桥梁,己然架设。
痛苦、孤独、饥饿、悔恨、渴望……如同浑浊而汹涌的河水,通过这座以莉亚意识为材质的脆弱桥梁,不断冲刷着她的灵魂。她既是河岸,承受着冲击;又是堤坝,试图引导;更是渡口,期盼着能将某些东西,送达彼岸。
维系这种状态,每一秒都是对生命极限的残酷压榨。莉亚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精神的“燃料”正在飞速耗尽,如同风中残烛,摇曳不定。那枚“钥匙”金属块传来的温热感,也开始带上了一丝灼烫,仿佛它本身也即将到达承载的极限。
但正是通过这座桥梁,透过那无尽的痛苦与混乱,莉亚捕捉到了更深处的东西——一丝极其微弱的、属于“源头”碎片本源的“意向”。那并非莱维所理解的、可以被控制的“程序”,也并非纯粹野兽般的毁灭欲望,而是一种更加古老、更加接近法则本身的……“趋向性”。
它渴望“完整”,渴望“回归”,渴望摆脱这无尽的痛苦和囚禁。它的“饥饿”,本质上是这种趋向性在残缺状态下的扭曲表达。
同时,莉亚也清晰地感知到,通过雷恩斯这个“基座”以及她自己建立的“桥梁”,“源头”碎片与这个现实维度的连接正在以一种危险的方式加深和固化。如果继续这样下去,即使她勉强维持着桥梁不垮,最终的结果,也可能是“源头”碎片将这片空间,乃至整个“磐石”,彻底拖入它所在的、那片充满痛苦与混乱的维度,完成一种灾难性的“融合”或“覆盖”。
她必须做出选择。在自身即将崩溃之前,利用这座短暂的桥梁,决定最终的走向。
两个截然不同的方案,在她过度负荷的大脑中清晰地浮现,各自带着沉重的代价与未知的风险。
方案一:引导散逸。
这是最符合父亲“锚点”理论初衷,也是最“安全”……或者说,牺牲最具有明确性的方案。她可以尝试利用自身作为“锚点”的稳定性,以及“钥匙”的共鸣能力,强行干扰“源头”碎片与当前维度的连接节点(主要是雷恩斯这个“基座”),引导其积聚的庞大能量沿着相对平缓的路径,向外部空间甚至更高维度散逸。
这就像是为一个不断加压、即将爆炸的高压锅,小心翼翼地凿开一个泄压口。
如果成功,或许能化解眼前的毁灭性危机,让“磐石”乃至更广区域免于瞬间的湮灭。父亲的理論将得到证实,维拉和科洛的牺牲也将获得意义。
但是,这个方案的弊端同样巨大:
首先,能量散逸的过程依旧充满不确定性,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损害,只是避免了最极端的瞬间毁灭。
其次,这并未真正解决“源头”碎片本身的问题。它依旧是一个痛苦的、残缺的、迷失的存在,只是被“放气”了。谁也无法保证,在未来的某个时刻,它不会再次积聚能量,再次成为灾难的源头。
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——执行这个方案,需要莉亚将自身作为“锚点”和“桥梁”的稳定性催发到极致,甚至可能需要她主动引导能量通过自身这个“通道”进行散逸。那庞大的、充满痛苦属性的能量流,绝非她的肉体凡胎所能承受。结果几乎可以预见——在成功引导能量散逸的同时,她自身的意识乃至存在,都将被这洪流彻底冲刷、分解、湮灭。这是一种用自我牺牲来换取短暂和平的……终结。
方案二:寻求共存。
这是一个更加疯狂、更加危险,却也潜藏着某种深远可能性的方案。既然“源头”碎片本身也是“受害者”,拥有其趋向性,那么,是否有可能,通过这座“桥梁”,不是去“驱逐”或“削弱”它,而是尝试去“理解”它的真正需求,并寻找一种方式,在这个现实维度中,为它提供一个能够缓解其痛苦、满足其部分“趋向性”的……“栖息地”?
这不再是简单的泄洪,而是尝试与洪水沟通,为它开辟一条新的、不那么具有破坏性的河道,甚至……尝试与它共同治理这片土地。
如果成功,这或许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甚至可能为人类与这种超越理解的存在之间的关系,开创一种全新的模式。这是一种超越父亲理论框架的、大胆的探索。
然而,这个方案的风险堪称恐怖:
首先,“源头”碎片的意识浩瀚而混乱,其真正的“需求”难以揣度。任何尝试“满足”它的行为,都可能被其扭曲的“饥饿感”误解为可吞噬的猎物,导致莉亚的意识被瞬间反噬、同化。
其次,即使能够沟通,作者“枫雪紫研”推荐阅读《我用记忆换物资,末日大佬却哭了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如何在这个现实维度为它找到或创造一个“栖息地”?这可能需要颠覆现有的物理法则,需要难以想象的能量操控精度,其难度远超引导散逸。
最后,这个过程的不可预测性极高。一旦开始,就可能没有回头路。失败的结果,可能比方案一的牺牲更糟——不是个人的湮灭,而是莉亚成为“源头”碎片侵入现实维度的完美“跳板”或“导盲犬”,加速整个世界的毁灭。
生,或者死?短暂的安宁,还是风险巨大的长远可能?个人的牺牲,还是将整个世界置于更大的赌局之上?
