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44章 回乡小路,动员儿时玩伴共赴国难

小说: 烽火归途,1937   作者:金陵痞帅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烽火归途,1937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BLK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烽火归途,1937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烽火归途,1937最新章节随便看!

时间:1937年7月4日,上午至午后

地点:玉环县城保安队总部、城郊回乡小路、李家村晒谷场、阿福家小院

引子:上午的阳光透过总部院子的老槐树,洒下斑驳的光影。韩禧刚把坎门防御的补充方案递给李友邦队长,就听见院门口传来熟悉的呼喊。转头一看,穿粗布短褂的青年正踮着脚往里张望,布包上还沾着乡下田间的泥土,正是儿时一起摸鱼抓虾的玩伴阿福。“韩禧哥!我可找到你了!”阿福快步跑进来,身后还跟着三个青年,手里都攥着磨得发亮的镰刀,“我们听说你在守坎门,特意从李家村赶来,想跟你一起打日军!”韩禧看着几张熟悉又青涩的脸,心里猛地一热——儿时在河边嬉闹的场景还在眼前,如今这些伙伴竟也带着热血,主动要扛起守护家乡的责任。

李友邦队长看着院里的几个青年,笑着拍了拍韩禧的肩膀:“看来你在乡里的号召力不小,这些小伙子看着精神,是块当兵的好料。既然他们愿意来,你就先带他们熟悉下情况,下午再带往坎门据点,跟赵副队长交接。”

“谢李队长!”韩禧应下,转身对阿福几人说,“你们一路赶来肯定累了,先跟我去巷口吃碗馄饨,路上我再跟你们说说坎门的情况。”

几人跟着韩禧往巷口走,回乡的小路两旁种满了水稻,午后的风一吹,稻穗晃出层层绿浪,偶尔有蜻蜓停在稻叶上,倒有几分往日的安宁。阿福走在最旁边,不时用手拨开路旁的野草,嘴里不停问着:“韩禧哥,日军的军舰真的在坎门海上吗?咱们的士兵能打得过他们不?”

“日军的军舰是多,但咱们也有优势。”韩禧指着远处的海岸线,“坎门的滩涂泥深,日军的登陆艇开不进来,咱们在滩涂里埋了绊马索,还挖了战壕,只要他们敢靠岸,就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。不过现在最缺的是会修工事的人,你们在村里常干农活,力气大,正好能帮着加固战壕、搬运物资。”

跟在阿福身后的阿强忍不住开口:“韩禧哥,我们不想只搬物资,我们也想拿枪打仗!之前在村里听说日军炸了坎门,还杀了百姓,我们都气不过,想亲手给乡亲们报仇!”

韩禧停下脚步,看着几个青年眼里的怒火,心里既欣慰又担忧——他们有热血,却没经过训练,首接上战场太危险。“想拿枪打仗是好事,但得先学本事。”他从怀里掏出之前画的战壕草图,“你们先跟着民夫队学怎么挖战壕、怎么搭掩体,这些都是保命的本事。等你们熟悉了,我再跟赵副队长说,教你们用枪、练瞄准,等你们能准确射中靶心了,再上战场也不迟。”

阿强几人对视一眼,用力点头:“我们听韩禧哥的!只要能打日军,让我们做什么都行!”

走到巷口的馄饨摊,王婶正忙着包馄饨,看见韩禧带着几个青年过来,赶紧笑着招呼:“禧哥儿,这是你乡下的朋友吧?快坐,我这就给你们煮馄饨,多加些肉馅!”

几人刚坐下,就看见张二柱扛着铁锹从对面走来,他脸上还带着伤,是昨天埋绊马索时被弹片划伤的。“韩禧哥,你们怎么在这儿?赵副队长还等着我回坎门呢!”

“给你介绍下,这是我乡下的朋友阿福、阿强他们,今天刚赶来,下午跟你一起回坎门。”韩禧指着张二柱,“这是张二柱,力气大,昨天还帮着埋了不少绊马索,你们以后跟着他学,准没错。”

张二柱挠了挠头,不好意思地笑了:“都是应该做的!你们要是去坎门,我教你们怎么把绊马索埋得深些,日军的登陆艇一准被绊住!”

