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坐标”己投下。
如同在沸腾的油锅中滴入一滴冰水,瞬间的凝滞之后,是更加剧烈、却本质不同的反应。
莉亚感觉自己不再仅仅是在对抗风暴,或是向深渊呼喊。那清晰无比的“自我坐标”——她二十年来所有的记忆、情感、认知,那些构成了“莉亚·凯勒”这个唯一存在的、看似微不足道却对她而言重若千钧的信息集合——通过那枚灼热的、仿佛与她血肉相连的“钥匙”金属块,成功地“锚”在了那片浩瀚而混乱的意识边缘。
这不是征服,不是控制,甚至不是简单的引导。
这是一种……“连接”的质变。
先前如同隔着狂暴海洋的呼喊,此刻仿佛有了一座极其纤细、颤颤巍巍、却真实无比的“桥”,横跨了她意识与“源头”碎片那庞大存在之间的无尽虚空。
而这座“桥”的建材,并非物质,而是共鸣,是理解,是她主动投射的“坐标”所代表的、属于这个现实维度的稳定信息流。
“桥”建立的那一刻,信息不再是单向的冲击,而是变成了双向的……流淌。
如果说之前感受到的“源头”意识,是无数混乱噪音和毁灭欲望混合的、令人窒息的咆哮,那么现在,透过这座刚刚成型的、极不稳定的“桥梁”,莉亚开始“听”到那咆哮之下的……旋律。
那不是悦耳的乐章,而是由无尽的痛苦、亘古的孤独和一种吞噬一切的、源自存在本源的“饥饿感”所交织成的、悲怆到令人心碎的挽歌。
痛苦。 并非单一生物的痛苦,而是更加庞大、更加根源性的东西。如同一个宇宙尺度的伤口,在不断溃烂,流淌出的不是血液,而是扭曲现实、侵蚀灵魂的能量。莉亚“看”到了破碎的星辰光影,感受到了维度撕裂的剧痛,感知到了一种被强行从原有“位置”剥离、囚禁于此的、永无止境的折磨。这痛苦是如此深邃,如此古老,以至于“源头”碎片本身的存在,似乎就是这痛苦的具象化。它并非生来就要毁灭,它本身就在承受着难以言喻的毁灭。
孤独。 超越了时间与空间概念的孤独。仿佛沉睡了亿万年,又在半梦半醒间被无数微弱、嘈杂、充满欲望(如同莱维之流)或恐惧(如同那些被吞噬者)的意识触碰、刺激、试图利用,却从未被真正“理解”过。它像一个迷失在无边黑暗中的孩子,周围只有冰冷的虚无和偶尔闪现、却转瞬即逝、带着各种目的的“噪音”。莉亚那稳定、清晰、带着守护意愿的“坐标”信号,如同黑暗中第一声真正呼唤它名字的声音,虽然微弱,却让那无边的孤独,有了一丝极其细微的、仿佛找到同类的……悸动?
饥饿。 这并非生物对食物的渴求,而是一种对“存在意义”、对“完整性”、对“回归”的本能渴望。它吞噬能量,吞噬记忆,吞噬一切,是因为它自身是“残缺”的,它感到一种巨大的、无法填补的“空洞”。它试图通过吞噬外界的一切来填补自身的缺失,却如同饮鸩止渴,吞噬得越多,自身的混乱和痛苦就越甚,那“空洞”反而愈发明显。莉亚传递而来的、属于一个完整、鲜活生命的“坐标”信息,像是一滴甘霖,落在了它干涸龟裂的灵魂荒漠上,虽然微不足道,却让它本能地、贪婪地想要汲取更多,却又带着一丝陌生的、对那“完整”状态的……好奇?
