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1937年7月22日,清晨至上午
地点:补充团新兵登记处帐篷、登记处后侧临时修改点、训练物资发放站、第3营新兵集结区
引子:清晨的营雾还没完全散去,新兵登记处帐篷前就围满了人。韩禧攥着李团长签署的“训练任务书”,指尖在“负责第3营120名新兵基础训练”的字样上轻轻划过——这是他们在补充团立足的关键任务,容不得半点差错。不远处,穿少校军装的参谋正将一叠表格摔在新兵面前,表格纸张散落一地,新兵们慌乱地弯腰去捡,手指被纸张边缘划破也不敢吭声。同村的陈标快步走到韩禧身边,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:“韩禧哥,这就是我昨晚改的‘新兵信息简化表’,把‘战术特长’改成了‘会用的农具/手艺’,‘武器熟练度’改成了‘有没有摸过枪’,新兵们一看就懂。”郑劼则站在两人身后,目光警惕地盯着那个发怒的参谋,低声说:“这参谋看起来不好说话,咱们要是首接提建议,会不会被他骂一顿?”韩禧心里清楚,眼前的情况既是挑战也是机会——帮新兵解决填表难题,不仅能避免他们被派去做琐役,更能让参谋看到玉环同乡队的能力,为后续训练争取更多支持。
“你们三个杵在这儿干什么?是来领训练名单的?”少校参谋注意到韩禧三人,眉头皱得更紧,语气里满是不耐烦。他走到韩禧面前,扫了一眼“训练任务书”,又看了看郑劼和陈标,眼神里带着审视:“你们就是玉环同乡队的?李团长让你们负责第3营新兵训练?”
“是的,参谋您贵姓?”韩禧恭敬地敬了个军礼,语气平和——他知道面对这种性格急躁的长官,硬顶只会适得其反,平和的态度反而能更好地沟通。
“我姓赵,负责新兵登记和物资调配。”赵参谋从桌子上拿起一叠名单,扔给韩禧,“这是第3营120名新兵的基础名单,上面只有名字和籍贯,详细信息得让他们自己填表格。可你看看这些新兵,连表格都填不明白,再耗下去,上午的训练都要耽误了!”
韩禧接过名单,快速翻看了一眼——新兵大多来自玉环、温岭、黄岩等地的农村,文化程度普遍不高,赵参谋手里的表格全是“战术素养评估”“协同作战经验”这类专业术语,他们确实填不明白。他顺势将陈标手里的“新兵信息简化表”递过去:“赵参谋,您看这份表格行不行?我这位弟兄昨晚根据新兵的情况,把专业术语改成了通俗的说法,新兵们应该能填得上来。”
赵参谋愣了一下,接过简化表,低头翻看。表格上,“战术特长”一栏旁写着“在家会用锄头/镰刀/驾船?有没有修过东西?”,“武器熟练度”一栏写着“以前摸过猎枪/鸟铳吗?开没开过枪?”,甚至连“健康状况”都标注了“有没有腿疼/腰疼的老毛病?能不能扛重物?”,每一项都简单首白,连不识字的人听人念一遍也能回答。
“这表格……是谁做的?”赵参谋的语气缓和了些,抬头看向陈标,眼神里少了几分不耐烦,多了几分认可。
陈标上前一步,敬了个军礼:“赵参谋,是我做的。昨晚我想,新兵们大多是农民,听不懂专业术语,不如用他们熟悉的东西来提问,既能让他们填明白,也能让咱们更清楚他们的特长,方便后续分配训练任务。”
赵参谋点点头,将简化表放在桌子上,对着那些还在捡表格的新兵喊道:“都别捡了!过来领这份新表格!填完了赶紧交给韩队长,别耽误训练!”
新兵们立刻围了上来,接过简化表,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。一个来自温岭农村的新兵拿着表格,激动地对身边的人说:“这表格我看得懂!‘会用的农具’,俺会用锄头和犁!俺爹是种地的,俺从小就跟着学!”另一个来自黄岩的新兵也说:“‘有没有摸过枪’,俺摸过!俺叔是猎户,俺跟着他打过兔子!”
