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43章 县城菜市口,再遇犹豫者以情动之

小说: 烽火归途,1937   作者:金陵痞帅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烽火归途,1937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BLK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时间:1937年7月4日,清晨至上午

地点:玉环县城菜市口、菜市口旁的杂粮铺、巷口馄饨摊、县城西渡口

引子:清晨的菜市口飘着淡淡的水汽,新鲜蔬菜的清香混着鱼腥气在空气里散开。韩禧刚从坎门据点赶回县城,一夜的战斗让他满眼血丝,军装袖口还沾着滩涂的泥浆——昨晚日军的登陆进攻虽被打退,但坎门据点的战壕又塌了两处,重机枪也坏了一挺,急需补充木料和弹药。李友邦队长让他去菜市口动员商户捐些粮食和物资,顺便看看能不能再找些会修机械的手艺人,帮忙抢修重机枪。刚走到菜市口的杂粮铺前,就看见铺主老陈正蹲在门口唉声叹气,手里攥着一张揉皱的征兵告示。

韩禧走进杂粮铺,货架上的糙米、小米、绿豆摆得整整齐齐,却没什么顾客——自从日军轰炸坎门后,县城里的百姓大多忙着囤粮或准备逃难,菜市口的生意冷清了不少。老陈看见他进来,赶紧站起来,脸上勉强挤出个笑容:“韩小哥,是来买粮食的?我这儿还有些糙米,给你算便宜点。”

“陈叔,我不是来买粮食的。”韩禧走到柜台前,指了指老陈手里的征兵告示,“您是在为这事发愁?”

老陈叹了口气,把告示往柜台上一放:“我家小子阿明,昨天看到告示,非要去参军。他才十七岁,连枪都没摸过,这要是去了前线,能活着回来吗?我就这么一个儿子,要是他没了,我和他娘可怎么活?”

韩禧心里一沉,他能理解老陈的顾虑——在乱世里,孩子就是父母的命。他拿起告示,上面的字迹己经有些模糊,却还能看清“保卫家乡,共御外侮”几个字。“陈叔,您还记得三年前,您家杂粮铺被土匪抢了,是谁帮您把粮食抢回来的吗?”

老陈愣了一下,随即点头:“是保安队的人,当时李队长还带着弟兄们守在铺外,守了整整一夜。”

“您再想想,要是日军打进县城,他们会像土匪那样只抢粮食吗?”韩禧的声音有些沉重,“他们会烧了您的铺子,杀了您和阿明娘,甚至会把阿明抓去当劳工。到时候,您就算想护着阿明,也护不住。”

老陈的脸色瞬间白了,他攥紧了手里的旱烟袋,手指微微发抖:“我知道日军狠,可我……我就是舍不得阿明。”

“我知道您舍不得。”韩禧放缓了语气,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——是之前翠姑帮他和坎门的士兵们拍的,照片里的士兵们虽然脸上沾着尘土,却笑得很坚定,“陈叔,您看这些士兵,他们有的比阿明还小,有的家里也有老父母,可他们还是愿意去前线。不是他们不怕死,是他们知道,只有把日军挡在城外,家里的父母才能安全,咱们的铺子才能保住。”

他顿了顿,继续说:“阿明想去参军,说明他有骨气,不想当亡国奴。您要是实在担心,可以让他先去后勤队,跟着医疗队帮忙抬伤员、运物资,不用首接上战场。这样既能为抗日出力,您也能放心,等他有了经验,要是还想上前线,再做决定也不迟。”

老陈沉默了很久,终于抬起头,眼里满是坚定:“韩小哥,你说得对。我不能让阿明当懦夫,也不能让他白白送死。我这就去跟他说,让他去后勤队,跟着医疗队做事。对了,我这铺子里还有两百斤糙米,五十斤绿豆,都捐给部队,让士兵们能吃口饱饭。”

韩禧心里一暖,赶紧说:“谢谢您,陈叔!我这就让后勤兵来拉粮食。您放心,我会跟医疗队的陈鹤年先生打招呼,让他多照顾阿明。”

老陈笑着点点头,转身去里屋喊阿明。韩禧走出杂粮铺,刚要去联系后勤兵,就看见巷口的馄饨摊前围了一群人,摊主王婶正跟几个汉子争执。“我这馄饨摊虽然小,可每天也能赚几个铜板,我愿意捐出来,你们怎么还不愿意?”王婶的声音带着委屈。

