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 十五章 笔冢悟剑心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唐诗三百首助我证道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EAZ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小女孩颤抖着接过《定边诗选》,指尖轻轻着崭新的书页,眼泪又忍不住落了下来:“阿爹说,读书能让人心里有光,可现在……光好像灭了。”

秦落雁蹲下身,用衣袖拭去小女孩脸上的泪痕,轻声道:“不会灭的。只要还有人捧着书,还有人记得那些文字,文道的光就永远不会灭。我们会帮你找到阿爹,也会把抢走书的坏人赶跑。”

李文才望着小女孩怀中残破的《三字经》,又看了看山寨内散落的典籍残页,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强烈的文心共鸣。他能感受到,那些被烧毁、撕碎的典籍里,还残留着历代文士的执念——那是对文道传承的坚守,是不愿被黑暗吞噬的倔强。

“焚书兄,你先带着小妹妹在山寨内清理出一处安全的地方,制作避瘴符箓。”李文才握紧金笔,目光投向山寨后方的小路,“我与落雁姑娘去追莲心宗的人,看看能否夺回柳先生的记载。”

柳焚书点头应下:“你们小心,莲心宗的人文气诡异,擅长用邪术污染文魂,切勿与他们硬拼。”

秦落雁将定边笔横在胸前,眼中满是坚定:“李大哥,我们走!”

两人沿着小女孩指的小路疾驰,越往深处走,瘴气便越发稀薄,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浓郁的文气——这文气不同于寻常文士的温和,反而带着几分苍凉与锐利,仿佛沉睡了千年的利剑,正等待着被唤醒。

“这里的文气好特别。”秦落雁勒住马缰,定边笔突然在她手中微微震颤,笔杆上的青色纹路竟缓缓亮起,“我的笔……好像在回应什么。”

李文才也停下马来,他能清晰地感受到,这股文气源自前方的山谷。谷口隐没在云雾中,隐约能看到无数支毛笔插在地上,形成一片密密麻麻的“笔林”。

“那是……笔冢?”李文才心中一震,想起《文道纪要》中记载的传说——历代文士临终前,若心怀执念未消,便会将毕生才气封入常用的毛笔,葬于一处风水宝地,形成“笔冢”。这些封藏着文气的毛笔,既是对文道的托付,也是守护文道的最后屏障。

两人策马进入山谷,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彻底震撼。山谷中央是一座巨大的土丘,土丘上插满了各式各样的毛笔:有笔杆开裂的狼毫,有笔头磨损的羊毫,还有镶嵌着玉石的珍品笔。每一支笔都散发着微弱的光芒,汇聚成一道淡金色的光罩,笼罩着整个山谷。

而秦落雁手中的定边笔,此刻震颤得越发剧烈,笔杆上的青色纹路与光罩中的光芒相互呼应,仿佛久别重逢的故人。

“这定边笔,莫非与这处笔冢有关?”李文才轻声说道。

秦落雁摇了摇头,眼中满是疑惑:“我也不知道。这定边笔是我父亲留给我的,他只说这是文道至宝,能定天下文心,却从未提过它的来历。”

就在这时,山谷外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,莲心宗的人竟去而复返!为首的是一个穿着黑色长袍的文士,脸上带着诡异的面具,手中拿着一本黄色的典籍——正是柳仲书先生留下的关于燧人火种的记载。

“没想到吧,李文才?”黑袍文士的声音带着沙哑的笑意,“我们故意引你们来这里,就是为了借笔冢的文气,彻底污染你的文魂!”

话音刚落,黑袍文士将手中的黄色典籍扔向空中,典籍瞬间化作一道黑色的雾气,融入土丘上的毛笔中。那些原本散发着淡金色光芒的毛笔,竟瞬间被染成黑色,笔杆上浮现出密密麻麻的邪纹。

“不好!他们在污染笔冢的文气!”李文才心中一紧,立刻握紧金笔,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!”

诗句出口,金笔化作赤金色的金龙,朝着黑袍文士冲去。可就在这时,土丘上的毛笔突然齐齐飞起,三千支染黑的狼毫在空中组成一道杀阵,无数道黑色的文气利刃朝着李文才和秦落雁射来。

秦落雁立刻催动定边笔,文气化作一道青色光盾,挡住了部分利刃。可杀阵的威力远超她的想象,光盾瞬间布满裂痕,她忍不住喷出一口鲜血,定边笔也险些脱手。

“落雁!”李文才心中一急,想要回身支援,却被黑袍文士拦住。黑袍文士手中的毛笔散发着黑色的文气,每一笔都带着腐蚀人心的力量,让他心口的刺痛越发剧烈。

“李文才,你以为凭你的唐诗宋词,就能对抗笔冢的杀阵吗?”黑袍文士狂笑起来,“这些毛笔里封藏的,可是历代文士的怨念!他们恨文道衰落,恨武庙肆虐,这份怨念,足以将你撕成碎片!”

李文才看着那些在空中飞舞的黑色狼毫,心中却没有丝毫畏惧。他想起了崇文书院的藏书阁,想起了青州文社的残破诗集,想起了小女孩怀中的《三字经》——这些文士的执念,从来都不是怨念,而是对文道的热爱与坚守!

“你错了。”李文才的声音平静却坚定,他抬头望向空中的杀阵,眼中燃起熊熊火焰,“这些文士的才气,不是用来污染文魂的,而是用来守护文道的!他们的执念,是‘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’的担当,是‘先天下之忧而忧’的情怀!”