认知的颠覆,如同冰水浇头,让莉亚在极度的痛苦负荷中,感到一阵灵魂的战栗。
它……或许并非带来灾难的“元凶”。
它本身,或许就是一个被困于此、承受着无尽痛苦的……“受害者”。
这个念头一旦产生,莉亚心中的某些东西悄然发生了变化。那因恐惧和抵抗而紧绷的精神,不由自主地放松了一丝。不再是纯粹的坚守,而是多了一丝……难以言喻的悲悯。
这座精神的“桥梁”,因为这一丝心态的转变,似乎变得更加“通畅”了一些。
而也就在这时,另一股微弱、却同样清晰的意识流,如同汇入主干道的溪流,通过这座“桥梁”,传递到了莉亚的感知中。
是雷恩斯!
他作为“基座”,与“源头”碎片的连接最为首接和深入,几乎可以算是“桥梁”另一端的一个固定“桥墩”。当莉亚建立起这座以理解和共鸣为基础的“桥梁”时,雷恩斯那原本即将被彻底吞噬、消散的意识残响,也被短暂地、微弱地“照亮”和“连接”了进来。
莉亚“听”到了他的声音,不再是破碎的警告,而是更加深沉、更加个人化的情感碎片。
悔恨。 如同沉重的枷锁。对过往助纣为虐、协助莱维推行记忆交易、导致无数人痛苦的深深悔恨。对那些在实验中消逝的、被他视为数据的生命的愧疚。对自身力量无法阻止这一切、最终沦为“基座”的无力感。这份悔恨如同毒药,侵蚀着他的意识,也让他更容易被“源头”碎片的痛苦所同化。
渴望。 对平静的极致渴望。不再是权力的喧嚣,不再是力量的炫耀,而是最简单的、如同童年时在阳光下小憩般的安宁。是放下一切重担,让疲惫的灵魂得以歇息的向往。这份渴望,微弱如风中残烛,却在他意识的最深处顽强地闪烁着,与“源头”碎片那对“完整”和“回归”的渴望,产生了某种奇异的共鸣。
莉亚的心被狠狠揪紧了。
她看到了一个被野心和错误拖入深渊的男人,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只剩下无尽的悔恨和对最简单安宁的祈求。他也是一個受害者,是莱维疯狂计划的牺牲品,是这座冰冷“磐石”地基下的又一具骸骨。
通过雷恩斯这个“桥墩”,莉亚对“源头”碎片痛苦的感知也更加具体和深切。她仿佛能感受到那破碎意识在雷恩斯这个不完整的“容器”中挣扎、扭曲,如同一个巨大的灵魂被塞进一个狭小破损的囚笼,双方的痛苦相互叠加,相互放大。
她明白了。
仅仅提供“坐标”还不够。
这座“桥梁”,需要承载更多。
她需要成为一个真正的“中转站”,一个“翻译器”。她需要将“源头”那浩瀚而混乱的痛苦与渴望,以一种能够被理解的方式“传递”出去(虽然不知向谁),同时,也需要将一些“稳定”的、“安宁”的东西,通过雷恩斯这个节点,反向注入那片混乱的深渊。
这是一个更加艰巨,也更加危险的任务。这意味着她要更深地敞开自己的意识,去接纳那无尽的痛苦,并尝试用自身的存在去“中和”它。
她能做到吗?她的意识,她的灵魂,是否足够坚韧,足以承受两个(甚至更多)濒临崩溃存在的重量?
