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徐达的演武场被那股凛冽的军人气势震慑过后,马安泰对于学习这件事,总算收起了几分轻视之心。尤其是在面对刘伯温时,他不再觉得那些玄乎的问题只是神棍的呓语,反而隐隐感觉到,这位先生肚子里装的,可能是比周老先生那些之乎者也更厉害的东西。
接下来的日子,马安泰便开始了规律得近乎枯燥的学习生活。上午雷打不动地去刘伯温府上报道,下午则去徐达的演武场接受操练。
在刘伯温的书房里,马安泰经历了一种完全颠覆他想象的启蒙教育。
刘伯温的教学方式,与文华殿里照本宣科、强调背诵的周老先生截然不同。他从不强迫马安泰立刻去认那些佶屈聱牙的古文,也极少讲解枯燥的经义。他的教学,堪称天马行空,信手拈来。
有时,他会指着窗外的太阳,问马安泰:“可知日升日落,影子长短变化,其中蕴含何等数理?”然后便引出勾股定理、相似测算等数学知识,甚至用树枝在地上画出图形,教他如何利用影子长度和角度来测量宫殿的高度或者树木的远近。这些知识实用又有趣,马安泰学得津津有味。
有时,夜深人静,他会带着马安泰来到院中,指着璀璨的星空,讲述二十八星宿的分布、运行规律,以及古人如何凭借星象辨别方向、推算节气,甚至隐隐透露星象变化与世间大事的某种微妙关联。虽然马安泰听得半懂不懂,但那片浩瀚神秘的星空,依旧在他心里种下了好奇的种子。
他还会讲历史,但不是简单地说某某皇帝做了什么,而是分析背后的原因、策略的得失。比如讲到楚汉之争,他会分析刘邦为何能胜项羽,不仅仅是因为刘邦会用人,更涉及到情报收集(知己知彼)、后勤保障(萧何镇关中)、心理战术(西面楚歌)等方方面面,听得马安泰目瞪口呆,原来打胜仗不是光靠将军勇猛就行。
更多的时候,刘伯温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,对着那些罗盘、龟甲、还有画满奇怪符号的图纸推演计算,嘴里喃喃着一些马安泰根本听不懂的术语,什么“休、生、伤、杜、景、死、惊、开”八门,什么“乙、丙、丁”三奇,什么“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”六仪……
马安泰的过目不忘和超强记忆力在这些学习中发挥了巨大的优势。无论刘伯温讲得多快多杂,那些数字、图形、星宿位置、历史事件年代,他往往听一遍就能记住个八九不离十,甚至能模仿着刘伯温的样子,在地上画出简单的星图或者阵法示意图。
刘伯温对此似乎并不意外,但眼中偶尔会闪过一丝赞赏。
然而,马安泰毕竟是个孩子,而且是个思维跳脱、充满实用主义的孩子。 顶点小说(220book.com)最新更新大明:老朱别打啦,我是白虎降世 对于那些玄妙高深但却看似无用的知识,他总会产生一些让刘伯温都哭笑不得的疑问。
尤其是对刘伯温时常推演的奇门遁甲之术,他最为好奇,也最觉得没啥用。
这一天,刘伯温又在对着一个复杂的奇门遁甲盘推演,手指掐算,似乎在测算着什么。马安泰在一旁看着那些弯弯曲曲的符号和密密麻麻的文字,觉得头昏眼花,实在忍不住了,举起小手发问。
“先生,”他眨巴着大眼睛,脸上写满了真诚的困惑,“您整天算这个奇门遁甲,到底有啥用啊?能算出明天天气好不好吗?能算出御膳房中午做不做红烧肉吗?”
刘伯温掐算的手指一顿,抬眼看他,似乎没料到他会问这个。
马安泰见先生没生气,胆子更大了些,把自己心里最真实的想法问了出来:“或者……学了这个,能让我晚上偷偷去御膳房拿点心吃,而不被侍卫大哥发现吗?”
他问得认真,仿佛在探讨一个关乎人生幸福的重大学术问题。在他看来,不能帮忙偷吃的学问,都不是好学问!
刘伯温听完这个问题,脸上的表情变得十分古怪。他沉默地看着马安泰,看了好久好久,久到马安泰都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问了个蠢问题,正准备缩起脖子挨训时——
刘伯温忽然捋着胡须,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。
他并没有首接回答能还是不能,而是用一种悠然的语气,慢条斯理地说道:
“奇门遁甲,乃上古秘术,蕴含天地至理,可测吉凶祸福,可辨方位时辰,可布阵行军,可趋吉避凶……其用妙不可言。”
他顿了顿,目光落在马安泰那充满期待和好奇的小脸上,嘴角的笑意加深,轻飘飘地丢下一句:
“若能精通此道,莫说偷吃几块点心……”
他的声音压低了一些,带着一种蛊惑般的魔力:
“便是悄无声息地搬空整个御膳房,也未必有人能察觉。”
“嘶——”马安泰倒吸一口凉气!
搬……搬空整个御膳房?!还没人能发现?!
这一刻,奇门遁甲在他心目中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!这简首是天下最有用、最了不起的学问啊!
刘伯温看着马安泰那副恨不得立刻扑上来学习的模样,捋须微笑,眼中闪过一丝计谋得逞的狡黠。
投其所好,引其入门,这第一步,看来是成功了。至于以后是成为偷点心的小贼,还是真正能运用这门学问的人,那就看造化了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AAH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