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1937年8月2日,清晨
地点:补充团第3营训练场、营部战术讨论室、营部走廊、训练场观察哨、8连营房门口
引子:清晨的露水沾在训练场上的草叶上,韩禧蹲在地上,指着泥土里的脚印对赵大牛说:“你看,这个脚印深,边缘还带着泥土,说明这个人负重行军,很可能是携带了机枪或弹药;再看这个脚印的间距,比普通脚印宽半尺,说明他走得急,大概率是在传递紧急情报。”
赵大牛凑过来,眼睛盯着脚印,像在研究什么宝贝:“韩禧,你咋这么厉害?俺看这些脚印都一样,你却能看出这么多门道。”
陈标笑着递过来一把卷尺:“这都是韩禧从书里学的,还有李团长和陈少校指点的。你多练练就会了,以后咱们侦察的时候,这些都能用得上。”
郑劼则在旁边布置模拟哨位,用树枝搭了个简易的观察台,还在周围撒了些细土:“要是敌人靠近,踩在细土上就会留下痕迹,咱们从观察台就能看得清清楚楚。”
几人正说得热闹,就见营部的通信兵小李骑着自行车,飞快地朝训练场冲过来,车把上的帆布包被风吹得鼓鼓的。“韩禧!”小李跳下车,擦了擦额头上的汗,“陈立夫少校让你现在去营部战术讨论室,说有重要的东西要给你,让你赶紧去,别耽误了!”
韩禧心里一愣——陈少校找自己?还是“重要的东西”?难道是新式训练法出了问题?还是开拔的事有了新消息?他看了看地上的脚印和旁边的模拟哨位,对郑劼说:“你们先接着练,重点教大牛怎么测量脚印间距,我去去就回。”
郑劼点点头:“你放心去吧,有俺们在,肯定能练好。”赵大牛也赶紧说:“韩禧,你快去,俺们等你回来给俺们讲陈少校说的事。”
韩禧跟着小李往营部走,心里的疑问越来越多。营部的方向比平时更热闹,几个穿着参谋制服的军官正从汽车上搬文件箱,还有士兵在搬运弹药箱,箱子上的“第62师补充团”字样格外醒目。难道真的要开拔了?
到了营部战术讨论室门口,韩禧深吸一口气,整理了一下军装——领口的风纪扣之前训练时松开了,他特意扣好,又把袖口卷到小臂,显得干练些。抬手敲了敲门,里面传来陈立夫少校温和的声音:“进来。”
推开门,韩禧看到陈少校正坐在桌前,手里拿着一张折叠的地图,旁边还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茶。阳光透过窗户,照在陈少校胸前的“陆海空军甲种奖章”上,泛着金色的光。陈少校看到他进来,笑着指了指桌前的凳子:“坐吧,路上没耽误吧?”
“回陈长官,没有耽误,”韩禧坐下,双手放在膝盖上,眼神不自觉地落在那张地图上——地图的边缘有些磨损,看起来是经常使用的样子,“您找我来,是有什么事吗?”
陈少校把地图推到韩禧面前,手指在地图上点了点:“你先看看这张地图,有没有什么发现。”
韩禧小心翼翼地展开地图,眼睛瞬间亮了——这是一张1:50000的江浙地区军事地图,比他之前见过的任何地图都详细。地图上用红笔标注着日军的可能进攻路线,从上海到杭州,再到宁波,每一条路线上都标着日军的兵力预估和武器配置;蓝笔则标注着国军的防御阵地,包括战壕位置、机枪碉堡和迫击炮阵地,甚至连乡村小路和河流浅滩都标得清清楚楚。
“这……这是江浙地区的军事部署图?”韩禧的声音有点发颤,他在穿越前见过类似的军事地图,知道这样的地图有多重要——这可是部队作战的核心资料,一般只有营级以上的军官才能接触到。
陈少校点点头,端起茶杯喝了一口:“没错,这是我从师部申请来的。你之前说的侦察和火力搭配,都需要结合地形来制定战术,没有详细的地图,训练就像瞎摸。这张地图给你,以后你教弟兄们训练的时候,就能结合实际地形,让训练更贴近实战。”
韩禧赶紧把地图叠好,双手捧着递还给陈少校:“陈长官,这太贵重了,我不能要。我只是个新兵,哪有资格持有这么重要的地图?要是弄丢了,我担不起这个责任。”
陈少校笑着把地图推回去:“让你拿着你就拿着。我看过你整理的训练计划,也见过你教弟兄们训练,你是个有想法、有责任心的人,这张地图交给你,我放心。而且,你要搞新式训练法试点,没有地图怎么行?难道让弟兄们在平地上练一辈子?”
他顿了顿,语气变得严肃起来:“韩禧,我知道你担心什么。但你要记住,以后咱们很可能要在江浙地区作战,这张地图上的每一条路、每一条河,都可能是咱们的战场。你现在熟悉了,以后上了战场,就能带着弟兄们少走弯路,多一分活下去的希望。”
韩禧看着陈少校真诚的眼神,心里一阵感动——陈少校不仅懂现代战术,还这么信任自己,把这么重要的地图交给自己。他握紧地图,郑重地说:“谢谢陈长官!我一定好好保管这张地图,绝不让它出任何差错。以后训练的时候,我会结合地图,教弟兄们熟悉地形,制定战术,不辜负您的信任!”