“王婶,不是我们不愿意,是我们怕捐了钱,也挡不住日军。作者“金陵痞帅”推荐阅读《烽火归途,1937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”一个汉子皱着眉,“要是日军真打进县城,咱们这些钱不都白捐了?还不如留着钱,带着家人去山里躲躲。”

韩禧走过去,笑着说:“各位叔伯,我是坎门据点的韩禧。昨天日军的登陆艇被我们打退了,还缴获了他们的两艘小船,这就是咱们捐的物资起了作用——士兵们吃了你们捐的粮食,才有力气打仗;咱们修工事用的木料,也是你们捐的,才能挡住日军的进攻。”

他指着远处的坎门方向,继续说:“现在坎门的战壕还在加固,重机枪也在抢修,只要咱们继续捐物资,继续动员更多人帮忙,就能把日军挡在城外。要是咱们现在都去山里躲着,没人守县城,日军很容易就能进来,到时候山里也不安全。”

一个汉子犹豫着说:“可我们都是普通百姓,没枪没炮,就算想帮忙,也不知道该做什么。”

“你们能做的很多!”韩禧提高声音,“王婶可以继续开馄饨摊,每天给守城的士兵送些热馄饨;各位叔伯要是会划船,可以去西渡口帮忙巡逻,防止日军的小船偷偷靠岸;要是会缝补,可以帮着缝布鞋、补军装。就算什么都不会,也可以帮着囤粮食、传消息——抗日不是只有当兵才能出力,只要咱们团结起来,就是一股大力量。”

人群瞬间安静下来,一个汉子率先说:“韩小哥,你说得对!我会划船,我去西渡口巡逻!”“我会缝补,我帮着缝布鞋!”“我去帮着囤粮食,把粮食运到坎门!”

王婶笑着擦了擦眼泪:“谢谢你们!我这就去准备馅料,今天多包些馄饨,给守城的士兵送去!”

韩禧看着眼前的场景,心里充满了信心。他知道,只要越来越多的百姓愿意站出来,团结一心,就没有打不跑的敌人。他抬头看了看天,太阳己经升得很高,阳光照在菜市口的石板路上,暖洋洋的。

刚要去联系后勤兵,就看见陈鹤年先生带着几个医护人员走过来,手里提着药箱。“韩禧兄弟,你也在这儿?”陈鹤年笑着说,“我刚从山里回来,韩婆婆和翠姑都很好,她们还让我给你带了些草药,说是能治外伤。对了,总部来电,说台州那边会派一支援军过来,预计明天就能到玉环,咱们的防御力量又能加强了。”

韩禧接过草药,心里暖暖的:“谢谢您,陈先生。有了援军,咱们守住坎门就更有把握了。对了,杂粮铺的老陈让他儿子阿明来后勤队,跟着医疗队做事,您多照顾他一些。”

陈鹤年点点头:“你放心,我会好好教他包扎伤口、搬运物资,让他成为一个合格的后勤兵。”

两人正说着,就看见西渡口方向传来一阵喧哗,一个士兵骑着马快速跑来,手里拿着一份电报:“韩禧兄弟!陈先生!李队长急令!日军的军舰又在坎门海域集结了,预计今天下午会发起新一轮进攻,让你们赶紧回总部议事!”

韩禧心里一紧,赶紧对陈鹤年说:“陈先生,您先去总部,我去通知后勤兵把陈叔捐的粮食拉走,马上就来。”

陈鹤年点点头,带着医护人员往总部方向走。韩禧转身往杂粮铺跑,心里却有些不安——日军接连发起进攻,说明他们己经把玉环当成了重点目标,接下来的战斗,怕是会更加残酷。但他知道,只要有百姓的支持,有战友的配合,他们一定能守住玉环,守住这片家乡的土地。

下章预告:1937年7月4日上午,韩禧跟着李友邦队长在总部开完防御会议,刚要去坎门据点,就看见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青年站在总部门口,手里提着个布包,神色有些紧张。青年看见韩禧,赶紧跑过来:“韩禧哥!是我啊,阿福!你还记得我吗?咱们小时候一起在河边摸鱼的!”韩禧愣了一下,仔细一看,才认出是儿时的玩伴阿福。阿福笑着说:“我听说你在坎门守海防,特意从乡下赶来,想跟你一起抗日!”韩禧心里又惊又喜,刚要答应,就看见阿福身后跟着几个青年,都是他儿时的玩伴,手里都提着行李,眼里满是期待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BLK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烽火归途,1937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BLK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