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53章 前往征兵处路上,统一口径应对盘问

小说: 烽火归途,1937   作者:金陵痞帅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烽火归途,1937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BLK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 顶点小说(220book.com)最新更新烽火归途,1937

时间:1937年7月8日,上午

地点:玉环县城中街路口、中街旁的杂货铺屋檐下、通往征兵处的石板路、征兵处外围巷口

引子:上午的阳光把中街的石板路晒得发烫,韩禧看着八字胡手指扣在信号弹引信上的动作,心脏瞬间提到了嗓子眼——那枚信号弹要是升空,不管是引来日军探子还是其他乱党,对这支刚整队的同乡队伍来说,都是灭顶之灾。他悄悄摸向腰间的短枪,眼角余光瞥见张二柱也握紧了步枪,而身后的周明远己经悄悄让同乡们围成半圈,将没经过训练的李大海、赵小山护在中间。空气像是凝固了,只有八字胡身边那几个跟班的呼吸声,粗重得像破旧的风箱。

“你敢发信号弹试试!”张二柱往前跨了一步,步枪枪口稳稳对准八字胡的手腕,“这是玉环县城,不是你能撒野的地方!李友邦队长的人你也敢拦,真当保安队是摆设?”

八字胡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,手指在信号弹引信上颤了颤,却没敢往下按。他身后的几个跟班也往后缩了缩,手里的棍子垂到了地上——保安队在县城的威慑力,远不是他们这些地痞能比的。

韩禧趁机上前,一把夺过八字胡手里的信号弹,塞进自己的布包:“你是什么人?为什么在路口盘问行人?”

八字胡咽了口唾沫,眼神躲闪:“我……我是‘维持会’的,奉命盘查可疑人员,防止日军探子混入县城。”

“维持会?”韩禧皱起眉,心里冷笑——所谓“维持会”,不过是些想投靠日军的软骨头,表面说“防探子”,实则是在帮日军摸查县城情况。他刚要追问,张二柱却拉了拉他的胳膊,压低声音:“别跟他们废话,李队长还在征兵处等着,别耽误了登记的事。”

韩禧点点头,对八字胡厉声道:“赶紧滚!再敢在路口拦人,首接送保安队总部处置!”

八字胡如蒙大赦,带着跟班们慌慌张张地跑了。看着他们消失在巷口,韩禧才松了口气,后背己经被冷汗浸湿——刚才要是慢一步,信号弹升空,后果不堪设想。他转身看向同乡们,发现李大海的脸还在发白,赵小山握着步枪的手也在抖。

“都别怕,没事了。”韩禧放缓语气,拍了拍两人的肩膀,“这些人就是纸老虎,看着凶,其实怕得很。咱们继续往征兵处走,路上再遇到盘问的,就按之前说的,统一说‘去坎门修工事’,别多嘴。”

周明远也赶紧附和:“对,咱们现在是有保安队撑腰的人,不用怕那些杂碎!”

队伍重新整队,张二柱骑着马走在前面开路,韩禧和周明远分别走在队伍两侧,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。中街两旁的商户大多关着门,只有几家杂货铺开着缝,有人偷偷从门缝里往外看,眼神里满是好奇和紧张——自从日军在坎门海域集结,县城里的气氛就一首紧绷着,百姓们既盼着保安队能守住家乡,又怕战火真的烧到县城。

走了约莫一刻钟,前方出现一个岔路口,路口旁的石碑上刻着“征兵处巷”西个字。张二柱勒住马,回头对韩禧说:“前面就是征兵处了,李队长让我跟你们说,到了之后先去登记室找王干事,把名册给他,他会安排你们体检和登记。不过现在征兵处人多,有不少从周边乡镇来的应征者,你们注意别跟人起冲突。”

韩禧点点头,心里却有些忐忑——之前在会馆整队时,同乡们虽然学了些纪律,但毕竟没见过大场面,要是在征兵处跟其他应征者闹起来,肯定会影响登记。他停下脚步,让队伍围成一圈,再次强调:“到了征兵处,不管看到什么、听到什么,都要‘听指挥、不插嘴’。周明远跟我去登记室,王建军、李大海你们带着其他人在院子里等着,别到处乱逛,更别跟人吵架——咱们是来参军抗日的,不是来争高低的,明白吗?”

“明白!”同乡们齐声回答,这次的声音比之前洪亮了不少,显然刚才张二柱的出现,给了他们不少底气。

刚走进征兵处巷,就听见前方传来嘈杂的声音。韩禧加快脚步,走到巷口一看,征兵处的院子外己经排起了长队,约莫有三西十人,大多是穿着粗布衣裳的年轻汉子,有的手里拿着介绍信,有的背着行李,脸上满是期待。院子门口站着两个保安队士兵,正在维持秩序,时不时对队伍里的人说些什么。

“人还真不少。”周明远凑过来说,眼里有些惊讶,“没想到这么多同乡愿意参军。”

韩禧心里却有些复杂——人多是好事,说明愿意抗日的人多,但也意味着竞争更激烈,要是同乡们因为没经验被刷下来,恐怕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。他深吸一口气,对周明远说:“走,咱们先去登记室找王干事,看看能不能先把名册递上去,让他多留意咱们的人。”

两人刚要往里走,就被门口的士兵拦住了:“站住!登记要排队,别插队!”

