公主们也来了几位,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刚立下大功的七皇子萧景珩。
楚清歌一身素雅衣裙,不施粉黛,却自有一股清冷气质,引得不少人侧目。她才坐下不久,楚云柔便袅袅婷婷地走了过来。
“姐姐今日怎么也来了?”楚云柔故作惊讶,“往年姐姐不是最怕这种场合吗?”
楚清歌淡淡一笑:“年年重阳,今又重阳。想着再不出来走走,怕是辜负了这大好秋光。”
楚云柔掩口轻笑:“姐姐说得是。待会作诗环节,妹妹期待姐姐大作哦。”语气中的讥讽不言而喻。
诗会开始,先是品菊饮酒,行令对句。几轮下来,气氛渐热。
到了自由作诗环节,果然如楚清歌所料,楚云柔率先起身,朗声道:“小女子不才,近日偶得一首《重阳赋》,愿与诸位共赏。”
她清了清嗓,开始吟诵那首偷来的诗。诗句精妙,意境高远,引得满座赞叹。
“好诗!好诗啊!”五皇子率先击掌称赞,“楚二小姐果然才情不凡!”
众人纷纷附和,楚云柔得意地瞥了楚清歌一眼,却见她面色平静,毫无艳羡之色。
就在此时,一个清冷的声音响起:“这诗当真是二妹妹所作吗?”
全场顿时安静下来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楚清歌身上。
楚云柔脸色微变,强作镇定:“姐姐何出此言?不是妹妹所作,还能是谁?”
楚清歌缓缓起身,目光扫过全场,最后定格在一个角落:“若我没记错,这首诗的作者,应该是那位坐在角落的柳姑娘才对。”
众人顺着她的目光看去,只见一个衣着朴素的少女惊慌抬头,脸色煞白。
楚云柔见状,立刻反击:“姐姐自己作不出诗来,便要诬陷妹妹抄袭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寒门女子吗?真是可笑!”
楚清歌不慌不忙:“是不是诬陷,让柳姑娘把自己所作的诗念出来,不就清楚了?”
柳如是战战兢兢地站起来,声音颤抖:“小女子...小女子确实作过一首《重阳赋》,但与二小姐所诵并不相同...”
楚云柔得意道:“看吧,她自己都说不一样。”
楚清歌却道:“柳姑娘不妨念来听听。”
在众人注视下,柳如是低声吟诵起来。令人惊讶的是,她念的诗与楚云柔方才所诵,几乎一字不差!
全场哗然。
楚云柔脸色大变:“你、你偷听我作诗!”
柳如是眼中含泪,却鼓起勇气道:“二小姐何必颠倒黑白?这首诗是我三个月前所作,当时还曾抄录赠予城南书局的李掌柜。若诸位不信,可请李掌柜来对证。”
楚清歌适时接话:“不仅如此,柳姑娘的诗稿上应该还标注了创作日期,而二妹妹若是临时所作,想必拿不出证据吧?”
楚云柔顿时语塞,脸色由红转白,再由白转青。
在场众人见状,心中都己明了。几位原本对楚云柔颇为欣赏的才子,此刻都露出鄙夷之色。
楚清歌趁势道:“诗文本为抒怀言志之物,贵在真情实感。借用他人之作博取声名,实在有违文人风骨。”她转向柳如是,温声道:“柳姑娘才情出众,不该被埋没。”
五皇子见状,忙打圆场:“既然是个误会,此事就到此为止吧。接下来还有谁愿献诗?”
楚清歌却道:“小女子不才,愿赋诗一首,以应重阳之景。”
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,她缓步走到亭中央,略一思索,朗声吟道:
“重阳独酌菊茶香,抱病起登江上台。
竹叶于人既无分,菊花从此不须开。
殊方日落玄猿哭,旧国霜前白雁来。
弟妹萧条各何在,干戈衰谢两相催!”
诗声落下,满座寂然。这首诗不仅对仗工整,意境深远,更难得的是诗中那份超脱年龄的沧桑与家国情怀,与当下边境不稳、朝局动荡的时局隐隐呼应。
片刻后,萧景珩率先击掌:“好诗!楚大小姐果然深藏不露!”
众人这才回过神来,纷纷称赞。几位老学士更是激动不己,追问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。
楚清歌从容应对,言谈间引经据典,见解独到,令在场众多才子才女刮目相看。
诗会结束后,柳如是特地前来道谢:“多谢楚小姐今日为小女子主持公道。只是...您为何要帮我?”
楚清歌微笑:“路见不平罢了。柳姑娘才情出众,不该被如此欺辱。”她取出早己准备好的一袋银两和一封推荐信,“城南书局的李掌柜与我有些交情,姑娘若愿意,可去他那里做校书工作,总好过受人欺侮。”
柳如是感激涕零,再三拜谢后方才离去。
人散后,萧景珩走近楚清歌,眼中带着探究的笑意:“‘竹叶于人既无分,菊花从此不须开’...好大的气性。只是不知楚大小姐何时有了‘弟妹萧条各何在’的感慨?”
楚清歌心知瞒不过他,轻声道:“诗情未必皆源自亲身经历,有时借他人之酒杯,浇自己之块垒罢了。”
萧景珩会意点头:“今日之后,楚大小姐才女之名必将传遍京城。只是...”他压低声音,“树大招风,小姐还需小心。”
楚清歌望向远处正咬牙切齿瞪着她的楚云柔,淡然一笑:“风雨迟早会来,避而不见,不如迎风而立。”
正当二人交谈时,一个内侍匆匆走来,向楚清歌行礼道:“楚小姐,废太子殿下有请,说是有要事相商。”
楚清歌与萧景珩对视一眼,心照不宣。
该来的,终于来了。
车靖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9LJ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