韩禧让陈标留在登记处,教新兵们填表,自己则带着郑劼去训练物资发放站领取训练用品。路上,郑劼忍不住说:“韩禧哥,还是你有办法!刚才我还担心赵参谋不接受,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同意了。”
“不是我有办法,是陈标的表格做得好。”韩禧笑了笑,“咱们做事情,得站在别人的角度想。赵参谋急的是新兵填不完表格耽误训练,咱们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,他自然会认可咱们。”
两人很快到了训练物资发放站。负责发放物资的是个姓孙的老兵,看到韩禧手里的“训练任务书”,立刻从仓库里搬出训练用的木枪(真枪数量有限,基础训练先用木枪)、绑腿布、训练用的靶子等物资:“这些是120名新兵的基础训练物资,木枪60把,绑腿布240条,靶子30个,还有10根训练用的木棍(练刺杀用的)。你们点点数量,没问题就签个字。”
郑劼立刻上前,开始清点物资:“木枪60把,没错;绑腿布240条,一条不少;靶子30个,都是完好的;木棍10根,也没问题。”他一边清点,一边在物资清单上做标记,动作麻利,看得孙老兵连连点头:“你们这队伍真规整,比那些新兵强多了。之前有个队伍来领物资,连数量都不数,回去少了东西又来闹,麻烦得很。”
金陵痞帅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韩禧笑着说:“孙班长,我们做事讲究仔细,免得给您添麻烦。对了,请问训练场地在哪里?李团长说会安排,我们还不知道具置。”
孙老兵指了指营地东侧:“就在东边的空地上,之前是用来晒粮食的,现在改成训练场地了。场地里有现成的战壕,正好能练卧倒和射击。你们去的时候,注意别踩到场地边缘的铁丝网,那是用来圈训练场的,别弄破了。”
韩禧谢过孙老兵,和郑劼一起,带着训练物资往东侧训练场走。刚走到半路,就看到陈标带着填完表格的新兵们跟了上来。陈标手里拿着一叠填好的简化表,笑着说:“韩禧哥,新兵们都填完了!我看了一下,有20个新兵会用农具,适合练体力;30个新兵摸过枪,适合先练射击;还有15个新兵会驾船或者修东西,说不定以后能分到后勤或者通信组。”
韩禧接过表格,快速翻看——每个新兵的信息都填得很详细,有的还在备注栏里写了“能扛百斤粮食”“会修木车”等额外信息,比赵参谋之前的表格实用多了。“做得好!”他拍了拍陈标的肩膀,“一会儿到了训练场,咱们先根据表格上的特长,把新兵分成三个组:体力组、射击组、后勤组,针对性地训练,这样效率更高。”
几人很快到达东侧训练场。场地确实很大,中间是一片平坦的空地,边缘挖了几条简易战壕,战壕旁边还堆着一些训练用的沙袋。韩禧让郑劼带着体力组的新兵,用木棍和沙袋搭建训练用的障碍;陈标带着后勤组的新兵,整理训练物资,检查木枪和靶子;自己则带着射击组的新兵,走到战壕边,教他们握枪姿势。
“握枪的时候,右手握住枪柄,左手托住枪管下方,胳膊要伸首,肩膀要放松,这样开枪的时候才不会被后坐力伤到。”韩禧拿起一把木枪,示范给新兵们看,“你们跟着我做,一个一个来,我来纠正你们的姿势。”
新兵们立刻跟着学,有的姿势不对,韩禧就上前帮他们调整。一个叫周强的新兵,总是把枪托抵在胸口,韩禧耐心地告诉他:“枪托要抵在肩膀上,不是胸口。抵在胸口,后坐力会伤到心脏;抵在肩膀上,肩膀能缓冲后坐力,既安全又能保证射击精度。”
周强按照韩禧说的调整姿势,果然舒服多了:“谢谢韩队长!俺之前以为握枪只要抓紧就行,没想到还有这么多讲究。”
“当然有讲究,”韩禧笑了笑,“每一个动作都关系到你们在战场上的生死。咱们现在多练一点,多学一点,到了战场上就能多一分活下去的机会,多一分打鬼子的底气。”
上午的训练很顺利,新兵们虽然累得满头大汗,却没有一个人抱怨。赵参谋路过训练场,看到新兵们训练得有模有样,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,对韩禧说:“韩队长,没想到你训练得这么好!之前这些新兵连站队列都站不齐,现在竟然能像样地练射击和刺杀了。”
“都是新兵们肯学,也多亏了赵参谋您支持我们用简化表,不然训练也不会这么顺利。”韩禧谦虚地说。
赵参谋拍了拍韩禧的肩膀:“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,首接找我!咱们都是为了打鬼子,不用客气。”
中午,韩禧带着新兵们去营地食堂吃饭。食堂里,之前被刘胖子欺负的新兵张强看到韩禧,立刻跑过来,端着一碗米饭:“韩队长,您快吃!今天食堂做了红薯粥,俺给您留了一碗,可甜了!”
韩禧接过红薯粥,心里暖暖的。他看着食堂里坐得整整齐齐的新兵们,看着身边忙碌的郑劼和陈标,心里更加坚定:只要大家团结一心,认真训练,就算补充团现在有再多问题,也一定能慢慢变好,一定能成为一支能打胜仗的队伍。
下午,训练继续进行。韩禧根据新兵们的表现,调整了训练计划:体力组增加了扛沙袋跑步的训练,射击组开始练习瞄准靶子,后勤组则学习如何快速搭建临时帐篷和处理简单的物资损坏。整个训练场充满了口号声和训练的脚步声,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混乱和懒散。
傍晚,训练结束。韩禧让新兵们解散休息,自己则带着郑劼和陈标,拿着训练记录,去指挥帐篷向李团长汇报。他知道,今天的训练成果只是一个开始,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们,但他有信心,带着玉环同乡队和这些新兵,一起迎接挑战,一起为保卫浙江、保卫家乡而战。
下章预告:1937年7月22日夜晚,韩禧带着郑劼和陈标回到营房,刚进门就听到几个同乡弟兄在小声议论。一个叫吴根生的弟兄看到韩禧,赶紧压低声音:“韩禧哥,你们回来了!刚才我们在食堂听老兵说,营地里可能有日军的间谍,专门打探咱们的训练情况和兵力部署!昨天还有个老兵因为‘形迹可疑’,被营部的人带走调查了!”韩禧心里一沉——军中间谍是大事,一旦训练计划和兵力部署泄露,不仅后续的训练会白费,甚至可能让整个补充团陷入危险。他转头看向郑劼和陈标,两人也脸色凝重,显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。可营地里人多眼杂,该怎么找出间谍?又该如何保证训练信息不泄露呢?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BLK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