几碗热腾腾的馄饨端上来,香气扑鼻。阿福咬了一大口,嘴里含糊地说:“还是城里的馄饨好吃!韩禧哥,等打跑了日军,咱们再一起吃馄饨,再去河边摸鱼,跟小时候一样!”

韩禧心里一暖,点了点头:“一定!等打跑了日军,咱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,再也不用怕日军来捣乱。”

吃完馄饨,韩禧带着几人去后勤处领了军装和工具——每人一套灰布军装、一把铁锹、一双布鞋。阿福几人换上军装,虽然尺寸有些不合适,却难掩脸上的兴奋,对着镜子照了又照。

“时间不早了,咱们该去坎门了。”韩禧看了看天,太阳己经偏西,“李队长说,日军可能在明天发起进攻,咱们得赶紧回去帮忙加固工事。”

几人跟着韩禧往坎门走,路上遇到不少往山里转移的百姓,有老人、有孩子,还有抱着粮食的妇人。阿福看着他们,脸上的兴奋渐渐褪去,语气有些沉重:“韩禧哥,要是咱们守不住坎门,这些百姓是不是就无家可归了?”

“所以咱们必须守住!”韩禧的声音坚定,“咱们多加固一尺战壕,多埋一根绊马索,百姓们就多一分安全。咱们是土生土长的玉环人,这片土地是咱们的根,绝不能让日军毁了它!”

几人不再说话,只是加快了脚步,手里的铁锹被攥得更紧。走到坎门据点时,赵刚副队长正站在战壕旁指挥士兵们加固掩体,看见韩禧带着几个青年过来,赶紧迎上来:“韩禧,你可回来了!总部刚来电,说日军的侦察机下午一首在坎门上空盘旋,估计明天一早就会发起进攻,咱们得赶紧把剩下的战壕挖完。”

“赵副队长,这是我乡下的朋友,今天刚赶来,想跟着咱们一起抗日。”韩禧把阿福几人拉到身前,“他们力气大,能帮着挖战壕、搬物资,您看怎么安排?”

赵刚打量着几人,点了点头:“好!现在正缺人手,你们就跟着张二柱,负责挖战壕的排水沟,一定要在天黑前挖完,不然明天下雨,战壕里积水,士兵们就没法作战了。”

阿福几人立刻拿起铁锹,跟着张二柱往战壕走去。韩禧看着他们的背影,心里充满了希望——这些年轻的伙伴,就像一颗颗种子,带着热血和勇气,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。他相信,只要有更多这样的人站出来,就没有打不跑的敌人,就没有守不住的家乡。

赵刚拍了拍韩禧的肩膀,递给他一份电报:“总部还说,台州的援军明天就能到,带来了不少弹药和重机枪,咱们的防御力量能加强不少。不过日军的军舰也多了几艘,咱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。”

韩禧接过电报,心里松了口气——援军的到来,无疑给他们增添了不少信心。他抬头看向海面,夕阳正慢慢落下,把海面染成了红色,远处日军的军舰像黑色的幽灵,还在海面上游弋。

“赵副队长,咱们今晚加把劲,把战壕的排水沟挖完,再把重机枪的支架加固一遍,明天一定能打退日军的进攻!”韩禧的声音里充满了坚定。

赵刚点了点头,两人一起走向战壕,加入了挖沟的队伍。夜色渐渐降临,坎门据点的灯亮了起来,灯光下,士兵们和民夫们还在忙碌着,铁锹挖泥的声音、铁锤敲打的声音,在夜色里格外清晰——这是守护家乡的声音,是希望的声音。

下章预告:1937年7月4日夜晚,韩禧和士兵们刚把战壕的排水沟挖完,就接到李友邦队长的命令,让他明天一早去玉环码头,协助后勤队接收台州援军带来的弹药和物资。“码头那边有不少渔民,你跟他们熟,能帮着搬运物资。”李队长的声音透过电报传来,“注意跟渔民们多聊聊,要是日军从海上发起进攻,他们熟悉海况,说不定能帮上大忙。”韩禧应下命令,心里却有些好奇——渔民们常年在海上作业,对玉环的海况了如指掌,他们要是愿意帮忙,或许真能给日军一个措手不及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BLK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烽火归途,1937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BLK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