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7年冬天的风卷着雪沫子扑在化肥厂的玻璃窗上,郎一鸣正趴在办公桌上抄写生产报表,忽然听见车间里炸开了锅——"恢复高考了!"这个消息像颗火星落进了干柴堆,整个厂区都沸腾起来。
办公室的老文书戴着老花镜,把报纸上的消息读了三遍:"凭本事考大学,不看出身!"郎一鸣捏着手里的钢笔,笔尖在纸上洇出个墨点。
他不是没想过读书,只是觉得自己早己过了上学的年纪,更何况办公室的工作刚上手,实在舍不得丢下。
"你必须考。"周末回镇上,高中班主任赵老师冒着雪找上门来,帆布包里装着一摞泛黄的课本,"你爷爷当年总跟我说,这孩子是块读书的料。"
老人把《数学手册》塞进他手里,扉页上是爷爷当年写的"学海无涯",字迹己经发脆,"我教了三十年书,没看错过人。
郎一鸣被说动了。他把宿舍里的木箱改成书桌,晚上等同事们睡熟了,就着15瓦的灯泡啃课本。
化学是他的强项,那些分子式像老朋友似的在眼前跳,可数学里的立体几何却让他犯了难。有天晚上,他对着一道证明题熬到后半夜,忽然想起在化肥厂拆装阀门的日子,拿起圆规在纸上画了个立体图,一下子通了窍,拍着大腿笑出声,把隔壁床的工友吵醒了。
厂里的年轻人凑在一起复习,有人抱怨基础太差,郎一鸣正啃着干馒头,忽然冒出句:"我复习一个月,肯定能考上。"这话在人群里炸了锅,有人撇着嘴说他吹牛,他梗着脖子回:"不是吹牛,我是说,我能考上,你们......够呛。"
话一出口就后悔了,却还是梗着脖子不低头——他想起爷爷说的"人争一口气",这口气,他必须争。
考前三天,他把自己关在宿舍里,把赵老师给的模拟题做了个遍。进考场那天,天刚蒙蒙亮,他揣着两个窝头,踩着冻硬的土路往县城中学走,哈出的白气在眉毛上结了层霜。
拿到试卷时,手心全是汗,等看清题目,反倒镇定下来——很多知识点,竟和他在化肥厂摆弄机器时琢磨的原理暗暗相合。
放榜那天,他正在车间检修阀门,有人举着红榜冲进来说:"郎一鸣,考上了!中州师大化学系!"
他愣在原地,手里的扳手"当啷"掉在地上,滚烫的蒸汽喷在脸上,竟分不清是蒸汽还是眼泪。只是想起填报志愿时,他在"北京"那栏填得太满,最终差了三分没能去成,心里终究有点涩。
1978年的秋天,郎一鸣背着帆布包走进中州师大的校门。迎新会上,系主任端来一搪瓷盆啤酒,说要让新生尝尝"洋玩意儿"。他看着别人用玻璃杯小口抿,自己拿起粗瓷碗舀了满满一碗,仰头灌下去,苦丝丝的泡沫呛得他首咳嗽,惹得周围人哈哈大笑。
"咱工人喝酒,就得用碗!"他抹了把嘴,又舀了一碗,逗得坐在旁边的女生捂着嘴笑。
食堂里的馒头是定量的,每顿饭两个,不够吃就得多买粮票。有天他和同宿舍的王胖子比吃馒头,两人较着劲往嘴里塞,吃到第五个时,王胖子"哇"地吐了出来——馒头里藏着颗老鼠屎,黑黢黢的沾着霉点。
郎一鸣却把自己的馒头掰开来,挑出里面的砂粒说:"在工地时,掺着土的窝头都吃过,这算啥?"说着就着咸菜,硬是把剩下的半个咽了下去。
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文化的较量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E1I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