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70章 女工每月需4双劳保手套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冰城到沪上:火车炊事员重生逆袭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AUZ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“没有担保人就不能贷吗?”江蕙英不甘心地问。柜员叹了口气:“这是规定,个体户贷款风险大,没有担保,我们不能批——你再想想办法,或者找亲戚朋友问问。”江蕙英走出银行,阳光刺眼,她蹲在银行门口的台阶上,翻着账本里的“客户记录”——上面记着电机厂工会主席的名字和电话,还有他办公室的地址。

“试试吧,大不了被拒绝。”江蕙英骑上自行车,往电机厂赶。电机厂大门前的马路上,工人们正下班,穿着蓝色工装,手里拿着搪瓷缸,说说笑笑地往家属院走。江蕙英在传达室登记时,传达员认出她:“你是给工会供布料的江同志吧?工会主席在办公楼2楼,刚开完会。”

工会主席的办公室很小,墙上挂着“1982年先进工会”的锦旗,桌上堆着几摞“职工夏装尺码表”。“江同志,找我有事?”主席给她倒了杯热茶,茶叶是普通的茉莉花茶,在热水里慢慢舒展。江蕙英把贷款的事说了,又拿出电机厂的布料订单:“我想接冬装的1000丈布料,但定金不够,银行要担保,我实在没办法了,想问问您能不能帮我开个‘收货后结款’的证明,我去跟供货商谈延期付款。”

主席放下茶杯,翻着订单:“你之前供的夏装布料,质量确实不错,工人都反映比国营店的耐穿。”

他想了想,从抽屉里拿出一张“电机厂工会采购证明”,用钢笔写道:“兹证明江蕙英(个体户)为我厂职工夏装布料供货商,货物质量合格,冬装布料采购事宜属实,我厂同意收货后3日内结清货款。”写完后,他盖上“哈尔滨电机厂工会”的红章:“这个证明你拿去,跟供货商说说,应该能管用——我们工厂也是从困难过来的,能帮就帮一把。”

江蕙英接过证明,手有些发颤:“太谢谢您了,主席——我保证冬装布料的质量,肯定比夏装的还好。”主席笑了:“不用谢,你给我们工人供好布料,就是帮我们的忙。对了,冬装布料要深蓝色的,耐脏,工人在车间里干活方便。”

从电机厂出来,江蕙英首接去了邮局——她要给上海老吴打长途电话。邮局的长途电话室排着队,墙上贴着“长途电话收费标准:本地0.3元/分钟,外地0.5元/分钟”的纸条。轮到江蕙英时,她拿起话筒,接线员说:“上海电话要等5分钟,请稍等。”

话筒里传来“滋滋”的电流声,江蕙英心里七上八下——老吴要是不同意延期付款,这订单就黄了。5分钟后,终于接通了:“喂,是老吴吗?我是哈尔滨的江蕙英。”老吴的声音带着上海口音:“江同志啊,是不是新计算器的货到了?”“不是,是冬装布料的事——我接了个1000丈的订单,定金要840元,我手里钱不够,电机厂给开了收货结款的证明,能不能先发货,我到货后补定金?”

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,老吴说:“江同志,我信你——之前你进电子表、布料,冰城到沪上:火车炊事员重生逆袭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冰城到沪上:火车炊事员重生逆袭最新章节随便看!从来没拖欠过货款。这样,我明天就安排发货,走铁路货运,大概5天到哈尔滨,你收到货后,把定金汇过来就行。”江蕙英悬着的心终于放下:“太感谢你了,老吴——以后我肯定多跟你合作。”挂电话时,她看了看计费表:通话7分钟,3.5元,赶紧从口袋里掏出钱,心里想着“这笔话费要记在账本的‘成本’栏里”。

回到小院时,江蕙英雇的待业青年小敏己经在看摊了。小敏18岁,高中毕业后没找到工作,江蕙英上周招她来,月薪30元,主要帮着看摊、记账。“江姐,今天卖了3块电子表,收了75元,我都记在账本上了。”小敏递过账本,江蕙英翻开一看,眉头皱了起来——小敏把“电子表25元/块”写成了“2.5元/块”,要是按这个记账,月底算账就亏大了。

“小敏,你看这里,”江蕙英指着账本上的数字,“25元写成2.5元,差了10倍,要是真按这个收钱,咱们就赔本了。”小敏脸一下子红了,低下头:“对不起江姐,我太马虎了,以后一定注意。”江蕙英没骂她,从煤炉上拿下烤红薯(下午在市场买的,5分/斤),掰了一半给她:“别急,我教你用算盘算账,算错了就用算盘再核对一遍——我刚开始做生意时,也记错过账,慢慢就熟练了。”

两人坐在煤炉旁,江蕙英教小敏用算盘打“25+25”,小敏的手指有些笨拙,拨算盘珠时总碰到旁边的珠子。“别紧张,慢慢来,”江蕙英握着她的手,“你看,先拨上20,再拨上5,加25就是再拨20和5,总共50——这样就不会错了。”小敏跟着拨了一遍,终于对了,高兴得跳起来:“江姐,我会了!以后我每天练算盘,肯定不会再记错账了。”

煤炉里的蜂窝煤烧得正旺,烤红薯的甜香飘满了屋。江蕙英看着小敏的笑脸,突然想起自己刚做生意时的样子——那时候她也什么都不懂,怕被稽查队查,怕进的货卖不出去,是于晖一首鼓励她“慢慢来,踏实干”。现在她能教小敏算账,能接下大订单,靠的不就是“踏实”二字吗?

于晖早上到分局时,后勤科的门还没开——他提前半小时来,是想跟老黄商量7号楼最后两户的水管改造。刚走到楼梯口,就看见老黄蹲在墙角抽烟,烟蒂扔了一地。“老黄,早啊——今天咱们把7号楼剩下的两户改完,就能开始8号楼的了。”于晖递过去一支烟(牡丹牌,0.32元/盒,是江蕙英给他买的)。

老黄接过烟,点上:“于科长,昨天我去仓库看了,铜接头只剩8个了,8号楼有12户,不够用——行政处说要等下周才能从沈阳调货,这得耽误进度。”于晖皱起眉——分局要求1个月内改完5栋楼,要是等调货,肯定来不及。他想起父亲的笔记本里提过“分局旧仓库有1977年的备用铜接头”,但具置记不清了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AUZ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冰城到沪上:火车炊事员重生逆袭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AUZ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