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69章 省委大院的复写纸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冰城到沪上:火车炊事员重生逆袭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AUZ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冰城到沪上:火车炊事员重生逆袭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冰城到沪上:火车炊事员重生逆袭最新章节随便看!

“夏装布料若用的确良,比棉布耐穿3个月,可减少采购频次”——这些都是他从档案里一点点扒出来的,有些数据模糊,他还特意标注了“来自1982年10月工人座谈会记录”。

刘秘书长翻着报告,手指在“手套破损”那页停住:“这个问题提得好——职工福利不是‘发了就行’,得‘管用’。你跟老周一起把这份报告完善下,下周省属企业会议要用,重点写‘如何让福利落地到工人手上’,别写空话。”

江明拿着报告去人事科找老周,老周正用墨条研磨,砚台里的墨汁泛着细小的泡沫。“秘书长让咱们一起改报告?”老周接过初稿,扫了两眼就皱起眉,“小江啊,你这写得太‘土’了,‘手套戴3天破’这种话怎么能写进正式报告?得改成‘劳保用品耐用性待提升,需优化采购标准’。”他拿起红笔,在“车间温度38℃”旁边画了个叉:“这种具体数字太扎眼,改成‘部分车间夏季工作环境温度偏高’。”

江明急了:“可这些都是工人的实际情况,改模糊了,问题就看不出来了。”老周放下笔,推了推眼镜:“机关报告要的是‘概括性’,不是‘记流水账’——你要是按这个写法交上去,秘书长得说咱们不专业。”两人争执不下,江明想起王大姐说的“找以前的优秀报告参考”,转身去档案处。

王大姐正在整理1981年的福利报告,见江明来,从档案柜里翻出一本装订好的册子:“这是前年的优秀报告,你看看人家怎么写的——既有数据,又有高度。”江明翻开册子,里面有篇关于纺织厂福利的报告,既写了“女工每月需4双劳保手套”的具体需求,又加了“符合《黑龙江省省属企业劳保用品管理办法》第5条”的政策依据,数据和政策结合得恰到好处。

“我明白了!”江明拿着册子回人事科,老周正对着空白稿纸发呆——他其实也知道报告要“接地气”,但之前写惯了空话,一时想不出怎么结合。江明把册子递过去:“周同志,你看这样行不行,咱们保留工人反映的具体问题,再加上对应的政策依据,既实在又规范。”老周翻着册子,眼神慢慢缓和:“行,试试——你负责补充数据,我来梳理政策条款。”

两人改到中午,江明肚子饿得咕咕叫,老周从抽屉里拿出两张午餐票:“走,去食堂吃,我请你——今天有红烧肉,机关食堂一周就做一次。”食堂里,老周边给江明夹肉边小声说:“其实你说得对,以前的报告太飘了,工人到底需要啥,我们坐在办公室里根本不知道。”他顿了顿,犹豫着说:“我儿子今年高中毕业,在家待业,你妹妹是做个体户的,能不能帮着问问,有没有合适的岗位?”

江明心里一动——江蕙英之前跟街道办的人聊过,道外区有个“待业青年安置岗”,是帮个体户看摊或送货,月薪30元。“我晚上写信问问我妹妹,要是有消息,明天告诉你。”老周眼睛亮了,又给江明盛了碗玉米粥:“那太谢谢你了,小江——以后改报告,你有啥想法尽管说,别跟我客气。”

下午上班,两人继续改报告,老周不再硬改“土话”,而是帮江明把“手套戴3天破”润色成“劳保手套耐用性不足,经调研,78%工人反映使用周期短于预期”,既保留了核心信息,又符合机关文风。改完后,老周看着江明:“你这孩子,踏实,比我当年刚进机关时强——工人家庭出来的,就是不一样。”

傍晚下班,江明在自行车棚遇到王大姐,王大姐的自行车爆胎了,正蹲在地上着急。江明想起父亲以前修电机时,总带着补胎工具,他从帆布包里翻出一个旧铁盒——里面是父亲的补胎片、胶水和小锉刀,是江蕙英整理父亲遗物时特意留给他的。“我帮你补吧,我爸以前常帮邻居补自行车。”江明蹲下来,先用锉刀把爆胎的地方磨毛,再涂上胶水,贴上补胎片,动作熟练得像做过无数次。

王大姐看着他手里的铁盒,眼眶有点红:“这工具包跟我家那口子的一样,他也是工人,以前总帮着修东西。”补好胎,王大姐从网兜里拿出一个玻璃罐:“这是我家腌的酸菜,你拿回去尝尝——冬天腌的,现在吃正好。”江明推辞不过,收下罐子,心里暖烘烘的——在省委的这些天,他渐渐明白,不管是工人家庭还是干部家庭,“互相帮衬”的人情,从来都是一样的。

江蕙英吃完午饭,揣着账本和个体户登记证去道外区银行——她想试试申请小额贷款,哪怕贷500元,加上手里的200元,也能凑够定金。银行门口排着长队,大多是拿着工资折的工人,还有几个跟她一样的个体户,手里攥着营业执照,表情都有些紧张。

“下一个,江蕙英。”柜台里的柜员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,穿蓝色银行制服,胸前别着“储蓄员”的胸牌。江蕙英把账本和登记证递过去:“同志,我想申请个体户小额贷款,500元,用来进布料。”柜员翻了翻登记证,又看了看账本:“贷款要担保,你有国营单位的担保人吗?或者有抵押物?”

“我有仓库里的布料,能当抵押物吗?”江蕙英赶紧说。柜员摇了摇头:“布料是流动货物,不能抵押——必须是国营单位的正式职工担保,比如工厂干部、机关工作人员。”

江蕙英心里一沉——她认识的国营单位职工,只有电机厂的工会主席和铁路分局的于晖,于晖刚当科长,她不想给他添麻烦;工会主席虽然订了她的布料,但还没深交,怎么好开口让人家担保?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AUZ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冰城到沪上:火车炊事员重生逆袭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AUZ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