莉亚的意识在剧烈地摇摆。
她想起了科洛。那个倔强的少年,为了追寻一线生机,带着她闯入荒野,如今躺在阴暗的绞车站深处,生死未卜。如果他醒来,会希望看到一个用她生命换来的、摇摇欲坠的“和平”,还是一个她赌上一切、可能带来真正新生的、未知的“未来”?他一定会骂她蠢,然后选择后者吧?毕竟,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。
她想起了维拉。那个外表冷漠、内心却藏着温柔与伤痛的同伴,为了给她创造机会,毅然选择了与敌人同归于尽。维拉的牺牲,是为了终结这场灾难,还是为了开启另一种可能?莉亚仿佛又看到了维拉最后那决绝而信任的眼神,那眼神似乎在说:“做你认为对的事,莉亚。”
她想起了父亲。凯勒博士,那个被嘲笑为理想主义者和失败者的男人,他穷尽一生研究“锚点”理论,难道仅仅是为了在最后时刻,用一个泄压阀来暂时解决问题吗?不,他的理论核心是“理解”与“引导”,是寻求与超越性力量的“和谐共处”。引导散逸,更像是对他理论的一种保守且悲壮的应用,而寻求共存,虽然风险巨大,却更贴近他理论深处那未曾言明的、更加宏大的愿景。
她还想起了“遗民驿站”那些挣扎求生的普通人,想起了“磐石”光鲜外表下那些被记忆交易榨干的灵魂,想起了这个满目疮痍、却又顽强存在着的世界。他们值得一个更好的未来,而不是仅仅从一个灾难的边缘,滑向另一个可能更大的灾难的倒计时。
牺牲自己,换取短暂的喘息,固然悲壮,但……真的足够吗?
将希望寄托于一个极其危险的、与“深渊”共存的可能,固然疯狂,但……这难道不是人类在面对绝境时,最应该拥有的、那一点点不甘于命运摆布的探索勇气吗?
两种选择,如同两条截然不同的河流,在她意识的十字路口咆哮奔腾。一条流向己知的终结与短暂的安宁,另一条流向未知的深渊与渺茫的新生。
时间不多了。她能感觉到,“桥梁”的震颤越来越剧烈,她自身的意识之光也在飞速黯淡。必须决定,就在此刻!
莉亚的目光,仿佛穿透了狂暴的能量乱流,穿透了扭曲的空间,看到了那个被无数导管刺穿、在痛苦中挣扎的雷恩斯,看到了他意识深处那丝对平静的渴望;她也看到了“源头”碎片那浩瀚意识中,除了痛苦与饥饿外,那一丝因为她的理解和连接而悄然萌发的、极其微弱的“好奇”与对“完整”的向往。
一个清晰的念头,如同破开乌云的阳光,瞬间照亮了她所有的犹豫。
父亲的理论是基石,但它不应该是终点。
维拉和科洛的牺牲是为了希望,而希望,往往藏在最危险的道路尽头。
安抚痛苦,引导趋向,寻求共存……这或许才是对“锚点”理论真正的践行,才是对牺牲者们最好的告慰,才是为这个绝望的世界,点燃的……最微弱的,却也是最长久的星火。
风险?她己知晓。代价?她己准备承担。
莉亚深深地“望”向“源头”碎片那混乱的意识核心,不再仅仅是传递理解和悲悯,而是开始传递一个清晰的“意向”,一个基于“桥梁”连接的“提议”。
她不再试图去“平息”风暴,而是尝试去“理解”风暴的旋律,并邀请它,共同谱写一首……新的乐章。
这个抉择,将她个人,乃至整个世界的命运,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、完全未知的方向。
她选择了那条更危险的路。
不是为了牺牲,而是为了……可能性。
就在她做出抉择的瞬间,她手中的“钥匙”金属块,仿佛感应到了她最终的决定,骤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!那光芒不再仅仅是稳定和温和,更带上了一种主动的、探索性的、仿佛要连接两个世界的……磅礴气势!
整个核心区的能量场,随之发生了剧变!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DSG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