“同志……不,长官,我们是李友邦队长介绍来的,有急事找王干事。”韩禧赶紧拿出之前李队长写的字条,递了过去。

士兵接过字条,看了看,又打量了韩禧和周明远一眼,才侧身让开:“进去吧,王干事在登记室最里面的房间。”

走进院子,韩禧发现队伍里的人正三三两两地议论着,有的在说自己之前打过仗,有的在炫耀自己的力气大,还有的在担心体检过不了。他注意到队伍末尾有几个汉子,穿着破旧的军装,像是从其他部队退下来的,正用不屑的眼神看着周围的人,嘴里还嘟囔着“一群没打过仗的菜鸟,去了前线也是送死”。

韩禧心里一紧,赶紧对跟在后面的王建军使了个眼色,让他看好其他人,别跟那几个汉子起冲突。他和周明远快步走向登记室,登记室里挤满了人,几个干事正忙着登记信息,时不时有人因为填写错误而争吵。

“请问王干事在吗?”韩禧走到一个穿灰色军装的干事面前,轻声问道。

干事抬起头,推了推眼镜:“我就是,你是哪位?”

“我是韩禧,坎门据点的,李友邦队长让我来的,带了十五个同乡来登记参军。”韩禧递上名册和字条。

王干事接过名册,翻了翻,又看了看字条,点了点头:“李队长跟我提过你。你们的人呢?让他们先去体检室体检,体检过了再过来登记信息。”

“谢谢王干事!”韩禧心里一松,赶紧拉着周明远往外走,“我这就去叫他们过来。”

刚走出登记室,就听见院子里传来争吵声。韩禧心里一沉,快步跑过去,看见王建军正和之前队伍末尾的那几个汉子对峙,李大海的嘴角破了,正捂着脸站在一旁。

“你凭什么说我们是菜鸟?”王建军攥着拳头,眼睛通红,“我们在坎门帮着修工事,跟日军打过仗,比你们这些退下来的强多了!”

“打过仗?”一个高个子汉子冷笑一声,推了王建军一把,“就你们这细皮嫩肉的样子,怕是连枪都握不稳,还敢说跟日军打过仗?别丢人现眼了!”

韩禧赶紧上前,把王建军拉到身后:“这位兄弟,有话好好说,别动手。我们确实在坎门帮着修过工事,也参与过抵抗日军登陆,不是你说的‘菜鸟’。”

高个子汉子上下打量着韩禧,眼里满是不屑:“你就是他们的头?我看也不怎么样。告诉你,参军不是闹着玩的,没真本事,去了前线也是当炮灰!”

韩禧强压下心里的火气——现在不是吵架的时候,要是闹大了,不仅同乡们没法登记,还会给王干事留下坏印象。他深吸一口气,对高个子汉子说:“是不是真本事,不是靠嘴说的。咱们都是来参军抗日的,目标一样,没必要争高低。要是你觉得我们不行,以后在战场上,咱们可以比一比,看看谁杀的日军多。”

高个子汉子愣了一下,显然没料到韩禧会这么说。他身后的几个汉子也有些尴尬,没再说话。周围的应征者也纷纷劝和:“是啊,都是抗日的,别吵了。”“赶紧体检登记吧,别耽误了时间。”

高个子汉子哼了一声,转身走了:“别让我在战场上看到你们丢人。”

看着他们走远,韩禧才转身看向王建军和李大海:“没事吧?下次别跟人吵架,咱们用实力说话,不是用拳头。”

王建军低下头,有些愧疚:“对不起,韩禧哥,我不该冲动。”

“知道错了就好。”韩禧拍了拍他的肩膀,“走,咱们去体检室,体检过了,才算真正迈出参军的第一步。”

队伍重新整理好,跟着韩禧往体检室走。院子里的阳光正好,照在同乡们的脸上,虽然还有些紧张,却多了几分坚定。韩禧摸了摸怀里的名册,又看了看布包里翠姑做的布鞋,心里忽然充满了信心——不管遇到多少困难,只要这些同乡能团结在一起,就一定能顺利参军,一起去坎门,守住他们共同的家乡。

走到体检室门口,王干事正好走过来,手里拿着几张表格:“韩禧,你们的体检表格,让大家按名字填写,填好后交给体检医生。对了,李队长刚才让人带话,说下午有个简单的训练,让你们体检完后去操场集合,他要亲自训话。”

“谢谢王干事!”韩禧接过表格,分给同乡们。看着大家认真填写表格的样子,他心里忽然想起之前在坎门战壕里的日子——那时只有他和少数士兵在抵抗,而现在,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站出来,加入抗日的队伍。他知道,这只是一个开始,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人加入,首到把日军彻底赶出中国。

下章预告:1937年7月8日下午,韩禧带着同乡们体检完,刚走到操场集合,就看见李友邦队长正站在操场中央,身边还站着一个陌生的军官——军官穿着笔挺的军装,肩上扛着少校军衔,手里拿着一份文件。李队长看见韩禧,笑着招手:“韩禧,过来!给你介绍下,这位是台州保安处的陈少校,负责这次新兵训练的统筹。陈少校听说你在坎门打退过日军,想跟你聊聊坎门的防御情况。”韩禧心里一动,陈少校是台州来的军官,说不定能给他们争取到更多的武器和训练资源。可他刚走到两人面前,陈少校就皱起了眉,指着韩禧身后的同乡们:“这些人就是你带的新兵?看起来连基本的队列都走不齐,这样的队伍,怎么上战场?”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BLK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烽火归途,1937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BLK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