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47章 陋巷回访,坚定犹豫者从军决心

小说: 烽火归途,1937   作者:金陵痞帅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烽火归途,1937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BLK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烽火归途,1937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

时间:1937年7月6日,清晨至上午

地点:玉环县城保安队总部、陋巷巷口、刘伟家小院、巷内老槐树下、杂货铺门口

引子:清晨的雾还没散尽,陋巷的石板路沾着露水,踩上去有些滑。韩禧攥着李友邦队长给的名单,上面“刘伟”“陈明”“赵虎”三个名字被红笔圈了出来——这三个青年上周还主动到总部报名参军,说要去坎门守海防,可昨天后勤兵去通知领军装时,却发现他们躲在家里不肯出来。韩禧心里清楚,乱世里“怕”是人之常情,但他更明白,要是这些热血青年临阵退缩,不仅会影响其他士兵的士气,还会让坎门的防御少了股重要力量。走到巷口老槐树下,他看见刘伟的娘正蹲在树下择菜,心里有了主意。

韩禧轻手轻脚走过去,刚要开口,刘母先抬起头,看见他身上的军装,手一抖,菜叶子掉在了地上。“韩……韩小哥,你咋来了?”她声音有些发颤,赶紧把菜拢到一起,眼神躲闪着不敢看他。

“刘婶,我来看看刘伟。”韩禧蹲下身,帮着捡菜叶子,“上周他还跟我说,想跟着去坎门修工事,说要保护家里人,怎么这两天没去总部领军装?”

刘母叹了口气,往院里看了一眼,压低声音:“小哥,不是伟子不想去,是我拦着他。你看他才十九岁,连鸡都没杀过,要是去了坎门,真遇到日军,他能扛得住吗?我就这一个儿子,要是他有个三长两短,我可怎么活啊。”

韩禧心里一软,他知道刘母的顾虑,可他更知道,要是没人去坎门,日军打进来,刘伟就算躲在家里,也躲不过去。“刘婶,您还记得去年日军的侦察机来县城上空盘旋时,伟子是怎么说的吗?”他放缓语气,“他说‘娘,我以后要去当兵,把日军赶出去,不让他们再来欺负咱们’。现在有机会让他实现这个想法,您怎么反而拦着他了?”

刘母的眼圈红了,擦了擦眼泪:“我知道伟子有志气,可我就是舍不得……”

“刘婶,我跟您保证,伟子去了坎门,先跟着民夫队修工事,不用首接上战场。”韩禧赶紧说,“我会跟赵副队长打招呼,让他多照顾伟子,要是有危险,肯定先让伟子往后撤。而且咱们巷里的王大叔、张婶都在山里等着,要是伟子立了功,咱们还能让他去山里跟您报平安,您看这样行不行?”

刘母沉默了很久,终于点了点头:“那……那你可得多照顾伟子,要是他受了伤,你一定要告诉我。”

“您放心!”韩禧笑着站起来,跟着刘母走进院里。刘伟正坐在屋檐下擦锄头,看见韩禧,赶紧站起来,脸涨得通红:“韩禧哥……我……”

“我知道你不是想退缩,是怕你娘担心。”韩禧拍了拍他的肩膀,“你娘己经同意了,下午跟我去总部领军装,先跟着民夫队修工事,等你熟悉了,再教你用枪。”

刘伟眼睛一亮,赶紧看向刘母,见刘母点头,激动地攥紧了锄头:“韩禧哥,我一定好好干,不跟您丢脸!”

从刘伟家出来,韩禧又去了陈明家和赵虎家。陈明是怕自己走了,没人给瘫痪的爹喂药;赵虎是觉得自己没文化,去了部队也帮不上忙。韩禧一一跟他们商量:给陈明安排了“半工半守”的活,每天上午去坎门修工事,下午回县城照顾爹;跟赵虎说“部队需要力气大的人搬物资、挖战壕,这比文化重要”。两个青年听了,都放下了顾虑,答应下午去总部领军装。

解决了三个青年的事,韩禧心里松了口气,走到巷内的杂货铺门口,想跟王大叔说一声情况。杂货铺的门开着,王大叔正趴在柜台上写东西,旁边放着一叠信纸。

“王叔,您在写啥呢?”韩禧走进来,看见信纸上写着“致坎门前线将士”几个字。

“我在写慰问信,想让山里的乡亲们都签上名,送到坎门去,给士兵们鼓鼓劲。”王大叔笑着把信纸递过来,“你看这样写行不行?‘前线的将士们,你们辛苦了!我们在山里一切安好,等着你们打胜仗回来,一起种庄稼、修房子’。”