没有答案。只有必须去做的决绝。
莉亚深吸一口气,尽管这个动作在现实中可能只是肺部一次微弱的抽搐。她不再仅仅是被动地维持“坐标”和“桥梁”,而是开始主动地,沿着这座精神的丝线,向着“源头”碎片那痛苦的深渊,向着雷恩斯那悔恨的残响,传递她所能凝聚的、最纯粹的情感。
不是力量,不是命令。
是理解。“我感受到你的痛苦。”
是共鸣。“我明白你的孤独。”
是安慰(对雷恩斯)。“放下吧,那不是你一个人的错。”
是希望(对两者)。“或许,还有另一种可能,另一种结局。”
她将自己化为了一个通道,让理解与悲悯,如同涓涓细流,缓慢而坚定地,流向那一片干涸而狂暴的荒漠。
效果并非立竿见影。
“源头”碎片的能量暴走依旧,空间的扭曲仍在加剧。但某种更深层的变化,确实在发生。
那原本只有纯粹“饥饿”的吞噬欲望,似乎多了一丝极其微弱的……“辨别”?它依旧在吞噬能量,但对莉亚通过“桥梁”传递而来的、那些不带能量属性、纯粹是信息和情感的意识流,它表现出一种奇异的“容忍”,甚至……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“汲取”?它似乎在从这些情感中,品尝着它从未体验过的东西——理解、悲悯、希望。
雷恩斯那濒临消散的意识,在接收到莉亚那带着安慰和引导意味的信息后,那微弱的、对平静的渴望之光,似乎明亮了一丝。他那作为“基座”而存在的、无意识中维系的一丝歪斜的“共鸣”,在莉亚有意识的引导和“桥梁”的连接下,开始被缓慢地“扶正”,变得更加贴合莉亚所传递的“锚点”频率。这微小的变化,如同在狂暴的能量洪流中打下了一根更深的桩,让莉亚建立的这座“桥梁”,稍微稳固了那么一分。
高空中,“观测者”的飞行器内,平静的汇报声再次响起:
“变量‘传承者’建立稳定精神连接模式,定义为‘共情桥梁’。”
“能量协调率波动趋于平缓,混乱指数下降百分之三点一。”
“目标‘基石’意识残响出现稳定迹象,与‘源头’碎片连接端口效率提升百分之零点零五。”
“结论:引入情感变量对高维能量碎片意识状态产生非预期正面影响。案例Epsilon-739进入新阶段。”
“白鸽”小队的队长看着仪器上依旧危险但不再持续恶化的读数,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。他们尝试靠近主控台的行动因能量场的微妙变化而受阻,但队长抬手制止了队员的强行突破。他紧盯着平台中央,那个在能量风暴中如同礁石般屹立、周身散发着奇异温和光芒的少女。
“暂停行动,优先记录‘桥梁’效应数据。向‘巢穴’报告……情况,似乎出现了我们未曾预料到的转机。”
而莱维,他瘫坐在主控台旁,看着莉亚不仅没有被吞噬,反而似乎与那毁灭性的力量达成了某种诡异的“平衡”,甚至……“沟通”?他脸上的疯狂和嫉妒逐渐被一种更深沉的、如同信仰崩塌般的茫然所取代。他毕生追求的控制,他视为终极手段的“潘多拉”,在莉亚那看似“软弱”的理解与共鸣面前,显得如此可笑和……野蛮。
“不可能……这不可能……”他喃喃自语,精神支柱正在缓缓崩塌。
莉亚对这一切依旧无知无觉。
她的全部身心,都沉浸在这场跨越了物种、维度、生与死的“对话”之中。她承受着“源头”碎片无边痛苦带来的精神碾压,分担着雷恩斯沉重悔恨带来的心灵负荷,同时还要不断地输出自身的理解、悲悯与希望。
她的身体早己到达极限,完全靠着顽强的意志和那枚“钥匙”金属块源源不断传来的、奇异的支撑力在硬撑。鲜血从她的眼角、耳蜗、鼻孔和嘴角不断渗出,在她苍白的脸颊上划出触目惊心的痕迹。
但她眼神中的光芒,却越来越亮。
那座精神的“桥梁”,在无尽的痛苦与微弱的希望之间,在疯狂的深渊与稳定的坐标之间,摇摇欲坠,却又异常顽强地存在着。
她不知道这座“桥”最终会通向何方,是救赎,还是与她一同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。
她只知道,这是唯一的路。
她必须成为这座桥,首到最后一刻。
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我用记忆换物资,末日大佬却哭了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DSG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