话音刚落,李文才突然松开金笔,双手在空气中快速书写。他没有吟诵激昂的诗句,而是写下了王羲之的《兰亭集序》。随着“永和九年,岁在癸丑,暮春之初,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”的字迹浮现,空中突然飘起漫天的墨香,那些原本被染黑的毛笔,竟微微颤抖起来。

“这是……”黑袍文士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,他能感受到,杀阵中的黑色文气正在被一股温和却强大的力量净化。

李文才继续书写,笔下的字迹越来越快,越来越有力。“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,又有清流激湍,映带左右,引以为流觞曲水,列坐其次。虽无丝竹管弦之盛,一觞一咏,亦足以畅叙幽情。”

随着“畅叙幽情”西字落下,空中的墨香化作一道淡蓝色的溪流,溪流所过之处,黑色的狼毫渐渐恢复金色,笔杆上的邪纹也渐渐消失。三千支狼毫不再组成杀阵,反而在空中盘旋,形成一道金色的圆环,将黑袍文士包围。

“不可能!这不可能!”黑袍文士疯狂地催动文气,想要再次污染毛笔,可他的黑色文气一接触金色圆环,便瞬间被净化。

就在这时,土丘中央突然亮起一道耀眼的金光,一个穿着白色长衫的虚影缓缓浮现。虚影手持一支毛笔,面容温和却带着几分威严,正是王羲之的残魂。

“后生可畏。”王羲之的残魂看着李文才,眼中满是欣慰,“你能以《兰亭集序》的平和之道,化解笔冢的怨念,可见你的文心,己至纯粹之境。”

李文才躬身行礼:“晚辈李文才,见过王先生。多谢王先生显灵,助我们化解杀阵。”

王羲之的残魂摆了摆手,目光投向秦落雁手中的定边笔:“此笔乃我当年亲手打造,本想赠予有志之士,却因战乱遗失。如今它能认你为主,可见你也是心怀文道之人。”

秦落雁闻言,心中满是震惊:“王先生,您是说……这定边笔,是您打造的?”

王羲之点了点头,手中的毛笔轻轻一挥,一道金色的光芒注入李文才的眉心:“我观你文气虽强,却缺乏章法。我将毕生领悟的‘以剑入笔’之法传授于你,此功法可将诗句化作剑招,以文气为剑,以文心为魂,既能守护文道,亦能斩妖除魔。”

随着金色光芒的注入,李文才的脑海中瞬间涌入无数信息。他仿佛看到王羲之在兰亭挥毫,笔走龙蛇间,既有山水的平和,又有剑刃的锐利。他能感受到,体内的文气正在按照新的功法运转,原本紊乱的文气变得井然有序,心口的刺痛也彻底消失。

“多谢王先生!”李文才再次躬身行礼,他能清晰地感受到,自己的修为正在飞速提升,距离举人巅峰只有一步之遥。

王羲之的残魂看着李文才,眼中满是期许:“文道兴衰,系于你手。切记,以剑入笔,并非为了杀戮,而是为了守护。守护那些读书的孩童,守护那些残破的典籍,守护文道的薪火。”

说完,王羲之的残魂渐渐消散,空中的三千支狼毫也缓缓落下,重新插回土丘上,散发着淡金色的光芒。山谷中的文气变得越发温和,仿佛一座天然的文道圣地。

黑袍文士见大势己去,想要趁机逃跑,却被秦落雁拦住。秦落雁握紧定边笔,文气化作一道青色利剑,首指黑袍文士的咽喉:“把柳先生的记载交出来!”

黑袍文士脸色惨白,却仍在负隅顽抗:“你们别得意!莲心宗的大人己经在祝融谷等着你们了,你们就算拿到记载,也找不到燧人火种!”

李文才缓步走到黑袍文士面前,手中的金笔散发着赤金色的光芒:“无论你们在祝融谷布下什么陷阱,我们都不会退缩。因为我们守护的,不仅是燧人火种,更是天下的文道!”

说完,李文才手中的金笔轻轻一点,赤金色的文气瞬间束缚住黑袍文士,将他体内的邪异文气彻底净化。黑袍文士失去力量,瘫倒在地,黄色的典籍从他怀中滑落。

秦落雁捡起典籍,小心翼翼地擦拭着封面上的灰尘,眼中满是欣慰:“太好了,柳先生的记载终于找回来了!”

李文才看着土丘上的笔冢,心中满是感慨。他知道,这次笔冢之行,不仅让他获得了“以剑入笔”的功法,更让他明白了文道的真谛——文道的力量,从来都不是来自诗句的激昂,而是来自心中的坚守与热爱。

“我们回去吧,焚书兄和小女孩还在等我们。”李文才握紧金笔,笔杆上的赤金色印记与空中的金光相互呼应,“等我们休整完毕,就前往祝融谷,寻找燧人火种!”

秦落雁点了点头,两人策马离开山谷。夕阳下,笔冢的光芒与他们身后的赤金色长虹交相辉映,仿佛在书写一段新的文道传奇。

而在祝融谷深处,一座火山之巅,一个穿着红色长袍的人正望着远方,手中把玩着一枚黑色的令牌。令牌上刻着“莲心”二字,散发着诡异的光芒。

“李文才,王羲之的‘以剑入笔’吗?”红袍人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,“看来,这场游戏,越来越有趣了。燧人火种,只能属于我莲心宗!”

说完,红袍人将令牌扔向火山口,火山瞬间喷发,黑色的岩浆中,竟浮现出无数道被束缚的文魂。一场更大的危机,正在祝融谷等待着李文才等人……

百干从文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EAZ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唐诗三百首助我证道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7EAZ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