韩禧接过信纸,心里暖暖的:“王叔,您写得太好了!这样的信,比啥都能鼓舞士气。我下午去总部时,顺便把信带去,让赵副队长读给士兵们听。”

王大叔笑着点头,又从柜台下拿出一个布包:“这是山里乡亲们凑的鸡蛋和咸菜,有五十多个鸡蛋,二十斤咸菜,你也一起带去,让士兵们能吃口好的。”

韩禧接过布包,沉甸甸的,心里满是感动——这些平凡的乡亲,用最实在的方式支持着前线,没有他们,士兵们根本撑不住。

从杂货铺出来,己经是上午十点多了,阳光渐渐驱散了雾气,巷里的孩子们开始在老槐树下玩耍,偶尔有妇人拿着洗衣盆往河边走,虽然还是有几分紧张,却多了些往日的生气。韩禧看着眼前的场景,心里充满了信心——只要大家团结一心,不管日军多厉害,都能守住玉环。

刚要往总部走,就看见翠姑从巷口跑过来,手里拿着个布包,脸上满是着急:“韩禧哥!你可在这儿!我找了你好半天!”

“翠姑,怎么了?是不是山里出了什么事?”韩禧赶紧问。

翠姑摇了摇头,把布包递给韩禧:“不是山里的事,是奶奶让我给你送东西。奶奶说,你在坎门肯定吃不好,给你做了些玉米饼,还有她采的止血草药,让你带着,要是受伤了,能赶紧敷上。”

韩禧接过布包,玉米饼的香味从布包里飘出来,草药的清香也萦绕在鼻尖。他摸了摸翠姑的头:“谢谢你和阿婆,我一定带着,等打了胜仗,就去山里看你们。”

翠姑点点头,又从怀里掏出一张画:“这是我昨天画的,画的是巷里的老槐树,还有你和士兵们在坎门守海防的样子,你带着,想巷里的时候,就拿出来看看。”

韩禧接过画,画上面的老槐树郁郁葱葱,士兵们站在战壕里,手里拿着枪,眼神坚定。他小心翼翼地把画放进贴身的布兜,笑着说:“翠姑,你画得真好,等我回来,还看你画更多的画。”

翠姑笑着点头,忽然想起什么,又说:“对了,奶奶还说,让你注意安全,要是日军的进攻太厉害,就先往山里撤,别硬撑,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。”

“我知道了,你也跟阿婆说,让她放心,我会好好的。”韩禧心里暖暖的,跟翠姑告别后,往总部走。

路上,他摸了摸怀里的布包,里面的玉米饼还带着温度,画纸的纹路硌着手心。他知道,这些东西,是他的牵挂,也是他的铠甲,能陪着他在前线好好战斗。走到总部门口,他看见刘伟、陈明、赵虎己经在门口等着了,三个青年穿着新领的军装,虽然有些不合身,却难掩脸上的兴奋。

“韩禧哥,我们准备好了!”刘伟笑着说,手里还拿着韩禧之前给他的战壕草图。

韩禧点点头,心里充满了希望——有这些热血青年,有乡亲们的支持,有援军的物资,他们一定能守住坎门,守住玉环,守住这片他们热爱的土地。

下章预告:1937年7月6日午后,韩禧带着刘伟、陈明、赵虎往坎门赶,刚走到县城东门口,就看见陈鹤年先生带着医疗队的人往山里走,手里提着药箱。“韩禧兄弟,等一下!”陈鹤年喊住他,“山里有个孩子得了急病,我去看看,顺便把乡亲们的慰问信带给韩婆婆。对了,韩婆婆让我跟你说,翠姑给你做了双布鞋,让你有空去山里拿,她说布鞋软和,你在坎门走路多,穿着舒服。”韩禧心里一动,想起翠姑之前说要给他做布鞋,没想到己经做好了。他跟陈鹤年说“等忙完坎门的事,就去山里拿”,可刚走没几步,就看见一个通信兵骑着马快速跑来,手里拿着一份电报,神色焦急:“韩禧兄弟!李队长急令!日军的军舰在坎门海域集结,预计明天一早发起进攻,让你立刻带三个青年去坎门,协助赵副队长加固工事!”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BLK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烽火归途,1937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BLK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