“好!”陈少校满意地点点头,从抽屉里拿出一支钢笔和一个笔记本,“这是我在德国留学时买的钢笔,送给你。以后你制定战术、记录训练情况,都能用得上。笔记本上我写了一些德军的战术要点,你可以看看,说不定能给你启发。”
韩禧双手接过钢笔和笔记本,心里满是感激——这支钢笔比陈标那支还精致,笔身上刻着德语字母,笔记本的封面是棕色的牛皮,摸起来很有质感。他低头看着手里的东西,突然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,也更有底气了。
“陈长官,您为什么这么帮我?”韩禧忍不住问出了心里的疑问,“我只是个普通的新兵,既没有背景,也没有资历,您却一次次给我机会,还把这么重要的东西交给我。”
陈少校笑了笑,眼神里带着回忆:“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,看到他们的军队,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,都能为了国家拼尽全力。回国后,我看到很多部队要么墨守成规,要么纪律松散,心里很着急。首到我遇到你,看到你为了提高弟兄们的战斗力,主动学习战术,还愿意把学到的东西教给大家,我才看到了希望。”
他站起身,走到窗户边,看着外面的训练场:“现在国家危难,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。你有能力,有责任心,就应该得到机会。我帮你,不是因为别的,是希望你能带着弟兄们,用科学的战术打败鬼子,守护好咱们的国家和人民。”
韩禧也站起身,心里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——陈少校不仅是个懂战术的军官,更是个有家国情怀的军人。他在心里暗暗发誓,一定要不辜负陈少校的期望,把新式训练法搞好,把弟兄们带好,在未来的战场上,用胜利回报这份信任。
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训练的细节,陈少校还特意给韩禧讲了德军的“步炮协同战术”——步兵如何为迫击炮指示目标,迫击炮如何掩护步兵冲锋,还在笔记本上画了示意图,让韩禧更容易理解。
快到中午的时候,韩禧才起身告辞。陈少校送他到门口,又叮嘱道:“地图一定要保管好,不要轻易示人,训练的时候也尽量在封闭的场地,避免被无关人员看到。有什么不懂的,随时来问我。”
“是,我记住了。”韩禧敬了个军礼,转身往训练场走。手里的地图、钢笔和笔记本,虽然不重,却让他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。他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,阳光正好,照在身上暖烘烘的——他知道,新的挑战己经开始,而他,己经做好了准备。
回到训练场,郑劼、陈标和赵大牛赶紧围上来。赵大牛着急地问:“韩禧,陈少校找你说啥了?是不是开拔的事有消息了?”
韩禧笑着把地图、钢笔和笔记本拿出来:“陈少校给了我一张江浙地区的军事地图,还有一支钢笔和一个笔记本,让我结合地图教大家训练。开拔的事没提,但营部今天在搬运文件和弹药,可能快了。”
陈标看着钢笔和笔记本,眼睛都首了:“这钢笔也太精致了!还有这笔记本,一看就是好东西。韩禧,你可真厉害,陈少校居然这么看重你。”
郑劼则拿起地图,小心翼翼地展开:“我的天,这地图也太详细了!连咱们村旁边的小河都标出来了。以后咱们训练,就能照着地图来,再也不用瞎琢磨了。”
赵大牛凑过来,虽然看不懂地图上的标记,却还是兴奋地说:“韩禧,有了这地图,咱们以后训练肯定能更厉害!俺跟着你好好学,以后上了战场,俺肯定能杀更多鬼子!”
韩禧看着三人兴奋的样子,心里暖暖的——有这么好的战友,有这么好的装备和指导,他相信,他们一定能把新式训练法搞好,一定能在未来的战场上,打胜仗,活下去。
中午吃饭的时候,韩禧把地图仔细地收在帆布包的最里面,还用油纸包了两层,防止受潮。钢笔和笔记本则放在贴身的衣袋里,像保护宝贝一样保护着。他知道,这些东西不仅是陈少校的信任,更是他们未来的希望。
下午的训练,韩禧就带着大家结合地图,制定侦察路线和火力部署。他指着地图上的一条小河说:“这条河宽五米,水深一米,适合步兵徒涉,但河对岸有片树林,容易藏敌人,咱们侦察的时候,一定要先派两个人守住树林两侧,再让主力过河。”
赵大牛拿着树枝,在地上照着地图画小河和树林:“韩禧,俺明白了!要是敌人藏在树林里,咱们没防备,就会被他们偷袭。以后俺侦察的时候,肯定先看看周围有没有能藏人的地方。”
陈标则在旁边记录:“我把这些都记下来,以后咱们训练,就按照这个来,多练几次,大家就能记住了。”
郑劼则负责布置模拟战场,用泥土堆出小山,用树枝搭出树林,尽量还原地图上的地形。“这样大家训练的时候,就像在真实的战场上一样,以后真遇到这种情况,就不会慌了。”
看着弟兄们认真训练的样子,韩禧心里满是欣慰——新式训练法正在一步步推进,弟兄们的战术水平也在一点点提高。他相信,只要坚持下去,他们8连一定能成为补充团最厉害的连队,一定能在未来的战争中,为国家、为人民,打出一片天地。
下章预告:1937年8月2日傍晚,韩禧刚把训练记录整理好,就看到陈立夫少校的勤务兵来找他,说陈少校请他去营部旁边的小饭馆吃饭。韩禧心里一愣——陈少校居然请自己吃饭?他赶紧收拾好东西,跟着勤务兵去了小饭馆。饭馆里很安静,陈少校己经点好了菜,桌上还放着一瓶酒。“韩禧,坐吧,”陈少校笑着倒了杯酒,“今天请你吃饭,一是为了庆祝你拿到地图,二是有件重要的事想跟你说。”韩禧心里一紧,端起酒杯的手顿了顿——难道是开拔的事有了定论?还是部队的归属有了新消息?他看着陈少校,等着他说出接下来的话,心里的预感越来越强烈。
金陵痞帅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BLK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