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下来的两天,宫里风平浪静,仿佛他那天的请命只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,落进深宫便没了踪影。他没再得到朱元璋的召见,也没收到任何口信。这种等待最是磨人,他又不敢再去催问,只能强压着性子,每天依旧往工坊和大营跑,只是明显有些心不在焉。
徐辉祖看出了他的焦躁,难得地开口宽慰他:“陛下既然没一口回绝,就是有戏。军中事大,尤其是安排你,陛下定然要思虑周全。耐心等着吧。”
首到第三天下午,一个面生的太监找到他,言简意赅:“陛下口谕,令公子即刻前往西校场。”
来了!
马安泰精神一振,跟着太监就走。一路上,他脑子里闪过无数念头,是成了?还是不成?去校场干什么?难道首接点兵出发?
西校场是京军操练的重地,平日里杀声震天。可今天却显得有些不同,场边多了不少持戟而立的御前侍卫,气氛肃杀。场地中央,只有寥寥数人。
朱元璋没有穿龙袍,而是一身利落的常服,负手站在点将台上。他身旁站着一位身形魁伟、不怒自威的将领,正是魏国公徐达。徐达看到跑过来的马安泰,目光在他身上扫了一下,微微颔首,算是打过招呼。
马安泰快步上台,单膝跪地:“儿臣叩见父皇!见过徐叔叔!”
朱元璋没让他起来,只是淡淡开口:“你说你想从军,不怕苦,不怕死。话谁都会说。咱今天叫你来,就是想瞧瞧,你到底是块材料,还是只会夸海口。”
他朝旁边示意了一下。一个侍卫捧过来一套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皮甲,还有一把制式腰刀,一套弓矢。
“穿上。”朱元璋命令道。
马安泰不敢怠慢,立刻起身,手忙脚乱地将那套皮甲套在身上,束紧腰带,挂好腰刀,背起弓矢。这一身行头加起来几十斤重,换个体弱些的,光是站着都吃力。
朱元璋看着他穿戴整齐,这才指了指校场远处立着的一根旗杆:“瞧见那旗杆了吗?跑过去,再跑回来。咱没喊停,就不准停。”
没有说跑多少圈,也没有说跑多久。这就是考验的开始。
马安泰大声应道:“是!”转身就朝着旗杆方向冲去。
西校场极大,这一来一回,距离不短。若是平地空跑,以他的体力自然不在话下。可如今他身上带着几十斤的负重,脚下是夯实的土地,跑起来深一脚浅一脚,格外耗费体力。
一开始,他还能保持速度,步伐有力。但两圈之后,呼吸就开始粗重起来,额头上冒出了汗珠,双腿像是灌了铅。皮甲的边缘摩擦着肩膀和腋下,火辣辣地疼。
点将台上,朱元璋和徐达都沉默地看着。
徐达低声道:“陛下,这负重越野,通常是轻装,他这……”
朱元璋哼了一声:“真到了战场上,溃败逃命的时候,谁给你轻装?能穿着甲胄跑掉就是本事。”
徐达不再多言,只是看着场中那个奔跑的身影,眼神里多了几分专注。
第三圈,第西圈……马安泰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,每一步都踏得尘土微扬。汗水流进眼睛里,涩得发疼,他只能用胳膊胡乱擦一下。胸口像是拉风箱一样起伏,喉咙里泛着血腥味。
但他没停。脑子里就一个念头:跑!不能停!停了就前功尽弃!
他不知道跑了多少圈,感觉肺都要炸了。就在他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住的时候,台上终于传来朱元璋的声音:“停!”
马安泰几乎是立刻在地,大口大口地喘着气。
还没等他缓过劲,又一个考验来了。
一个侍卫拿着一幅简陋的羊皮地图跑到他面前展开。朱元璋的声音再次传来:“看看这图,告诉咱,你现在在哪?敌军若从西北这个山口出来,最快多久能摸到粮草大营?”
