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32章 茶馆之中,辩论国事激起从军之念

小说: 烽火归途,1937   作者:金陵痞帅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烽火归途,1937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BLK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时间:1937年6月28日,中午至午后

地点:玉环县城,陋巷韩婆婆家、西街“兴盛茶馆”、茶馆后院角落

引子:中午的阳光晒得巷子里的石板路发烫,韩禧刚把地图和帆布交给韩婆婆——老人家小心翼翼地把地图卷好,藏进床头的木箱,又用粗布把帆布包起来,塞到粮缸后面,说“张老板的人就算来搜,也找不到这儿”——就听见巷口传来小贩急促的吆喝声:“卖报咯!北方卢沟桥战事升级!日军连夜发起进攻,北平城戒严了!”他心里咯噔一下,抓起几个铜板就往巷口跑,买了份报纸,头条标题的墨迹还没干透,“日军炮轰卢沟桥,守军奋起抵抗”几个字像烧红的烙铁,烫得他指尖发麻。翠姑也跑了过来,手里攥着个布包,喘着气说:“韩家哥哥,西街茶馆里好多人在说国事,还有人说要去北方参军!咱们去看看吧,说不定能知道更多消息!”韩禧捏着报纸,心里又急又乱——他既想知道前线的情况,又怕在茶馆撞见张老板的人,可眼下,了解战事比躲着麻烦更重要。

午后的西街比早上热闹,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躁动。挑着菜筐的老农脚步匆匆,街边的小贩吆喝声也没了往日的底气,偶尔有穿学生装的年轻人跑过,手里举着“抗日救国”的传单,往路人手里塞。韩禧和翠姑顺着人流往“兴盛茶馆”走,还没到门口,就听见里面传来激烈的争吵声,混着茶杯碰撞的脆响,隔着门板都能感受到里面的气氛。

“咱们不能眼睁睁看着日军侵略!我明天就去北平参军,就算战死,也比在这儿苟活强!”一个年轻男人的声音洪亮,带着悲愤。

“参军?你会打枪吗?知道怎么躲炮弹吗?就你这样去前线,不是送死是什么?还不如留在县城,组织街坊们囤粮食、挖地窖,等日军来了,至少能保住自己和家人!”另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沉稳,却透着无奈。

“苟活?你说的苟活就是看着日军抢粮食、杀同胞?我告诉你,只有拿起武器反抗,才有活路!”

韩禧推开茶馆门,一股热气裹着茶香、汗味和烟草味扑面而来。茶馆里挤满了人,大多是穿着短褂的汉子和戴帽子的学生,大家围着两张拼起来的方桌,争论得面红耳赤。阿贵站在角落,手里端着个茶碗,却没喝,眼睛盯着争论的人群,神色有些复杂。他旁边站着个穿长衫的男人,手里拿着把折扇,扇面上画着山水,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扇柄,眼神却在打量茶馆里的人,不像普通茶客。

韩禧赶紧拉着翠姑躲到柱子后面,小声说:“别往前凑,咱们先听听。”翠姑点点头,攥着他的袖子,眼睛好奇地看着争论的人群。

方桌旁,那个穿学生装的年轻男人气得脸通红,指着中年男人说:“李大叔,你就是怕了!日军都打到家门口了,你还想着囤粮食、挖地窖,等他们来了,你的粮食还不是被抢,地窖还不是被挖开!只有团结起来反抗,才能保住咱们的家!”

被称作李大叔的中年男人叹了口气,拿起桌上的茶碗喝了一口:“小王,我不是怕,我家里有老有小,我要是死了,他们怎么办?我不是不让你抗日,可抗日也得有法子,不能凭着一股热血就去送死。你要是真想去前线,不如先去联系咱们县城的抗日团体,他们说不定能帮你找到正规的队伍,总比你一个人瞎跑强。”

“抗日团体?”小王眼睛一亮,“李大叔,你知道咱们县城有抗日团体?在哪里?我现在就去找他们!”

李大叔刚要开口,角落里的长衫男人忽然咳嗽了一声,声音不大,却让李大叔把话咽了回去。他看了长衫男人一眼,端起茶碗说:“我也是听人说的,具体在哪里我也不知道。”小王有些失望,却没放弃:“就算不知道,我也要找!明天我就去县城各个角落问,总能找到!”

韩禧在柱子后面听得心里一动——要是能找到县城的抗日团体,不仅能把募捐的物资送过去,还能跟着他们学怎么组织街坊防备,甚至能知道日军的动向。他正想上前问问李大叔更多消息,阿贵忽然转身,目光扫过柱子这边。韩禧赶紧低下头,拉着翠姑往茶馆后院退。

后院很安静,只有一棵老槐树,树荫下摆着两张石桌。韩禧松了口气,刚想说话,就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——是阿贵,手里还端着茶碗,脸上没了平时的油滑,多了几分犹豫。

“韩小哥,你也来听他们辩论啊?”阿贵走到石桌旁,放下茶碗,“刚才在书坊,我没认出你,后来想想,买地图的应该是你。张老板让我找你,不是想抢你的地图,是想请你帮忙改些东西。”

韩禧心里一紧,警惕地问:“张老板想让我改什么?”

