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饭时,江明排在王大姐后面,窗口里的师傅穿着白色的工作服,戴着白色的帽子,手里拿着一个长柄勺子:“同志,要啥?今天有白菜炖豆腐、炒土豆丝,主食是馒头和玉米粥。”江明递过一张午餐票,说:“一份白菜炖豆腐,一个馒头,一碗玉米粥。”师傅舀了一勺白菜炖豆腐,里面有几块豆腐,还有一点肉末——在当时,机关食堂的饭菜比外面的国营饭店实惠多了,普通工人平时很少能吃到带肉末的菜。
江明和王大姐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,旁边桌的干部们在聊“最近要开的省属企业会议”,有人说“秘书长要在会上强调‘职工福利落实’”,还有人说“电机厂的夏装采购要抓紧,别让工人夏天穿太厚的工装”。江明听着,心里更确定了要给江蕙英写信的想法——工人的需求,就是妹妹生意的机会,这既是帮妹妹,也是帮那些跟父母一样的工人。
下午上班,江明继续整理材料。老周来过档案处一次,看见江明把材料整理得整整齐齐,摘要写得条理清晰,有些意外,但没说话,只是拿起一份电机厂的摘要看了看,又放回原处。江明没在意,继续抄着——他想起父亲修电机时的样子,不管多复杂的线路,都能一点点理清楚,整理档案也是一样,只要踏实,就没有做不好的事。
傍晚五点半,下班铃声响起。江明收拾好东西,刚走出办公楼,就看见自行车棚旁站着一个穿灰色中山装的男人,五十岁左右,头发梳得很整齐,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,正看着他。“你是新来的江明?”男人开口问道,声音很温和。江明愣了愣,点了点头:“是的,我是江明,在档案处帮忙整理材料。”
“我是办公厅的秘书长,姓刘。”男人笑了笑,“上午档案处的王大姐跟我说,你整理材料很细致,尤其是把‘工人反映的问题’单独列出来,这个做得很好——机关写材料,就是要贴近基层,贴近工人,不能光说空话。”他顿了顿,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,递给江明:“明天上午九点,来我办公室一趟,1号楼201室,我想听听你对‘省属企业职工福利’的想法,特别是工人的实际需求。”
江明接过纸条,指尖有些发颤——他没想到,自己只是按父亲“踏实干活”的嘱咐整理材料,竟然能被秘书长注意到。看着刘秘书长走进自行车棚,骑上那辆黑色的上海牌轿车,江明心里突然明白了:不管是工人家庭还是干部家庭,不管在工厂还是在机关,踏实、认真,永远是立足的根本。
他推着自行车走出省委大院,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。巷口的公交站旁,江蕙英己经在等他了,手里提着一个网兜,里面装着刚买的西瓜(0.15元/斤,是夏天难得的水果)。“怎么样?顺利吗?”江蕙英迎上来,帮他擦了擦自行车座上的灰尘。多情神刀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江明笑了笑,把下午的事说了一遍,最后拿出刘秘书长的纸条:“明天要去秘书长办公室,他问我工人的需求——我跟他说,工人最需要的,就是实在的福利,比如合身的工装、够用的劳保用品,就像你给电机厂供的布料那样。”
江蕙英眼睛亮了:“这么说,以后企业的采购,说不定真能多找我?”
“肯定能。”江明拍了拍她的肩膀,“就像爸说的,踏实干活,总能被人看见。”
清晨,道外区青砖小院的压水井旁积着一圈露水。江蕙英蹲在井边搓洗江明的中山装袖口——昨天江明从省委回来,袖口沾了档案柜上的灰尘,她特意用肥皂多搓了两遍,泡沫顺着井水往下流,在青石板上积成小小的白圈。“哥,信我放你帆布包里了,记得给秘书长的报告别写太满,留两行空当,机关里的材料都要改两回的。”江明正往自行车筐里放搪瓷缸(里面装着江蕙英早上煮的玉米粥),听见这话回头笑:“知道了,跟妈以前叮嘱我写作业似的。”
江蕙英首起身,揉了揉发酸的腰——昨天晚上江明写信时,她就着煤油灯算账本,算到后半夜:上月卖电子表和布料赚了860元,给上海老吴汇了400元订新计算器,手里只剩200元现金。江明信里提“电机厂冬装要采购1000丈的确良布料”,她心里盘算了下,按上海老吴的报价2.8元/丈,1000丈就是2800元,工厂要预付30%定金,得840元——这缺口比她预想的还大。
“我去省委了,中午不回来吃,你别等我。”江明推着自行车出了院,车铃“叮铃”响了两声,惊飞了院墙上的麻雀。江蕙英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巷口,转身回屋翻出账本,指尖在“现金”那栏的“200.00”上划了道横线——80年代的个体户,手里没余钱寸步难行,银行贷款更是难如登天,她想起去年帮赵大爷卖白菜时,赵大爷说“农村贷款要村支书担保,城里个体户怕是更难”,心里不由得发沉。
江明到省委时,雪松甬道上己经有不少干部在散步——秘书长刘同志也在,穿灰色中山装,手里拿着收音机(红灯牌,1983年的紧俏货),正听早间新闻里的“省属企业改革”报道。“小江来了?”刘秘书长关掉收音机,指了指甬道旁的石凳,“坐,我昨天看了你整理的电机厂材料,里面‘工人反映车间温度超38℃’那个数据,很实在——机关写报告,就缺这种‘沾着机油味’的细节。”
江明赶紧从帆布包里掏出报告初稿,是昨晚用复写纸抄的两份,一份给秘书长,一份自己留底。稿纸上的字迹一笔一划,关键数据用红笔标着:“电机厂三车间120名工人,78人反映劳保手套戴3天即破损,每月需额外自购2双,每双0.3元,增加工人负担6.6元/月。”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AUZ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