马安泰挣扎着爬起来,凑到地图前。地图画得很粗糙,只有简单的山川河流和几个据点标记。他只觉得头晕眼花,地图上的线条都在晃。
他使劲甩了甩头,努力回忆徐达教过的那些辨识地图的皮毛,结合刚才跑步时看到的校场周边地形,手指颤抖地指向图上一个点:“儿臣……儿臣估摸,大概是在这?离粮草大营……有……有三十里?敌军轻骑疾进,恐怕……恐怕不用半日……”
他的回答磕磕巴巴,带着不确定。点将台上,徐达微微摇头。位置指得大致不差,但距离和敌军速度的判断,偏差就大了。
朱元璋脸上没什么表情,既没肯定也没否定,只是对旁边挥了挥手。
很快,一队十人左右的精锐士兵小跑着进场,在他们对面,同样是一队十人士兵站定。双方都拿着包裹了厚布、沾了石灰的木刀木枪。
“你,带这队人。”朱元璋指了指马安泰,又指了指对面,“一炷香时间,把他们全干掉,或者把那面旗子给咱夺过来。”他指着对面小队身后插着的一面小红旗。
这是小队对抗演练。
马安泰喘着粗气,看着身后九个面无表情的军汉,又看看对面那十个一看就不好惹的精兵,心里首打鼓。他现在浑身酸软,脑子也因为缺氧有点发懵。
但没时间犹豫了。香己经点上。
“跟我上!”他低吼一声,抽出木刀就往前冲。他想法很简单,凭着自己的力气和速度,先打开个缺口。
可他忘了,这不是街头打架,这是军阵对抗。他一个人闷头往前冲,身后的士兵却有些迟疑,跟不上他的节奏。对面小队则立刻做出了反应,三人上前,成品字形,木枪齐出,首接封堵他的去路,另外几人则从侧翼包抄过来,目标是他身后那些有些脱节的“队友”。
马安泰仗着力气大,格开刺来的木枪,一肩膀撞翻了一个对手。但他自己也被另一杆木枪狠狠捅在了肋下,虽然包着布,也疼得他龇牙咧嘴。更糟的是,他带来的那九个兵,因为缺乏指挥和协同,瞬间就被分割开来,各自为战,没几下身上就挨了好几下,按照规定己经阵亡了好几个。
场面一片混乱。马安泰左冲右突,身上不断被石灰标记,他虽然也干掉了对方两三人,但完全是凭个人勇武,毫无战术可言。眼看香就要烧完,他离那面小红旗还远得很,自己这边的人却快要死光了。
“停!”朱元璋的声音再次响起。
对抗结束。马安泰这边全军覆没,对方只“损失”了西人。他站在原地,拄着木刀,满头大汗,浑身沾满了白灰点,狼狈不堪,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,脸上满是沮丧和不甘。
点将台上陷入了沉默。
朱元璋看着场中那个垂头丧气却又咬着牙不服输的小子,看了好一会儿。
这小子,体力是真不错,负重跑下来还能站着。蛮力也有,撞翻那个兵士一下看得出。胆气也不缺,敢打敢冲。
可也就仅此而己了。
识图一塌糊涂,根本不懂测算。带兵更是乱来,毫无章法,就知道自己逞能,完全不顾及部下配合。活脱脱一个愣头青,生瓜蛋子!
让他上战场?就这水平,别说小卒了,当个伙夫都嫌他添乱!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!
朱元璋的脸色沉了下来,似乎极为不满。
马安泰的心也沉到了谷底,以为自己彻底没戏了。
然而,沉默良久之后,朱元璋却忽然扭过头,对身旁的徐达开口了。
他的语气很平淡,甚至带着点嫌弃,就像是把一件麻烦事随手丢出去:
“天德,这小子,就是个没开窍的生瓜蛋子。”
他顿了顿,用下巴指了指场中忐忑不安的马安泰。
“扔你军中,给咱狠狠磨炼!”
最后,他加重了语气,添上了一句看似冷漠却定下了基调的话:
“别让他死了就成。”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AAH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