“改独轮车,还有……挖地窖的工具。”阿贵压低声音,“张老板听说北方战事紧,怕日军来了抢粮,想在粮行后院挖个大地窖,囤更多粮食。还想把独轮车改得更结实,到时候要是逃难,能装更多东西。他说,只要你愿意帮忙,除了工钱,还能给你十斤白面,让你和街坊们也能多囤点粮食。”

韩禧没想到张老板找他是为了这个,心里有些意外,却更警惕了——张老板囤粮、改独轮车,明显是为了自己,根本不管其他街坊的死活。他摇了摇头:“我没空,我要帮街坊们改农具和逃难用的东西,没时间去粮行。”

阿贵叹了口气,从怀里掏出个纸包,递给韩禧:“这是张老板让我给你的,里面是两斤白面。他说,不管你愿不愿意帮忙,这白面都给你,算是之前手下人找你麻烦的赔罪。”他把纸包塞到韩禧手里,“韩小哥,我知道张老板名声不好,可现在这世道,谁不是为了自己活命?你要是真为街坊们着想,就收下这白面,多囤点粮食总是好的。”

韩禧捏着纸包,里面的白面很轻,却让他心里沉甸甸的。他知道阿贵说的是实话,这乱世里,大多数人都是为了自己活命,可他做不到不管街坊们。他把纸包递回去:“白面我不能要,你拿回去吧。告诉张老板,我帮不了他。”

阿贵还想再说什么,茶馆前院忽然传来一阵喧哗,有人大喊:“日军又增兵了!北平周边的村镇都被占了!”韩禧和阿贵赶紧往前院跑,就看见小王手里举着一张传单,声音发抖:“刚收到的消息,日军昨天晚上增兵卢沟桥,己经占领了北平周边的三个村镇,杀了好多老百姓!”

茶馆里瞬间安静下来,大家都盯着小王手里的传单,脸色发白。李大叔叹了口气,蹲在地上,双手抓着头发:“这日子,没法过了……”有妇人忍不住哭了起来:“我男人还在北平做工,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……”

韩禧看着眼前的景象,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,又闷又痛。他想起历史课本里卢沟桥事变后的惨状,想起日军在各地的暴行,忽然有个念头冒了出来——或许,他不该只想着躲,想着保护街坊们逃难,他应该去前线,去参军,用他的手艺为抗日做更多事。他会改农具,就能改武器;他会画图纸,就能设计防御工事;他知道历史走向,说不定能帮队伍避开陷阱,减少伤亡。

这个念头一冒出来,就像野草一样疯长。他看着小王坚定的眼神,看着李大叔无奈的样子,看着茶馆里绝望的人们,心里的热血一点点涌上来——他不能再像个旁观者一样,看着日军侵略自己的国家,看着同胞受苦。

“韩家哥哥,你怎么了?”翠姑拉了拉他的袖子,见他脸色发白,眼神却很亮,有些担心,“你是不是不舒服?”

韩禧回过神,摇了摇头,声音有些发哑:“我没事。翠姑,你先回家,告诉阿婆,我晚些回去。我想再问问小王,怎么才能联系到抗日团体。”

翠姑点点头,却没走,攥着他的袖子说:“我陪你一起等,我也想知道怎么才能保护奶奶。”

阿贵在旁边看着,没说话,只是拿起桌上的茶碗,喝了一口冷茶。茶馆前院的喧哗还在继续,有人在争论,有人在哭泣,有人在默默流泪。韩禧站在角落,看着眼前的一切,心里的念头越来越坚定——他要去参军,要去前线抗日。可他又想起韩婆婆、翠姑,还有那些帮过他的街坊,心里又有些犹豫——他走了,谁来帮他们改逃难用的东西?谁来保护他们?

就在这时,那个穿长衫的男人忽然走到小王身边,低声说了几句话。小王眼睛一亮,跟着他往茶馆外走。韩禧心里一动,悄悄跟了上去,想看看他们要去哪里——那个长衫男人看起来不简单,说不定和抗日团体有关。

下章预告:1937年6月28日午后,韩禧跟着长衫男人和小王走出茶馆,看着他们拐进一条小巷,刚想跟过去,就听见身后传来翠姑的声音:“韩家哥哥,等等我!”他回头一看,翠姑手里拿着个布包,跑得满头大汗:“我跟奶奶说了,她让我跟着你,怕你出事。”韩禧只好停下脚步,却没再追长衫男人——他怕带着翠姑有危险。两人往陋巷走,路上,翠姑小声问:“韩家哥哥,你是不是想去参军?”韩禧心里一惊,不知道该怎么回答。回到陋巷,夕阳己经西斜,韩婆婆正站在巷口等他们,看见韩禧,赶紧走过来:“禧哥儿,我听街坊说,你在茶馆里打听抗日团体,是不是想离开?”韩禧看着韩婆婆和翠姑担忧的眼神,心里的矛盾越来越深——他既想上前线抗日,又放不下身边的人,不知道该怎么选择。

作者“金陵痞帅”推荐阅读《烽火归途,1937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BLK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烽火归途,1937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BLK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